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Engineering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161.5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Engineering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工程(FoundationEngineering)课程编码:Z206208总学时/总学分:24/1.5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0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工程专业开课单位:水建学院课程设计:1.5周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普通教育必修课。2、课程自的:学生在学习了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与钢筋混凝主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桩基础及其其他深基础的类型、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基础的设计。掌握各种浅基础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4学时第一章地基承载力第一节按原位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第二节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允许值第三节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第四节按国家标准确定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第五节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3学时第二章工程地质勘察第一节第四纪沉积层第二节不良地质条件第三节勘察的任务与内容第四节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第五节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8学时第三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第一节浅基础的类型第二节基础的埋置深度第三节地基承载力确定第四节基础尺寸的设计第五节地基的验算第六节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概念第七节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简化计算4学时第四章桩基础与深基础第一节桩与桩基础的分类第二节桩的承载力第三节桩基设计第四节沉井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Foundation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Z206208 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 实验学时/实验学 分:0/0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水建学 院                     课程设计:1.5周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的普通教育必修课。  2、课程目的:学生在学习了土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地质、与钢筋混凝土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该课程学习, 了解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桩基础及其其他深基础的类型、承载力的确定方 法,桩基础的设计。掌握各种浅基础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方 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绪 论                                                      1学时 第一章 地基承载力 4学时 第一节 按原位试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 第二节 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允许值 第三节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 第四节 按国家标准确定地基的允许承载力 第五节 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第二章 工程地质勘察 3学时 第一节 第四纪沉积层 第二节 不良地质条件 第三节 勘察的任务与内容 第四节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第五节 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 第三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8学时 第一节 浅基础的类型 第二节 基础的埋置深度 第三节 地基承载力确定 第四节 基础尺寸的设计 第五节 地基的验算 第六节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概念 第七节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简化计算 第四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 4学时 第一节 桩与桩基础的分类 第二节 桩的承载力 第三节 桩基设计 第四节 沉井基础

第五节沉箱基础第六节地下连续墙第七节高层建筑深基础2学时第五章软弱地基处理第一节机械压实法第二节强夯法第三节换填垫层法第四节预压固结法第五节挤密法第六节托换技术2学时第六章特殊土地基处理第一节湿陷性黄土地基第二节膨胀土地基第三节红黏土地基第四节冻土地基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了解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桩基础及其其他深基础的类型、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基础的设计。掌握各种浅基础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绪论了解该《基础工程》在本学科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前景、基础工程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学习目的。第一章地基承载力掌握按原位实验确定地基的承载力,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按国家标准确定地基充许承载力,熟悉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第二章工程地质勘察须掌握的内容包括:第四纪沉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地下水,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与内容,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熟悉地基土的野外鉴别与描述方法。第三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掌握浅基础的类型、埋置深度、承载力的确定,基础尺寸的设计,地基的验算。了解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熟悉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简化计算。第四章桩基础与深基础掌握以下知识点:桩与桩基础的分类,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基设计,沉并基础:了解地下连续墙的概要设计理念,以及高层深基础的设计。第五章软弱地基处理掌握软弱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机械碾压法,强夯法,换填垫层法,熟悉挤密方法,托换技术。理解特殊土地基处理了解特殊地基的类型,了解湿陷性黄土的评价方法、地基处理方法。了解膨胀主的特征,工程特性指标与评价方法。了解红粘土的特征、评价方法,了解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三、参考教材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周景星、李广信、虞石民、王洪瑾编著,《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刘振京主编。《土力学地基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6陈希哲主编《地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中国计划出版社主编。《建筑地基与王工试验标准规范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周汉荣主编,《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四、学习要求

第五节 沉箱基础 第六节 地下连续墙 第七节 高层建筑深基础 第五章 软弱地基处理 2学时 第一节 机械压实法 第二节 强夯法 第三节 换填垫层法 第四节 预压固结法 第五节 挤密法 第六节 托换技术 第六章 特殊土地基处理 2学时 第一节 湿陷性黄土地基 第二节 膨胀土地基 第三节 红黏土地基 第四节 冻土地基 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了解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桩基础及其其他深基础的类型、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基础的设 计。掌握各种浅基础的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方法。 绪论 了解该《基础工程》在本学科的作用与地位、现状与发展前景、基础工程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学习目的。  第一章 地基承载力 掌握按原位实验确定地基的承载力,按塑性区开展深度确定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按国家标准确定 地基允许承载力,熟悉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第二章 工程地质勘察 须掌握的内容包括:第四纪沉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地下水,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与内容,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熟悉地基土 的野外鉴别与描述方法。 第三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掌握浅基础的类型、埋置深度、承载力的确定,基础尺寸的设计,地基的验算。了解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 熟悉钢筋混凝土基础的简化计算。 第四章 桩基础与深基础 掌握以下知识点:桩与桩基础的分类,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桩基设计,沉井基础;了解地下连续墙的概要设计理念,以及 高层深基础的设计。 第五章 软弱地基处理 掌握软弱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机械碾压法,强夯法,换填垫层法,熟悉挤密方法,托换技术。 理解特殊土地基处理 了解特殊地基的类型,了解湿陷性黄土的评价方法、地基处理方法。了解膨胀土的特征,工程特性指标与评价方法。了解红 粘土的特征、评价方法,了解冻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三、参考教材 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编,《基础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周景星、李广信、虞石民、王洪瑾编著,《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刘振京主编. 《土力学地基基础》.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2006 陈希哲主编.《地基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 中国计划出版社主编.《建筑地基与土工试验标准规范汇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周汉荣主编.《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3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掌握工程地质、土力学、材料力学、钢筋混凝土等课程。五、成绩评定方式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笔试70%。平时成绩组成:1、考勤(25%)2、课堂讨论(25%)3、平时作业(50%)大纲制定者:程建军大纲审定者:程建军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掌握工程地质、土力学、材料力学、钢筋混凝土等课程。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30% ,笔试70%。 平时成绩组成:1、考勤   (25%) 2、课堂讨论 (25%) 3、平时作业 (50%)  大纲制定者:程建军   大纲审定者:程建军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