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丝绸之路》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二章 丝绸之路上的民族(含答案)

第二章丝绸之路上的民族 一、单选 1、自西汉在西域设立政权管辖后,西域政权和官职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称谓上有稍许不同, 以下属于政权称呼的是(D) A、丞、司马、侯、千长 B、伊循都尉、戊己校尉 C、史、从掾位、郎中、帐下将 D、前凉、后凉、西凉、北凉 2、西晋建立后,在西域也设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等管理官职。(C)曾是魏和西晋时期 西域长史的治所。 A、迪化 B、车师 C、楼兰 D、龟兹 3、据(A)记载,当时西域大国如龟兹、于阗、乌孙、疏勒、月氏、车师等,“无岁不奉 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A、《三国志·魏书》 B、《晋书·苻坚载纪》 C、 《汉书·西域传》 D、《后汉书·窦融传》 4、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汉人多集中于(A),以耕田戍边为主。 A、楼兰、高昌 B、迪化、龟兹 C、柔然、高车 D、伊犁、于阗 5、唐朝繁盛,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进入西域的汉人大量增加,安西四镇为汉人的 聚居地之一,安西四镇指的是(A) A、焉耆、龟兹、碎叶、于阗 B、伊州、西州、庭州、博州 C、迪化、龟兹、高昌、楼兰 D、伊犁、碎叶、西州、于阗 6、唐朝时期,大批汉人通过各种方式定居新疆,天山南北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很快,中原的(A)就是通过汉人工匠西传的。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7、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对民族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他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 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A) A、匈奴 B、乌孙 C、敕勒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上的民族 一、单选 1、自西汉在西域设立政权管辖后,西域政权和官职在以后的各个时期称谓上有稍许不同, 以下属于政权称呼的是(D) A、丞、司马、侯、千长 B、伊循都尉、戊己校尉 C、史、从掾位、郎中、帐下将 D、前凉、后凉、西凉、北凉 2、西晋建立后,在西域也设立了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等管理官职。(C)曾是魏和西晋时期 西域长史的治所。 A、迪化 B、车师 C、楼兰 D、龟兹 3、据(A)记载,当时西域大国如龟兹、于阗、乌孙、疏勒、月氏、车师等,“无岁不奉 朝贡,略如汉氏故事”。 A、《三国志·魏书》 B、《晋书·苻坚载纪》 C、《汉书·西域传》 D、《后汉书·窦融传》 4、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汉人多集中于(A),以耕田戍边为主。 A、楼兰、高昌 B、迪化、龟兹 C、柔然、高车 D、伊犁、于阗 5、唐朝繁盛,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进入西域的汉人大量增加,安西四镇为汉人的 聚居地之一,安西四镇指的是(A) A、焉耆、龟兹、碎叶、于阗 B、伊州、西州、庭州、博州 C、迪化、龟兹、高昌、楼兰 D、伊犁、碎叶、西州、于阗 6、唐朝时期,大批汉人通过各种方式定居新疆,天山南北政治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很快,中原的(A)就是通过汉人工匠西传的。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7、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对民族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他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 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A) A、匈奴 B、乌孙 C、敕勒

D、柔然 8、(C)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与中原王朝发生关 系的民族。 A、突厥 B、柔然 C、乌孙 D、塞种 9、(D)是一个以经商著称的民族,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 珍玩、牲畜、奴隶与放贷,具有很高的绘画、音乐、舞蹈水平。 A、突厥 B、柔然 C、大夏 D、粟特 10、回族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中亚各族人与汉、蒙等融合而形成的 一个民族,其形成可分成三个阶段(A) A、唐宋、元代、明代 B、秦汉、宋元、明清 C、秦汉、唐宋、明清 D、唐宋、元代、明清 二、多选 1、西域汉族的来源(ABCD) A、政治联姻 B、屯垦戍边 C、出使经商 D、从军被俘、投降及亡失 2、“三绝三通”是指东汉政府三次从西域撤退,又三次统一西域的曲折经历,下面(BCD) 是包含其中的。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王莽错误的民族政策 C、汉明帝病故,匈奴乘机攻杀西域都护 D、班超年迈回朝 3、由于屯田戍边,汉族人大量入居西域。汉朝时期西域的屯田主要有(AB)种类型。 A、军屯 B、民屯 C、官屯 D、商屯 4、汉朝派往西域的最高官员是西域都护,其姓名见于史册者有(BCD) A、张骞 B、郑吉 C、徐干 D、班固 5、汉朝时期汉族对西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ABC) A、改变了西域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B、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域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D、柔然 8、(C)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与中原王朝发生关 系的民族。 A、突厥 B、柔然 C、乌孙 D、塞种 9、(D)是一个以经商著称的民族,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 珍玩、牲畜、奴隶与放贷,具有很高的绘画、音乐、舞蹈水平。 A、突厥 B、柔然 C、大夏 D、粟特 10、回族是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中亚各族人与汉、蒙等融合而形成的 一个民族,其形成可分成三个阶段(A) A、唐宋、元代、明代 B、秦汉、宋元、明清 C、秦汉、唐宋、明清 D、唐宋、元代、明清 二、多选 1、西域汉族的来源(ABCD) A、政治联姻 B、屯垦戍边 C、出使经商 D、从军被俘、投降及亡失 2、“三绝三通”是指东汉政府三次从西域撤退,又三次统一西域的曲折经历,下面(BCD) 是包含其中的。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王莽错误的民族政策 C、汉明帝病故,匈奴乘机攻杀西域都护 D、班超年迈回朝 3、由于屯田戍边,汉族人大量入居西域。汉朝时期西域的屯田主要有(AB)种类型。 A、军屯 B、民屯 C、官屯 D、商屯 4、汉朝派往西域的最高官员是西域都护,其姓名见于史册者有(BCD) A、张骞 B、郑吉 C、徐干 D、班固 5、汉朝时期汉族对西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ABC) A、改变了西域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B、促进了汉文化在西域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C、加强和巩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统一 D、上述各项都不正确 6、西域都护是汉朝在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以下设有(ABCD) A、副都尉 B、戊己校尉 C、司马 D、千长 7、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影响主要表现在(ABC)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艺术文化 8、据(AB)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郭,是边境重镇,是丝绸 之路上的繁华之帮。 A、《史记·大宛列传》 B、《汉书·西域传》 C、《三国志·魏书》 D、《资治通鉴》 9、魏晋南北朝因战乱不断,迁徙频繁,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王国曾经由(ABCD)汉人掌 握独立王国政权。 A、阚氏 B、张氏 C、马氏 D、麴氏 10、唐朝统一西域以后,对西域实行(AB)的管理制度。 A、州、县、乡、里制度 B、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 C、省、区、县、乡制度 D、省、市、县、乡制度 三、判断 1、根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大致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域 地区逐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T) 2、秦汉之际,已有很多部落、部族在西域各地游牧聚居。(T) 3、汉人大规模地开始进入新疆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至今,汉族人已在新疆繁衍 生息了两千多年。(T) 4、丝绸之路畅通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汉书·西域传》称:“使者相望于道。… 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 5、自流入疆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移民。《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初年,“安定、北地、 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F) 6、史载,细君公主出嫁乌孙,“自治宫室居”,曾有《龟兹宫赋》之作,证实了西域城市 建筑受到中原的影响。(T) 7、汉朝统一西域的过程,就是在西域发展屯垦的过程:屯垦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汉 朝统一西域大业的完成和巩固。(T) 8、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仍向中原政权进贡物品,并派遣王子入侍中原政权,或者接
C、加强和巩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统一 D、上述各项都不正确 6、西域都护是汉朝在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以下设有(ABCD) A、副都尉 B、戊己校尉 C、司马 D、千长 7、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影响主要表现在(ABC)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艺术文化 8、据(AB)记载,早在 2 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郭,是边境重镇,是丝绸 之路上的繁华之帮。 A、《史记·大宛列传》 B、《汉书·西域传》 C、《三国志·魏书》 D、《资治通鉴》 9、魏晋南北朝因战乱不断,迁徙频繁,以吐鲁番为中心的高昌王国曾经由(ABCD)汉人掌 握独立王国政权。 A、阚氏 B、张氏 C、马氏 D、麴氏 10、唐朝统一西域以后,对西域实行(AB)的管理制度。 A、州、县、乡、里制度 B、都护府、都督府、州制度 C、省、区、县、乡制度 D、省、市、县、乡制度 三、判断 1、根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文献以及考古资料,大致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域 地区逐步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T) 2、秦汉之际,已有很多部落、部族在西域各地游牧聚居。(T) 3、汉人大规模地开始进入新疆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的,至今,汉族人已在新疆繁衍 生息了两千多年。(T) 4、丝绸之路畅通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汉书·西域传》称:“使者相望于道。…… 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F) 5、自流入疆实际上是一种自动移民。《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初年,“安定、北地、 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F) 6、史载,细君公主出嫁乌孙,“自治宫室居”,曾有《龟兹宫赋》之作,证实了西域城市 建筑受到中原的影响。(T) 7、汉朝统一西域的过程,就是在西域发展屯垦的过程;屯垦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汉 朝统一西域大业的完成和巩固。(T) 8、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诸国仍向中原政权进贡物品,并派遣王子入侍中原政权,或者接

受中原政权的任命。(T) 9、唐玄宗时代,吐蕃趁“安史之乱”的机会攻占有河西走廊,切断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 但西域汉军仍然独自防卫西域长达四十多年。(T). 10、“蒙古”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喜爱摔跤运动:善于歌舞,民歌分长调、短调两种, 主要乐器是马头琴。(T)
受中原政权的任命。(T) 9、唐玄宗时代,吐蕃趁“安史之乱”的机会攻占有河西走廊,切断了西域和中原的联系, 但西域汉军仍然独自防卫西域长达四十多年。(T) 10、“蒙古”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喜爱摔跤运动;善于歌舞,民歌分长调、短调两种, 主要乐器是马头琴。(T)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丝绸之路》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文化(含答案).docx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2017年版)教学大纲(科技人文研究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科技人文研究院).pdf
-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合集——教学大纲(科技人文研究院).pdf
- 西南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df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王百玲).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夏商西周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隋唐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教育.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宗教.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艺术.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明清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近代前期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宋元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二.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秦汉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春秋战国文化之一.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化.ppt
- 甘肃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远古文化.ppt
- 上海妙建桥学院:《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2022-2023)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pdf
- 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课程介绍)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授课教师:王磊).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pdf
- 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pdf
- 《中国地理学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书籍)中文版《中国地理学史》PDF电子版.pdf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魏晋南北朝时期疫灾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叶护平).pdf
- 《中国农史》:明代湖广布政司田亩考实(陕西师范大学:龚胜生).pdf
- 《中国经济史研究》:从米价长期变化看清代两湖农业经济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龚胜生).pdf
- 《中国地理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文版《地理学中的解释》PDF电子书.pdf
- 《中国地理学史》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文版《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授课讲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