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计划与必读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计划与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2012级,2012年9月一一2013年1月) 教材: 1.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1917一一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严家炎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6. 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7.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8.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大出版社 课程计划 绪论:学习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2、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4、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要求: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质,“现代”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个审美概念。 现代文学的发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以《新青年》为阵地,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 讨和论争。重点了解文学革命运动发生发展、外来思潮涌入与新文学社团,以及新文学发难 代表人物。掌握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不同文学宗旨和主张。了解五四文学的时代特征:即 理性精神、感伤情调和个性化追求。 必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梅光迪《提 倡新文化者》 第二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一一鲁迅 1、《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狂人日记》、《阿Q正传》细读分析 3、《故事新编》 要求:了解鲁迅的主要小说成就,尤其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它们以“表现 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阅读鲁迅,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 才能真正走进中国现代文学。关注当下对鲁迅的一些争议问题。 必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传记。 ◆讨论:我眼中的鲁迅 第三章五四时期其他重要小说家 1、郁达夫与浪漫抒情派小说 2、在妇女解放思潮中出现的女作家群
1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计划与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 2012 级,2012 年 9 月——2013 年 1 月) 教材: 1.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严家炎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6. 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年影印本 7.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 8.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大出版社 课程计划 绪论:学习内容、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2、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4、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要求: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质,“现代”不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个审美概念。 现代文学的发端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以《新青年》为阵地,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探 讨和论争。重点了解文学革命运动发生发展、外来思潮涌入与新文学社团,以及新文学发难 代表人物。掌握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不同文学宗旨和主张。了解五四文学的时代特征:即 理性精神、感伤情调和个性化追求。 必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梅光迪《提 倡新文化者》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 1、《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狂人日记》、《阿 Q 正传》细读分析 3、《故事新编》 要求:了解鲁迅的主要小说成就,尤其是《狂人日记》和《阿 Q 正传》,它们以“表现 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阅读鲁迅,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 才能真正走进中国现代文学。关注当下对鲁迅的一些争议问题。 必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鲁迅传记。 讨论:我眼中的鲁迅 第三章 五四时期其他重要小说家 1、 郁达夫与浪漫抒情派小说 2、 在妇女解放思潮中出现的女作家群

3、叶绍钧与人生派小说 4、乡土写实派小说 要求:掌握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特点,了解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中“社会零余者”形象 的深刻社会意义。了解冰心、庐隐等女性作家出现的历史意义及其特点。掌握人生派和乡土 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主要创作特征。 必读:冰心《超人》、庐隐《海滨故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凌叔华《酒后》、郁 达夫《沉沦》、许地山《缀网劳珠》、冯文炳《竹林的故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 二、三集的导言。 ◇讨论:以《伤逝》为例,比较同时代作家同类题材作 令 第四章现代新诗的诞生与成长 1、胡适的《尝试集》与初期白话新诗的诞生 2、郭沫若的《女神》与自由诗的发展 3、徐志摩、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探索与努力 要求:了解胡适的《尝试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独特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新 诗的诞生:掌握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精神:了解新月派诗人对新诗的格律化所 进行的探索。 ¢解读:冯至《蛇》、李金发《弃妇》 必读:胡适《老鸦》《蝴蝶》:周作人《小河》:郭沫若《凤凰涅磐》、《天狗》、《立在地 球边上放号》、《太阳礼赞》:闻一多《发现》、《一句话》、《死水》: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从哪一个方向吹》:冯至《蛇》、李金发《弃妇》:冯文炳《谈新 诗》 第五章五四时期的散文 1、鲁迅:《野草》与《朝花夕拾》 2、周作人的“闲适体” 3、冰心、朱自清、梁遇春 要求:掌握五四散文流派概况,重点是对几个散文代表作家的鉴赏评价 必读:鲁迅《野草》、《朝花夕拾》: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冰心《往 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朱自清、徐志摩、梁遇春、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话剧 1、中国现代话的诞生与发展 2、话剧文学的开创者:田汉、丁西林 要求:注意对话剧文学知识的掌握。重点是田汉和丁西林作品的分析鉴赏。 必读: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第七章30年代的文学概况 1、30年代的文坛状况与文艺运动 2、左翼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的对立 要求:掌握相关文学史知识 选读:周扬、梁实秋、朱光潜相关论文: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2
2 3、 叶绍钧与人生派小说 4、 乡土写实派小说 要求:掌握浪漫抒情派小说的特点,了解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中“社会零余者”形象 的深刻社会意义。了解冰心、庐隐等女性作家出现的历史意义及其特点。掌握人生派和乡土 写实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主要创作特征。 必读:冰心《超人》、庐隐《海滨故人》、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凌叔华《酒后》、郁 达夫《沉沦》、许地山《缀网劳珠》、冯文炳《竹林的故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 二、三集的导言。 讨论:以《伤逝》为例,比较同时代作家同类题材作 第四章 现代新诗的诞生与成长 1、胡适的《尝试集》与初期白话新诗的诞生 2、郭沫若的《女神》与自由诗的发展 3、徐志摩、闻一多对新格律诗的探索与努力 要求 :了解胡适的《尝试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独特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新 诗的诞生;掌握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征和时代精神;了解新月派诗人对新诗的格律化所 进行的探索。 解读:冯至《蛇》、李金发《弃妇》 必读:胡适《老鸦》《蝴蝶》;周作人《小河》;郭沫若《凤凰涅磐》、《天狗》、《立在地 球边上放号》、《太阳礼赞》;闻一多《发现》、《一句话》、《死水》;徐志摩《雪花的快乐》、 《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从哪一个方向吹》;冯至《蛇》、李金发《弃妇》;冯文炳《谈新 诗》 第五章 五四时期的散文 1、鲁迅:《野草》与《朝花夕拾》 2、周作人的“闲适体” 3、冰心、朱自清、梁遇春 要求:掌握五四散文流派概况,重点是对几个散文代表作家的鉴赏评价 必读:鲁迅《野草》、《朝花夕拾》;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冰心《往 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朱自清、徐志摩、梁遇春、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话剧 1、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与发展 2、话剧文学的开创者:田汉、丁西林 要求:注意对话剧文学知识的掌握。重点是田汉和丁西林作品的分析鉴赏。 必读: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 第七章 30 年代的文学概况 1、30 年代的文坛状况与文艺运动 2、左翼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的对立 要求:掌握相关文学史知识 选读:周扬、梁实秋、朱光潜相关论文;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

第八章30年代现代小说的繁荣与成熟 1、“左联”与左翼小说 2、京派小说 3、“新感觉派”小说 要求:掌握30年代小说创作呈现出的几种趋势,左翼小说、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表现 出各自不同的文学审美追求。重点了解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红、李劼人、施蛰存、 穆士英等作家及其代表作。 必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 峡中》、萧红《呼兰河传》:张天翼《包氏父子》、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刘呐鸥《两 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第九章茅盾 1、社会分析小说与茅盾小说 2、《子夜》 要求:了解社会分析小说特点:吴荪甫性格的典型性;对《子夜》评价的代表性观点。 必读:茅盾《蚀》、《子夜》、《春蚕》 ◆讨论:茅盾和新感觉派对上海的不同书写。 第十章老舍 1、老舍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2、《骆驼祥子》 要求:了解老舍对城市文明病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理解:老舍作品所构成的独特的市民 世界:“京味”特色。 ◇讨论一:祥子与虎妞的形象。 ◇讨论二:同样是以人力车夫为题材,《骆驼祥子》与鲁迅的《一件小事》、郁达夫 的《薄奠》有何不同? 必读:《骆驼祥子》、《断魂抢》、《二马》、《柳家大院》、《四世同堂》 第十一章巴金 1、巴金的青春激情小说 2、《家》 要求:了解巴金“青春型”小说基本特色:前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比较 必读:《家》、《寒夜》:陈思和《巴金传》 第十二章沈从文 1、以“乡下人”的眼光看世界 2、《边城》 要求:比较沈从写湘西与写城市两付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得失:《边城》等小说的 艺术特色。 必读:《萧萧》、《丈夫》、《边城》:凌宇《沈从文传》 第十三章30年代新诗的推进 1、30年代新诗概况 3
3 第八章 30 年代现代小说的繁荣与成熟 1、 “左联”与左翼小说 2、 京派小说 3、“新感觉派”小说 要求:掌握 30 年代小说创作呈现出的几种趋势,左翼小说、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表现 出各自不同的文学审美追求。重点了解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红、李劼人、施蛰存、 穆士英等作家及其代表作。 必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 峡中》、萧红《呼兰河传》;张天翼《包氏父子》、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刘呐鸥《两 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第九章 茅盾 1、社会分析小说与茅盾小说 2、《子夜》 要求:了解社会分析小说特点;吴荪甫性格的典型性;对《子夜》评价的代表性观点。 必读:茅盾《蚀》、《子夜》、《春蚕》 讨论:茅盾和新感觉派对上海的不同书写。 第十章 老舍 1、老舍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2、《骆驼祥子》 要求:了解老舍对城市文明病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理解;老舍作品所构成的独特的市民 世界;“京味”特色。 讨论一:祥子与虎妞的形象。 讨论二:同样是以人力车夫为题材, 《骆驼祥子》与鲁迅的《一件小事》、郁达夫 的《薄奠》有何不同? 必读:《骆驼祥子》、《断魂抢》、《二马》、《柳家大院》、《四世同堂》 第十一章 巴金 1、巴金的青春激情小说 2、《家》 要求:了解巴金“青春型”小说基本特色;前期创作与后期创作的比较 必读:《家》、《寒夜》;陈思和《巴金传》 第十二章 沈从文 1、以“乡下人”的眼光看世界 2、《边城》 要求:比较沈从写湘西与写城市两付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艺术得失;《边城》等小说的 艺术特色。 必读:《萧萧》、《丈夫》、《边城》;凌宇《沈从文传》 第十三章 30 年代新诗的推进 1、30 年代新诗概况

2、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要求:掌握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技巧和精神特征 ·解读: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断章》 必读:戴望舒、卞之琳等诗集:何其芳《预言》:林庚《春天的心》:金克木《生命》: 臧克家《老马》: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 第十四章现代话刷的高峰 1、曹禺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雷雨》和《北京人》 3、夏衍和《上海屋檐下》 4、田汉和洪深的剧作 要求:了解曹禺的成就,学习如何评析话剧艺术。 令课堂讨论: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必读: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夏衍《上海屋檐下》 第十四章三十年代散文 1.创作概况 2.鲁迅杂文 3.林语堂何其芳 要求:把握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林语堂、何其芳等人的散文创作特点 必读:鲁迅《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小品文的危机》:郁达夫《故 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画梦录》、《独语》:李广田《画廊》:林语堂《秋天的况 味》 第十五章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要求:了解三个不同地域的文学潮流状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 影响 必读:毛泽东《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第十六章40年代现代小说的普及与深化 1、国统区小说 2、张爱玲与钱钟书 3、解放区小说 要求:了解40年代不同区域的小说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代表作家作品 必读: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萧红《小城三月》:骆宾基《北 望园的春天》: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苏青《蛾》:钱钟书《围 城》:路翎《财主的儿女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梨《荷花淀》《嘱附》:丁玲《我在 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讨论一:《围城》的意蕴 ◆讨论二:“张爱玲热”现象 第十七章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 1、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 4
4 2、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要求:掌握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技巧和精神特征 解读:戴望舒《雨巷》、卞之琳《断章》 必读:戴望舒、卞之琳等诗集;何其芳《预言》;林庚《春天的心》;金克木《生命》; 臧克家《老马》;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 第十四章 现代话剧的高峰 1、曹禺与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2、《雷雨》和《北京人》 3、夏衍和《上海屋檐下》 4、田汉和洪深的剧作 要求:了解曹禺的成就,学习如何评析话剧艺术。 课堂讨论: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 必读: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夏衍《上海屋檐下》 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散文 1. 创作概况 2. 鲁迅杂文 3. 林语堂 何其芳 要求:把握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林语堂、何其芳等人的散文创作特点 必读:鲁迅《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小品文的危机》;郁达夫《故 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画梦录》、《独语》;李广田《画廊》;林语堂《秋天的况 味》 第十五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要求:了解三个不同地域的文学潮流状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 影响 必读:毛泽东《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第十六章 40 年代现代小说的普及与深化 1、国统区小说 2、张爱玲与钱钟书 3、 解放区小说 要求:了解 40 年代不同区域的小说的特点以及各自的代表作家作品 必读: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萧红《小城三月》;骆宾基《北 望园的春天》;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苏青《蛾》;钱钟书《围 城》;路翎《财主的儿女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梨《荷花淀》《嘱咐》;丁玲《我在 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讨论一:《围城》的意蕴 讨论二:“张爱玲热”现象 第十七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 1、 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与主题

2、冯至的《十四行》集 3、穆旦与九叶派诗人的创作 要求:掌握艾青诗中“太阳”、“火”、“土地”等意象,了解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地 位:掌握《十四行》集的形式特征和哲学内涵:了解穆旦诗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穆旦为 代表的九叶诗人的创作特色。 必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冯至《十四 行集》:穆旦《诗八首》: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辛笛《风景》 ◆解读:艾青《大堰河》、穆旦《诗八首》(第一首) 第十八章40年代散文与话剧 1、40年代散文 2、40年代话剧 要求:了解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的创作概况:40年代不同地域的戏剧创作潮:重点 了解新歌剧《白毛女》创作经过、艺术成就 必读:梁实秋《雅舍小品》:张爱玲《流言》:郭沫若《屈原》:新歌剧《白毛女》 ◆说明: 1.计划所列为最低限量阅读书目,要求每次课前提前阅读相关作品。 2.根据上课进度和实际情况,计划会有适当调整。 3.要求每周写读书笔记,每个月交一次,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4.期末每人按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出一份期终试卷。 5.本课程最终成绩构成:读书笔记20%;课堂讨论5%;学期论文20%;期末试卷5%期 末考试50%。 2012年9月 5
5 2、 冯至的《十四行》集 3、穆旦与九叶派诗人的创作 要求:掌握艾青诗中“太阳”、“火”、“土地”等意象,了解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地 位;掌握《十四行》集的形式特征和哲学内涵;了解穆旦诗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穆旦为 代表的九叶诗人的创作特色。 必读: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冯至《十四 行集》;穆旦《诗八首》;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辛笛《风景》 解读:艾青《大堰河》、穆旦《诗八首》(第一首) 第十八章 40 年代散文与话剧 1、40 年代散文 2、40 年代话剧 要求:了解 40 年代散文各式文体的创作概况; 40 年代不同地域的戏剧创作潮;重点 了解新歌剧《白毛女》创作经过、艺术成就 必读:梁实秋《雅舍小品》;张爱玲《流言》;郭沫若《屈原》;新歌剧《白毛女》 说明: 1. 计划所列为最低限量阅读书目,要求每次课前提前阅读相关作品。 2. 根据上课进度和实际情况,计划会有适当调整。 3. 要求每周写读书笔记,每个月交一次,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4. 期末每人按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出一份期终试卷。 5. 本课程最终成绩构成:读书笔记 20%;课堂讨论 5%;学期论文 20%;期末试卷 5%;期 末考试 50%。 2012 年 9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老舍.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现代新诗的诞生与成长.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的推进.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40年代现代小说的普及与深化.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话剧.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五四时期的散文.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五四时期其他重要小说家.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概况.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茅盾.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30年代小说的繁荣与成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巴金.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现代话剧的高峰.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ppt
-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名诗赏析》教学资源_2015-16通识课英美名诗赏析_期末论文朗诵小组活动及周记_poemsfor essaywriting.docx
- 上海交通大学:《英美名诗赏析》教学资源_2013-2014class_week6-7_week6poems.docx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三农问题_世纪末的反思_温铁军.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有了一种精神应对苦难时_你就复活了_史铁生.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老才子_的风骨与情怀_高尔泰新作_草色连云_读后感_陈华文.pdf
- 《文学与人生》课程阅读资料: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巴尔扎克论文艺》PDF电子书(人民文学出版社).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一百位诗人推荐的一百首外国情诗.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中文系 李亚伟.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_钱理群.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从_红高粱_到_檀香刑.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从新文化运动的争议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价值重估的尺度_论五四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李新宇.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余华现实一种.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擎悼辞.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瑜 - 烟花.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瑜:十问.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历史观念重构_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_评莫言长篇小说_蛙.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厘清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问题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史铁生 扶轮问路.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回答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责难_献给_五四_85周年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大书库._等;.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女权主义口号下的女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