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八讲 病毒的生物学形状

滴毒学 Virology 滴愿线物学敏
病毒学 Virology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30BC,埃及 孟非思壁画中长 老患小儿麻痹症
◼ 3000BC,埃及 孟非思壁画中长 老患小儿麻痹症

病毒的发现 1、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原体能通 过细菌滤器,并定名为滤过性病原。 2、1898年,荷兰学者 Beijerinck命名此种病原体为病毒 3、1898年,德国学者 Loeffler和 Frosch发现了口蹄疫病毒, 揭开动物病毒学新篇章。 4、十年后,相继发现了鸡瘟病毒(1900年)、黄热病毒 (1901年)、鸡痘病毒(1902年)、狂犬病病毒(1903年) 鸡白细胞增生病病毒(1908年)、细菌病毒-噬菌体(1915 1917年)等
1、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原体能通 过细菌滤器,并定名为滤过性病原。 2、1898年,荷兰学者Beijerinck命名此种病原体为病毒。 3、1898年,德国学者Loeffler和Frosch发现了口蹄疫病毒, 揭开动物病毒学新篇章 。 4、十年后,相继发现了鸡瘟病毒(1900年)、黄热病毒 (1901年)、鸡痘病毒(1902年)、狂犬病病毒(1903年)、 鸡白细胞增生病病毒(1908年)、细菌病毒--噬菌体(1915、 1917年)等。 病毒的发现

吕七四意痫毒的生物学形狀
第三十四章 病毒的生物学形状

什么是病豪?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 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对 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的張细胞型 微生物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 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对 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的非细胞型 微生物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病毒 细菌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真菌 通过细菌滤器 (0.45um) 结构 非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有无细胞壁 核酸类型DNA或 RNA DNA+ RNADNA+ RNADNA+ RNA DNA+ RNADNA+RNA 在人工培养基 上生长 增殖方式 复制 分裂 分裂 二分裂 二分裂有性或无性 抗生素敏感性 干扰素敏感性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特性 病毒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真菌 通过细菌滤器 (0.45μm) + - - - + - 结构 非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有无细胞壁 - + - + + + 核酸类型 DNA或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在人工培养基 上生长 - + + - - + 增殖方式 复制 二分裂 二分裂 二分裂 二分裂 有性或无性 抗生素敏感性 - + + + + + 干扰素敏感性 + - - - - -

病毒性疾病的现状及特点 传播性广;占传染病的80% 病死率高; 持续感染; 肿瘤的形成关糸;
病毒性疾病的现状及特点 ◼ 传播性广;占传染病的80%。 ◼ 病死率高; ◼ 持续感染; ◼ 肿瘤的形成关系;

第一节病毒形态学 病毒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感染性的完整病泰 颗粒。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大小:50-250nm左右。 形态:球形、杆状或丝状、砖形、子弹形 蝌蚪形等
第一节 病毒形态学 病毒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感染性的完整病毒 颗粒。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大小:50-250nm左右。 形态:球形、杆状或丝状、砖形、子弹形、 蝌蚪形等

A、大肠杆菌噬菌体 (65×95nm) 衣原体 立克次体 90nm 450nm B、腺病毒 70nm) G 脊髓灰质炎病毒 葡萄球菌 30nm) (1000nm) D、乙脑病毒 牛痘病毒 40nm) 300×250mm B E、蛋白分子 10nm) D F、流感病毒 100nm) G、烟草花叶病毒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300×250nm A B C D E F G 立克次体 450nm 衣原体 390nm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 D、乙脑病毒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F、流感病毒 ( 100nm ) G、烟草花叶病毒

DNA病毒 SsDNA 非洲猪样病态 症病毒 彩海微小病 dsDNA (RT) 乳多空病毒 肝DN病毒疱疹病毒 腺病毒 RNA病毒 dsRNA ssRNAC 逆转录病毒 砂粒病毒 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 冠状病毒 黄病毒 静 图1-1病毒的形态与结构模式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七讲 朊毒体.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六讲 腺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五讲 逆转录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四讲 狂犬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三讲 呼吸道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二讲 黄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一讲 肝炎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十讲 其他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九讲 出血热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八讲 肠道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七讲 人类疱疹病毒.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六讲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五讲 疏螺旋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四讲 密螺旋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三讲 钩端螺旋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二讲 衣原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一讲 立克次体属和巴尔通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十讲 支原体属和脲原体属.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九讲 主要病原性真菌.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十八讲 真菌概述.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二章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
- 吉林大学:《微生物学》第三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引言.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Nuclear Overhauser Effect NOE.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习题).doc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二维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9.1-9.4).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蛋白质结构测定(10.1-10.5).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1.1-1.3).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矢量模型和 Bloch方程(1.4-1.5).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化学位移(2.4-2.3).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弛豫.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交换现象.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多重共振.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仪器和实验方法.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一维多脉冲实验.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磁共振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ppt
- 安徽农业大学:《高级生物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讲义)2006复习提纲.doc
- 安徽农业大学:《高级生物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基础知识(李远景).doc
- 安徽农业大学:《高级生物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多因素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doc
- 安徽农业大学:《高级生物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通径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