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表见代理 双方代理

表见代理双方代理 1995年4月24日,某房产公司与某中港保险咨询顾问公司(以下简称中港公司)签订 代理协议,协议约定,中港公司为房产公司办理两期团体人身保险,以20万元作为保险储 金,以该款项的利息作为保费,保险期满收回保险储金。与此同时,房产公司将20万元交 给中港公司,中港公司遂向房产公司出具了盖有某保险公司业务专用章的团体人身保险单一 份以及20万元的保险储金收据一份,保险期限自1995年5月1日起至1996年4月30日止 后因中港公司经营不善,其主要负责人卷款而逃。保险期满后,房产公司凭有关凭证向保险 公司索要20万元的保险储金,保险公司以未收到保险储金为由拒绝退还,从而引起诉讼。 诉讼期间,法院向某印章厂调取了保险公司向该厂定造的业务专用章样本两个,经委托人民 法院司法鉴定,证实保险储金收据以及保险单上的业务专用章与上述两样本完全吻合。此外, 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材料,证实某保险公司曾于1994年1月17日,与中港公司签订过保险 代理协议,由中港公司为其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期限至1995年1月17日止,保险代理合同 期满后,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收回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储金收据等保险单证以及保险业务专 用章。教育热点网-专业打造教育平台航母 审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在与中港公司保险代理协议期满后,未将有关保险单证及时收 回,误导客户。为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在保险单及保险储金收据上的盖章,应 视为其已收取了20万元的保险储金,该行为证明保险公司出示的保险合同真实有效。一审 判决,保险公司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立即退还投保人20万元 的保险储金及延期利息。保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以同样的理由驳回上 诉,维持原判。 案例分析 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种观点认为,中港公司的代理行为属于双方代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保险责任。所谓 双方代理是指同一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签订民事合同。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和确保代理权的合法行使,法律上禁止代理人从事双方代理。在保险活动中,一个代理人如 果同时充当投保人和保险人的代理人,难免顾此失彼,最终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故也被 法律所禁止。本案中港公司既是投保人的代理人又是保险人的代理人,属于双方代理,该代 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保险公司的追认,属于无效民事行为,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保险公司 不具有法律效力,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代理人中港公司承担。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中港公司在保险代理期限届满后对外签订保险合同,但这是因为 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收回保险业务专用章、保险单、保险费收据等业务单证所致,作为投保人 房产公司有理由相信该保险合同真实有效。该代理行为属于表见代理,保险合同合法有效, 保险公司应依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所谓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 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代理行 为。我国《合同法》第49条明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 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从 本条规定来看,表见代理的法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本案中港公司的代理行为合法 有效,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资料来源:htp/www.eduhotcom//bxagent/zhidao/2001127/25794lindexshtm
表见代理 双方代理 1995 年 4 月 24 日,某房产公司与某中港保险咨询顾问公司(以下简称中港公司)签订 代理协议,协议约定,中港公司为房产公司办理两期团体人身保险,以 20 万元作为保险储 金,以该款项的利息作为保费,保险期满收回保险储金。与此同时,房产公司将 20 万元交 给中港公司,中港公司遂向房产公司出具了盖有某保险公司业务专用章的团体人身保险单一 份以及 20 万元的保险储金收据一份,保险期限自 1995 年 5 月 1 日起至 1996 年 4 月 30 日止。 后因中港公司经营不善,其主要负责人卷款而逃。保险期满后,房产公司凭有关凭证向保险 公司索要 20 万元的保险储金,保险公司以未收到保险储金为由拒绝退还,从而引起诉讼。 诉讼期间,法院向某印章厂调取了保险公司向该厂定造的业务专用章样本两个,经委托人民 法院司法鉴定,证实保险储金收据以及保险单上的业务专用章与上述两样本完全吻合。此外, 根据保险公司提供的材料,证实某保险公司曾于 1994 年 1 月 17 日,与中港公司签订过保险 代理协议,由中港公司为其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期限至 1995 年 1 月 17 日止,保险代理合同 期满后,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收回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储金收据等保险单证以及保险业务专 用章。 教育热点网 - 专业打造教育平台航母 一审法院认为,保险公司在与中港公司保险代理协议期满后,未将有关保险单证及时收 回,误导客户。为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保险公司在保险单及保险储金收据上的盖章,应 视为其已收取了 20 万元的保险储金,该行为证明保险公司出示的保险合同真实有效。一审 判决,保险公司作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立即退还投保人 20 万元 的保险储金及延期利息。保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以同样的理由驳回上 诉,维持原判。 案例分析: 该案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港公司的代理行为属于双方代理,保险公司不应承担保险责任。所谓 双方代理是指同一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签订民事合同。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和确保代理权的合法行使,法律上禁止代理人从事双方代理。在保险活动中,一个代理人如 果同时充当投保人和保险人的代理人,难免顾此失彼,最终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故也被 法律所禁止。本案中港公司既是投保人的代理人又是保险人的代理人,属于双方代理,该代 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保险公司的追认,属于无效民事行为,该代理行为对被代理人保险公司 不具有法律效力,由此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代理人中港公司承担。 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中港公司在保险代理期限届满后对外签订保险合同,但这是因为 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收回保险业务专用章、保险单、保险费收据等业务单证所致,作为投保人 房产公司有理由相信该保险合同真实有效。该代理行为属于表见代理,保险合同合法有效, 保险公司应依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所谓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 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代理行 为。我国《合同法》第 49 条明确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 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从 本条规定来看,表见代理的法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本案中港公司的代理行为合法 有效,该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资料来源:http://www.eduhot.com/bx/agent/zhidao/20071127/25794/index.shtml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行使代理权过程中的禁止性规定.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定代理的终止.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无权代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委托代理、隐名代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委托代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代理行为的民事责任.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代理关系是否终止.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ppt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物权与债权比较.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律关系构成要素.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民事法律关系案例.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动物作为物的法律本质(高利红).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假肢索赔案.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民事权利(修改版本).ppt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民事权利.ppt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首例物权法判决(丁宇翔).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连带之债.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财产权与非财产权(李思).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荣誉权(陈柳芬).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表见代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代理.ppt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一条生命300元”:争论与思考.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同命同价”与“同命不同价”.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判断公序良俗的形式标准.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对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现状的评析.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江平:法律的本意是公平正义(谷重庆 秦旭东).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消费者状告脑白金(李亚男).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牢固树立依法平等保护和正确行使财产权利的物权观念(吴珺 何民捷).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英美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焦津洪).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虎丘法院判定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张光宇).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诚实信用原则在日本的研究(渠涛).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诚实信用原则的价值分析(赵红光 阴跃平).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ppt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明知不具备法人资格仍提供担保应否承担赔偿责任.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人分立.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人变更还是法人终止.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人的案例.doc
- 同济大学:《民法总论》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法人的民事责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