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教育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指导五 细菌的芽孢染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
文件大小:8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齐鲁师范学院(山东教育学院):《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指导五 细菌的芽孢染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技术五 细菌的芽孢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芽孢染色方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实验技术五 细菌的芽孢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芽孢染色方法; ➢初步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

二、基本原理 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 易着色,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孢 不着色,但是一旦染色后又很难脱色。芽孢 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 和力不同,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和 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

二、基本原理 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透性低,不 易着色,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孢 不着色,但是一旦染色后又很难脱色。芽孢 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 和力不同,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和 菌体呈现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

二、基本原理 所有的芽孢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 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 促进芽孢着色。染芽孢时,菌体也会着色, 然后水洗,芽孢的颜色难以渗出,菌体会 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 菌体和芽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

二、基本原理 所有的芽孢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 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 促进芽孢着色。染芽孢时,菌体也会着色, 然后水洗,芽孢的颜色难以渗出,菌体会 脱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 菌体和芽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便于观察

三、实验器材 ➢ 菌种 ➢ 试剂 ➢ 其他器材 35-37℃培养20-24h的枯草芽孢杆菌 生理盐水、5%孔雀绿水溶液、蕃红染液 或石炭酸复红、 沙黄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环、木制夹子、双层瓶

三、实验器材 ➢ 菌种 ➢ 试剂 ➢ 其他器材 35-37℃培养20-24h的枯草芽孢杆菌 生理盐水、5%孔雀绿水溶液、蕃红染液 或石炭酸复红、 沙黄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环、木制夹子、双层瓶

四、操作步骤 涂片 干燥与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镜检 蕃红复染1-2min 水洗 所用菌种应掌握菌龄,以大部分细菌已 形成芽孢囊为宜,取菌不宜太少 加数滴孔雀绿染液于涂片上,用木夹夹 住玻片一端,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料冒蒸 气并开始计时,维持5min。注意:加热 过程中及时补充染液,切勿干涸 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 直至流出的水无色为止。 芽孢呈绿色,营养体为红色

四、操作步骤 涂片 干燥与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镜检 蕃红复染1-2min 水洗 所用菌种应掌握菌龄,以大部分细菌已 形成芽孢囊为宜,取菌不宜太少 加数滴孔雀绿染液于涂片上,用木夹夹 住玻片一端,在微火上加热至染料冒蒸 气并开始计时,维持5min。注意:加热 过程中及时补充染液,切勿干涸 待玻片冷却后,用缓流自来水冲洗, 直至流出的水无色为止。 芽孢呈绿色,营养体为红色

思考题 1. 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尤其应 该注意哪些环节? 2. 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 镜观察? 3. 如果你的涂片未经热固定,将会出现 什么问题?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时间 太长,又会怎么样呢?

思考题 1. 你认为制备细菌染色标本时,尤其应 该注意哪些环节? 2. 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 镜观察? 3. 如果你的涂片未经热固定,将会出现 什么问题?如果加热温度过高、 时间 太长,又会怎么样呢?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