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六节 温室设施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农业生 第六节 温室设施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环 土壤的构成 境 土壤由固、气、液三相组成,温室土壤的性质与原耕 程 作土壤及温室设施建造时间的长短有关。 土壤环境调节就是要创造能给植物根系提供适宜温度 四章 ,一定的气体条件、足够水分与营养物质,并能支持固定 好植株,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人工环境。 温 室设 通常较肥沃土壤的三相比约为40:28:32,含有大量的团 粒结构,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 调节与控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第六节 温室设施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土壤的构成 土壤由固、气、液三相组成,温室土壤的性质与原耕 作土壤及温室设施建造时间的长短有关。 土壤环境调节就是要创造能给植物根系提供适宜温度 、一定的气体条件、足够水分与营养物质,并能支持固定 好植株,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人工环境。 通常较肥沃土壤的三相比约为40: 28: 32,含有大量的团 粒结构,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

温室土壤的气体调节 农 维持土壤适当的通气性,是保证土壤空气质量、维持肥 物 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常大土粒或土团疏松排列形成的非毛管孔隙的多少, 工 直接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好坏。 程 砂土的非毛管孔隙多,通气性较好,但保水性能差。 第 壤土中具有保水能力的毛管孔隙与持有通气性能的非毛 章 管孔隙分配适中,既能通气,又能保水,是一种较理想的土 温 壤,砂土和壤土一般不会因通气性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设 ,但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段,因土壤孔隙长期为水所充填, 环 境 也有通气不良的情况出现。 调 粘土中非毛管孔隙含量少,通气性能最差。因此,对温 与 控 室内通气不良的土壤需进行调节和改良。 制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一、温室土壤的气体调节 维持土壤适当的通气性,是保证土壤空气质量、维持肥 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常大土粒或土团疏松排列形成的非毛管孔隙的多少, 直接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好坏。 砂土的非毛管孔隙多,通气性较好,但保水性能差。 壤土中具有保水能力的毛管孔隙与持有通气性能的非毛 管孔隙分配适中,既能通气,又能保水,是一种较理想的土 壤,砂土和壤土一般不会因通气性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但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段,因土壤孔隙长期为水所充填, 也有通气不良的情况出现。 粘土中非毛管孔隙含量少,通气性能最差。因此,对温 室内通气不良的土壤需进行调节和改良

土壤气体中0,的含量对植物种子发芽、根系生长、营养物质的吸收 农 都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某些对土壤02敏感的作物,O,含量过低时, 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死亡。土壤气体组分的含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物 ,应根据产生不良通气性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境 对温室内通气不良的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的措施: 程 结构性差的土壤:应采用适时耕作、合理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措 第 施,增加土壤团粒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进而达到增加土壤总孔隙度 四 和空气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性的目的。 温 易板结的土壤:应适时进行灌溉和中耕松士,破除地表结壳, 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环 调 低洼湿地:则是要改善排水条件。还应将地膜覆盖面积控制在 60%~80%以下,以保证大气与土壤气体间有一定的扩散通道。 制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土壤气体中O2的含量对植物种子发芽、根系生长、营养物质的吸收 都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某些对土壤O2敏感的作物,O2含量过低时, 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会死亡。土壤气体组分的含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 ,应根据产生不良通气性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对温室内通气不良的土壤进行调节和改良的措施: 结构性差的土壤:应采用适时耕作、合理增施腐熟有机肥等措 施,增加土壤团粒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进而达到增加土壤总孔隙度 和空气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性的目的。 易板结的土壤:应适时进行灌溉和中耕松土,破除地表结壳, 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低洼湿地:则是要改善排水条件。还应将地膜覆盖面积控制在 60%~80%以下,以保证大气与土壤气体间有一定的扩散通道

二、温室土壤的水分调节 农 (一)土壤水分调节标准 生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水是由于根系与土壤之间存在的 水势差作用的结果。土壤含水率不同,其被植物吸收利用 环 的有效性也不同(图4-43)。 程 湿 1.8 3.66 4.2 (pF值) 第四章 流动损失水 迅速有效水 难利用水 无效水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田间持水量 生长障碍点 永久萎蔫点 图4-43土壤水有效性与pF值的关系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二、温室土壤的水分调节 (一) 土壤水分调节标准 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水是由于根系与土壤之间存在的 水势差作用的结果。土壤含水率不同,其被植物吸收利用 的有效性也不同(图4-43)。 图4-43 土壤水有效性与pF值的关系 湿 干 1.8 3.66 4.2 (pF值) 流动损失水 迅速有效水 难利用水 无效水 田间持水量 生长障碍点 永久萎蔫点

土壤含水量(%)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30 田间持水量 20 暂时萎蔫点 10 永久萎蔫点 无效水 P 四章 小于永久萎蔫点的水分大多为结合在土粒子表面的薄膜水、粒子间 温 室设 的集积水、团粒内的水和由于层序作用产生的停滞水,属于不可移动水 ,无法被植物利用;永久萎蔫点至开始出现生长障碍点之间的水分,为 毛管带或带水层水,虽然能为植物所利用,但较为困难;生长障碍点与 境 田间持特水量之间的水为毛管水,是对植物生长最有益的部分;超过田间 持水量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极易流失,为流动损失水,也不能被植物利 用。 制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10 20 土壤含水量(%) 田间持水量 暂时萎蔫点 永久萎蔫点 无效水 1 2 3 4 5 pF 30 小于永久萎蔫点的水分大多为结合在土粒子表面的薄膜水、粒子间 的集积水、团粒内的水和由于层序作用产生的停滞水,属于不可移动水 ,无法被植物利用;永久萎蔫点至开始出现生长障碍点之间的水分,为 毛管带或带水层水,虽然能为植物所利用,但较为困难;生长障碍点与 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为毛管水,是对植物生长最有益的部分;超过田间 持水量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极易流失,为流动损失水,也不能被植物利 用

如图所示,土壤水分张力计的一端带有中空素陶土探头, 另一端接真空表或电接点真空表,接管内充水后置于被测土 业生 壤内。土壤干燥时,土壤从探头吸水,使张力计内形成局部 真空。而灌水后,土壤变湿,张力计探头反过来从土壤吸水 境 ,真空度就下降。真空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章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如图所示,土壤水分张力计的一端带有中空素陶土探头, 另一端接真空表或电接点真空表,接管内充水后置于被测土 壤内。土壤干燥时,土壤从探头吸水,使张力计内形成局部 真空。而灌水后,土壤变湿,张力计探头反过来从土壤吸水 ,真空度就下降。真空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变化而变化

(二)灌水定额与灌水时间的确定 农业 一般蔬莱作物由于 100 芭 蒸腾蒸发,土壤表层耗水 0 环 新 80 量较多,深层较少。根据 Cp(%) 境 TWW 研究,根圈范围内不同深 高 60 mww40% 程 度处,作物根系耗水率不 50 30%w 等。所谓耗水率是指某土 40 20%l 第 层在两次灌水时间间隔内 30 I 章 ,实际耗水量占其整个根 20 10% W 温 区耗水量的百分比,以C。 o 0 表示。一般,表层土壤作 1020304050 60708090100 根区深度一总值的百分数 本 物根系密集,耗水率较高 根区总深度的百分数 脱水总值的百分数 ,越往深层,耗水率越低 25 40 调节与 50 70 (图4-46)。 75 90 100 100 制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一般蔬菜作物由于 蒸腾蒸发,土壤表层耗水 量较多,深层较少。根据 研究,根圈范围内不同深 度处,作物根系耗水率不 等。所谓耗水率是指某土 层在两次灌水时间间隔内 ,实际耗水量占其整个根 区耗水量的百分比,以Cp 表示。一般,表层土壤作 物根系密集,耗水率较高 ,越往深层,耗水率越低 (图4-46)。 Cp(%) 脱水-总值的百分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0% 20% 40% 10% 25% D 25% D 25% D 25% D 根区深度- D 根区总深度的百分数 25 50 75 100 根区深度-总值的百分数 脱水总值的百分数 40 70 90 100 (二)灌水定额与灌水时间的确定 图4-46 土壤脱水模式图

两次灌水期间,因作物蒸腾蒸发控制土层含水率达到 农业 临界值时,其下各层土壤由于耗水率低,并未达到临界含 生 水率。因此,灌溉时,并非根区各土层均需灌同样多的水 ,只补充两次灌水期间各土层的耗水量即可。耗水量最多 的表层土壤其净补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与临界含水量的 境 差值。 程 由此可推算出一次净灌水的深度为: 第 h=(f。-M (446) 四 温 式中 f一 田间容积持水量,%; 室设施 开始影响生育的容积临界含水量,%; D- 限制土层厚度,mm; 境 两次灌水期间,限制土层耗水量占整个根区 调节与控 耗水量的百分比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两次灌水期间,因作物蒸腾蒸发控制土层含水率达到 临界值时,其下各层土壤由于耗水率低,并未达到临界含 水率。因此,灌溉时,并非根区各土层均需灌同样多的水 ,只补充两次灌水期间各土层的耗水量即可。耗水量最多 的表层土壤其净补水量,应为田间持水量与临界含水量的 差值。 由此可推算出一次净灌水的深度为: mm (4-46) 式中 fc—— 田间容积持水量,%; Ml——开始影响生育的容积临界含水量,%; D—— 限制土层厚度,mm; Cp—— 两次灌水期间,限制土层耗水量占整个根区 耗水量的百分比。 p c l ( ) C h = f − M D

(三)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温室设施内常用的灌水方法有以下几种: 农业 1.地面灌溉 包括畦灌与沟灌两种,使水流在哇面或垄沟内形成连续水层 物 ,借重力与毛管作用湿润土壤。此法简单,亦有利于冲洗过多 境 盐分,但费水、不便于精确控制水量。 2.微灌 程 微灌又包括喷灌和滴灌。使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具有节约 用水、节省劳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 第四 点。 配水管 单列孔管 单列孔管 调节门 配水管 温 A 000 00 000 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 (a) 配水管 单列孔管 等压散水 变压散水 制 图4-47孔管式喷洒器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三)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 温室设施内常用的灌水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地面灌溉 包括畦灌与沟灌两种,使水流在畦面或垄沟内形成连续水层 ,借重力与毛管作用湿润土壤。此法简单,亦有利于冲洗过多 盐分,但费水、不便于精确控制水量。 2.微灌 微灌又包括喷灌和滴灌。使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具有节约 用水、节省劳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提高耕地利用率等优 点。 图4-47 孔管式喷洒器 配水管 单列孔管 调节门 A A A-A 配水管 单列孔管 等压散水 变压散水 单列孔管 配水管 (a) (b) 图4-47

农业生物 (四)设施灌溉系统的设计 境 灌溉系统一般包括水源、首部枢纽(包括 取水泵、过滤器、灌溉泵、压力和流量监测设 备、压力保护装置、施肥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 备)、管网系统(包括各级主支管道,各种口 第四章 径的管道控制阀门,排污设备,田间枢纽、微 管)和灌水器(滴喷头)四部分。 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 四 章 温 室 设 施 环 境 调 节 与 控 制 (四)设施灌溉系统的设计 灌溉系统一般包括水源、首部枢纽(包括 取水泵、过滤器、灌溉泵、压力和流量监测设 备、压力保护装置、施肥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 备)、管网系统(包括各级主支管道,各种口 径的管道控制阀门,排污设备,田间枢纽、微 管)和灌水器(滴喷头)四部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五节 温室通风换气.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二节 温室温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四节 温室设施空气环境的调节控制.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农业设施中的通风与降温.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 温室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控制.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绪论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 Engineering.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Bi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pdf
- 蔬菜生产技术——黄瓜植株调整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df
- 黄瓜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讲稿).pdf
- 蔬菜生产技术——园艺植物嫁接技术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df
- 蔬菜生产技术——黄瓜维生素C含量测定(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df
- 蔬菜生产技术——黄瓜栽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pdf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大白菜有性杂交.ppt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西瓜品种资源种子性状观察.ppt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甜瓜育种.ppt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诱变育种.ppt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洋葱育种.doc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四章 西瓜育种.doc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黄瓜育种.doc
- 《蔬菜育种学各论》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大白菜育种.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七节 各类园艺设施及环境特点.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八节 现代设施园艺新技术介绍.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畜禽舍环境控制 5-2 畜禽舍通风换气 5-3 畜禽舍的光照.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畜禽舍环境控制 5-1 畜禽舍环境调控的要求.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畜禽舍环境控制 5-0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 第三节 温室空气湿度环境调节控制.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一章 绪论.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二章 农业设施的采暖.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三章 农业设施中的通风与降温.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四章 温室设施环境调节与控制.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五章 畜禽舍环境调控.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六章 畜禽废弃物处理与利用.doc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农业设施的采暖 第一节 农业设施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农业设施的采暖 第四节 局部采暖设备.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农业设施的采暖 第三节 热风采暖系统.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畜禽废弃物处理与利用.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畜禽舍环境控制 5-4 畜禽舍的温度环境调控与节能.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农业设施的采暖 第二节 热水采暖系统.ppt
-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畜禽舍环境控制 5-5 畜禽舍环境调控系统设计要点.ppt
-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