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基础工程》课程练习习题五(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268.1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基础工程》课程练习习题五(含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一,选择题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A)两大部分。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变截面设计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D)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B、地基变形条件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D、都要满足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C)A、基底反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地基附加应4、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A、扶壁式B、、墙式C、重力式D、固定式5、作用在高压缩性土层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A)A、5%~20%B、20%~50%。C、50%~80%D、80%以上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B)A、基础类型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C、地基的刚度D、地基的变形性质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A)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D)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B、建筑物的高度C、基础类型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9、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B)B、箱形基础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C、筱形基础D、扩展基础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D、减小基础埋深C、增大基础埋深11、高算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C)A.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12、柱下条形基础的翼板厚度不应低于(C)A.100mmB.150mmC.200mmD.250mm13、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框架结构,应由(B)A.沉降量控制B.沉降差控制C.倾斜控制D.局部倾斜控制14、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以认为是其最终沉降量的(D)A.5%~20%B.20%~50%

一.选择题 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 A)两大部分。 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 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 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 D、地基变截面设计 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 D) 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 B、地基变形条件 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 D、都要满足 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C) A、基底反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 D、地基附加应力 4、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 ) A、扶壁式 B、桩、墙式 C、重力式 D、固定式 5、作用在高压缩性土层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占最终沉 降量的 (A) A、5%~20% B、20%~50% C、50%~80% D、80%以上 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 B) A、基础类型 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 C、地基的刚度 D、地基的变形性质 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 ( A) A、越大 B、越小 C、与埋深无关 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 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 D) 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B、建筑物的高度 C、基础类型 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 9、 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 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B)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 B、箱形基础 C、筏形基础 D、扩展 基础 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 基础的沉 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 A、增加基底面积 B、减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 D、减小基 础埋深 11、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 列何种 性质控制?( C) A.平均沉降 B.沉降差 C.倾斜 D.局部倾斜 12、柱下条形基础的翼板厚度不应低于( C)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3、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框架结构,应由( B) A.沉降量控制 B.沉降差控制 C.倾斜控制 D.局部倾斜控制 14、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以认为是 其最终 沉降量的(D ) A.5%~20% B.20%~50%

D.80%以上C.50%~80%15、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B)A.天然地面到基底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16、下列哪一项对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无影响?(C)A.土的类别B.土的冻胀性D.环境C.建筑物高度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的影响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先重后轻,先深后浅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18、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正确的?(D)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有效减小基底面积B.增大基础理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C.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对抗震有利D.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底面积19、具有地下室的筱基的地基承载力要比同样条件下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A)A.高B.一样C.低D.略低一些20、下列不是单桩的破坏模式的为(B)A、屈曲破坏B、滑移破坏C、整体剪切破坏D、刺入破坏21.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22.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B)A.天然地面到基底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23.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A.箱形基础:B.钢筋混凝土基础;C.无筋扩展基础D.片筱基础24.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深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B)A.筱板基础;B.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D.柔性基础25.通常情况下,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将(D)A.提高;B.减小;C.不变:D.有限度地提高26.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A)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2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C.50%~80% D.80%以上 15、 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 宽修正时,埋深 d 的取值一般取 (B )A.天 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 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16、下列哪一项对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无影响?( C) A.土的类别 B.土的冻胀性 C.建筑物高度 D.环境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的影响 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 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先重后轻,先深后浅 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18、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D) 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有效减小基底面积 B.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C.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对抗震有利 D.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 底面积 19、 具有地下室的筏基的地基承载力要比同样条件下条形基础的地基承 载力 ( A) A.高 B.一样 C.低 D.略低一些 20、下列不是单桩的破坏模式的为(B ) A、屈曲破坏 B、滑移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刺入破坏 21.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 基础的沉降 量,较可行的措施是(D) A、增加基底面积 B、减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 D、减小基 础埋深 22.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 宽修正时,埋深 d 的取值一般取 (B) A.天然地面到基底 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 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 23.刚性基础通常是指(C) A.箱形基础; B.钢筋混凝土基础; C.无筋扩展基础 D.片筏基础 24.当基底压力比较大、 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深深度又受限制时, 不能 采用( B) A.筏板基础; B.刚性基础; C.扩展式基础 D.柔性基础 25.通常情况下,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宽度增加,地基承载力将 ( D) A.提高; B.减小; C.不变; D.有限度地提高 26.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 (A ) A. 越大; B.越小; C.与埋深无关; 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 27.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

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28.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A)A强法B.分层压实法C.振动碾压法D.重锤夯实法29.浅理基础设计时,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B)A持力层承载力B.地基变形C.软弱下卧层承载力D.地基稳定性。30.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B)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C、筱形基础D、扩展基础31.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B)。A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B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C灰士基础;D 砖基础。32.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33.甲,乙两基础,理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面积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A)。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C.两者沉降相等D.无法确定34.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A.增大B.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C.一定不变35.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F=160kN/m,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100kPa,基础理深为d=1m,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C)A.1.0m;B.1.5m;.C.2.0m;D.2.5m。36.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A)。A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B软土层中的摩擦桩C桩距较大的短桩37.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A)。A.桩基、沉井及沉箱B.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C.桩基、沉并及箱基D.桩基及箱基38.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C)。A。桩的顶端B.底端C.中性点处D.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39.在下列情况(C)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A.摩擦桩或>6d的端承桩B.端承桩或6d的摩擦型桩D.摩擦桩或<6d的端承桩40.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的含筋率大小顺序一般为:(C)A.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B.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C.打入式沉管灌注<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D.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二判断题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28.夯实深层地基土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A 强夯法 B.分层压实法 C.振动碾压法 D.重锤夯实法 29.浅埋基础设计时,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B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 30.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 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B )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 B、箱形基础 C、筏形基础 D、扩展 基础 31.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 4m 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 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B)。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32.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 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33.甲,乙两基础,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面积 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A)。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34.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A.增大 B.减小 C.一定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35.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 F=160kN/m,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 f=100kPa,基础埋深为 d=1m,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C) A. 1.0m; B. 1.5m; C. 2.0m; D. 2.5m。 36.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 (A)。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 37.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A)。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38.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C)。 A. 桩的顶端 B. 底端 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 0 处 39.在下列情况(C)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 A. 摩擦桩或 l>6d 的端承桩 B. 端承桩或 l6d 的摩擦型桩 D. 摩擦桩或 l<6d 的端承桩 40.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的 含筋率大小顺序一般为:(C) A.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B.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 C.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D.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二.判断题

1.承台的作用是将外力传递给各桩并将各桩联成一整体共同承受外荷载。(V)钻芯检验法适用于大直径大荷载端承桩的质量检测。(V)桩身质量检查是指桩位大平面布置,桩身倾斜度,桩顶和桩底高程在指标容许误差范围内。(×)2.高桩承台由于承台位置较高,施工方便,但受力情况较不利。(V)泥浆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有护壁作用。(V)(V)3.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x)4.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5.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6.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v)(x)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8.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础的接触条件所求解出的基础弯矩,通常按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来计算基础(V)的分担部分。9.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10.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0.5m的桩称为嵌岩桩。11.群桩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降低。(×)1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13.在规范GBJ50007-2002中,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只是称呼不同而已。(×)(×)14.复合地基中的桩与桩基础中的基桩,只要材料一样,作用就相同。15.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要在混凝土凝固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制桩在打(x)入施工完成后即可立即进行。16.为使基础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满足要求,在浅基设计中,所有基础均要进行刚性角(基础台阶宽、高比)验算。(×)17.在浅基础设计时,不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18.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对无水或少量渗水坑壁应由上向下;对渗水量较大坑壁,应由下向上。(×)19.对粉质土,粉砂类土采用井点降低水位法易引起流沙现象,影响基坑稳定。(×)20.混凝土围护壁相对于喷射混凝土护壁适应性强,可以按一般混凝土施工。(V)21.确定板桩插入土中深度的计算,是为了确保板桩墙有足够的稳定性。(V)22.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50%的土为(V)粉土。23.在有冲刷的河流中,基础必须埋置在设计洪水的最大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m。(v)24.喷射混凝土护壁宜用于土质不稳定,渗水量较大的圆形基础。(x)1.刚性基础的理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V)25.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26.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2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1.承台的作用是将外力传递给各桩并将各桩联成一整体共同承受外荷载。(√) 钻芯检验法适用于大直径大荷载端承桩的质量检测。(√) 桩身质量检查是指桩位大平面布置,桩身倾斜度,桩顶和桩底高程在指标容许误 差范围内。(×) 2.高桩承台由于承台位置较高,施工方便,但受力情况较不利。(√) 泥浆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有护壁作用。(√) 3.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 (√ ) 4.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 (×) 5.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 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6.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 ) 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 ) 8.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 础的接触条件所求解出的基础弯矩,通常按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来计算基础 的分担部分。 (√) 9.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 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 10.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 0.5m 的桩称为嵌岩桩。 (× ) 11. 群桩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降低。 ( ×) 12.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 (×) 13.在规范 GBJ50007-2002 中,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 14.复合地基中的桩与桩基础中的基桩,只要材料一样,作用就相同。 (×) 15.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要在混凝土凝固后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制桩在打 入施工完成后即可立即进行。 (×) 16.为使基础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满足要求,在浅基设计中,所有基础均要进 行刚性角(基础台阶宽、高比)验算。 (×) 17.在浅基础设计时,不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 18.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对无水或少量渗水坑壁应由上向下;对渗水量较大坑壁, 应由下向上。(×) 19.对粉质土,粉砂类土采用井点降低水位法易引起流沙现象,影响基坑稳定。(×) 20.混凝土围护壁相对于喷射混凝土护壁适应性强,可以按一般混凝土施工。(√) 21.确定板桩插入土中深度的计算,是为了确保板桩墙有足够的稳定性。(√) 22.塑性指数 Ip<=10 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总质量 50%的土为 粉土。 (√) 23.在有冲刷的河流中,基础必须埋置在设计洪水的最大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m。 (√) 24.喷射混凝土护壁宜用于土质不稳定,渗水量较大的圆形基础。 (×)1. 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 (√) 25.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 (×) 26.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 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 2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

28.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S=(1-u)oPob/Eo可知,基础宽度b越大,则基础沉降s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29.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础的接(V)30.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31.泥浆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有护壁作用。(V)32.承台的作用是将外力传递给各桩并将各桩联成一整体外荷载。(V)33.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V)34.刚性基础的理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V)35.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36.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3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38.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S=(1-μ)oPOb/EO可知,基础宽度b越大,则基础沉降s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39.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础的接(V)40.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28.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 S=(1-μ)ωP0b/E0 可知,基础宽度 b 越大,则基础沉降 s 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 (×) 29.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 础的接(√) 30.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 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31.泥浆在钻进过程中由于钻头的活动孔壁表面形成一层胶泥,有护壁作用。(√) 32. 承 台 的 作 用 是 将 外 力 传 递 给 各 桩 并 将 各 桩 联 成 一 整 体 外 荷 载 。 (√) 33.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34.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 (√ ) 35.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 (×) 36.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 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 37.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 ) 38.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 S=(1-μ)ωP0b/E0 可知,基础宽度 b 越大,则基础沉 降 s 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 (×) 39.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 础的接(√) 40.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 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