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瑜:十问

刘瑜:十问 《第一财经周刊》 一一一 01你当学生时,是讲座爱好者吗?有过希望少走弯路,获得点拨,迅速豁然开朗这样的想 法吗? 我觉得一切学习本质上是自学。指望别人来“点拨”,从而“迅速豁然开朗”,不是老实的学 习态度,和想靠吃补品而不是锻炼来获取健康是一个路子,而且是注定失败的路子。当然, 有时你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思考和学习的方法,但这也要靠你自己的领悟和揣摩。此外, 我觉得“走弯路”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往往 特别扎实。这几点非常值得注意:1、学习需要聪明的脑袋+笨功夫:2、学习需要健康的态 度,即踏实勤奋而非一步登天:3、学习进步免不了走弯路:4、自学很重要,这是关键。 02最近觉得有趣的观点是? 说是有科学家发现,人的政治倾向和特定的基因相关,就是说,政治观念的基础是生物性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主观性发展开始丛生物学角度解读,这至少会增强认知的客观性和扩大人的 视野。 03人们都在说多样性,但事实上又憎恨多样性,比如观点不一的人会被简洁地骂为傻X。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从第一次和人在网上辩论,到今天,你觉得争鸣和辩论环境有所改善 吗? 对不同意见者上来就“傻叉”、“脑残”,是特别中国特色的事情。当然国外也有,但不像中 国这么普遍和极端。这情况好像这些年也没什么好转。我以前觉得,只要理是对的,语言粗 俗也没什么。后来慢慢开始反思这一点,主要是对骂不利于公共领域的讨论向纵深处发展, 也不利于观念的传播。何况多数骂人的人话糙理也糙,只是用骂人来取代说理而己已,豪气下 面是懒惰。当然人在逼急了或者在“自卫反击”的情况下骂人,我也能理解。 04你觉得关心公共生活、社会公正的人其实只是一小撮吗? 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关心公共领域的一般来说是“一小撮”,这符合所谓“集体行动的逻辑”: 当一个行为的受益者分母太大时,一般只有极少的人会“傻”到愿意去做这件事一这种“傻” 要么是因为“理想主义”的强大激励,要么是有人以公共事业为职业(这样他能获得额外的
刘瑜:十问 《第一财经周刊》 ------- 01 你当学生时,是讲座爱好者吗?有过希望少走弯路,获得点拨,迅速豁然开朗这样的想 法吗? 我觉得一切学习本质上是自学。指望别人来“点拨”,从而“迅速豁然开朗”,不是老实的学 习态度,和想靠吃补品而不是锻炼来获取健康是一个路子,而且是注定失败的路子。当然, 有时你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一些思考和学习的方法,但这也要靠你自己的领悟和揣摩。此外, 我觉得“走弯路”是学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从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往往 特别扎实。这几点非常值得注意:1、学习需要聪明的脑袋+笨功夫;2、学习需要健康的态 度,即踏实勤奋而非一步登天;3、学习进步免不了走弯路;4、自学很重要,这是关键。 02 最近觉得有趣的观点是? 说是有科学家发现,人的政治倾向和特定的基因相关,就是说,政治观念的基础是生物性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主观性发展开始从生物学角度解读,这至少会增强认知的客观性和扩大人的 视野。 03 人们都在说多样性,但事实上又憎恨多样性,比如观点不一的人会被简洁地骂为傻 X。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从第一次和人在网上辩论,到今天,你觉得争鸣和辩论环境有所改善 吗? 对不同意见者上来就“傻叉”、“脑残”,是特别中国特色的事情。当然国外也有,但不像中 国这么普遍和极端。这情况好像这些年也没什么好转。我以前觉得,只要理是对的,语言粗 俗也没什么。后来慢慢开始反思这一点,主要是对骂不利于公共领域的讨论向纵深处发展, 也不利于观念的传播。何况多数骂人的人话糙理也糙,只是用骂人来取代说理而已,豪气下 面是懒惰。当然人在逼急了或者在“自卫反击”的情况下骂人,我也能理解。 04 你觉得关心公共生活、社会公正的人其实只是一小撮吗? 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关心公共领域的一般来说是“一小撮”,这符合所谓“集体行动的逻辑”: 当一个行为的受益者分母太大时,一般只有极少的人会“傻”到愿意去做这件事—这种“傻” 要么是因为“理想主义”的强大激励,要么是有人以公共事业为职业(这样他能获得额外的

个体性激励)。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是这个意思的简洁版本。 05决定回国之前纠结吗?现在感觉如何?有什么不适应的么? 没有纠结。现在和我之前预想的差不多,无论是好处还是坏处。比较不适应的是很难买到无 糖的健怡可乐。 06为了让别人(比如说亲人)满意,你做的较大的一次妥协是? 如果没有父母亲友,我很可能会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当然现在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至 少会因他们的担心而推迟。 07什么东西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怀疑的? 我以前相信理性的力量,现在觉得人人脑子里都筑满了高墙,理性未必能穿透它。 08从审美角度说,生活中你最讨厌的几样东西是?觉得“不亦乐乎”的几件事呢? V包、春晚、武打片。我觉得它们是美的敌人。最不亦乐乎的事情:读书、听音乐、发呆。 09最爱的“死”男人和“活”男人,请各说一个吧。 可爱的己逝的男人,第一个蹦到我脑海里的是杨小凯。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政见学识等,而 且因为他身上那种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很爱的“活”男人是歌手Tom Waits,基本上我觉得 他就是“完美”的定义。 10生活中最近的一件新鲜事是? 想了五分钟,愣是没想出新鲜事。开微博算不算?96
个体性激励)。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是这个意思的简洁版本。 05 决定回国之前纠结吗?现在感觉如何?有什么不适应的么? 没有纠结。现在和我之前预想的差不多,无论是好处还是坏处。比较不适应的是很难买到无 糖的健怡可乐。 06 为了让别人(比如说亲人)满意,你做的较大的一次妥协是? 如果没有父母亲友,我很可能会去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当然现在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至 少会因他们的担心而推迟。 07 什么东西是你早年深信不疑如今深表怀疑的? 我以前相信理性的力量,现在觉得人人脑子里都筑满了高墙,理性未必能穿透它。 08 从审美角度说,生活中你最讨厌的几样东西是?觉得“不亦乐乎”的几件事呢? LV 包、春晚、武打片。我觉得它们是美的敌人。最不亦乐乎的事情:读书、听音乐、发呆。 09 最爱的“死”男人和“活”男人,请各说一个吧。 可爱的已逝的男人,第一个蹦到我脑海里的是杨小凯。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政见学识等,而 且因为他身上那种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很爱的“活”男人是歌手 Tom Waits,基本上我觉得 他就是“完美”的定义。 10 生活中最近的一件新鲜事是? 想了五分钟,愣是没想出新鲜事。开微博算不算?9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瑜 - 烟花.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刘擎悼辞.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余华现实一种.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价值重估的尺度_论五四人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李新宇.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从新文化运动的争议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从_红高粱_到_檀香刑.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_钱理群.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中文系 李亚伟.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一百位诗人推荐的一百首外国情诗.doc
- 《文学与人生》课程阅读资料: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巴尔扎克论文艺》PDF电子书(人民文学出版社).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老才子_的风骨与情怀_高尔泰新作_草色连云_读后感_陈华文.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有了一种精神应对苦难时_你就复活了_史铁生.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三农问题_世纪末的反思_温铁军.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_教学计划与必读书目.doc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老舍.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现代新诗的诞生与成长.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中国现代新诗的成熟与发展.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三十年代散文创作.ppt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的推进.ppt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历史观念重构_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_评莫言长篇小说_蛙.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厘清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问题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史铁生 扶轮问路.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回答对新文化运动的三大责难_献给_五四_85周年_袁伟时.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大书库._等;.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女权主义口号下的女人.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布罗茨基诗两首.doc
- 《文学与人生》课程阅读资料:性与性别学术译从《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PDF电子书(美)朱迪斯·巴特勒着.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惶然录.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未说出的故事:妇女、生育与医院.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林贤治 五四之魂.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每个人的怪兽.doc
- 《文学与人生》课程阅读资料: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传记《洗耳倾听——村上春树的世界》PDF电子书(美)杰·鲁宾.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艺术鉴赏.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茨维塔耶娃的诗.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茨维塔耶娃诗11首.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贝蒂道森.doc
- 《文学与人生》课程阅读资料:赛博文化读本 The Cybercultures Reader(David Bell and Barbara M.Kennedy).pdf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跨性别斗士:开创历史.doc
-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资源(阅读资料)身经百战的处女.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