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6/8)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4.6 互感耦合电路

知识点回顾 1.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解 p)=44244本44+424本4g 30 正负相抵 有功功率 U1cos0(1+cos2(ot+p】 消耗功率。 UIcos0 功率平均值 UIsinesin2(o+p.)交换功率。 无功功率
知识点回顾 1. 正弦稳态电路功率的分解 t O UIcosθ (1+cos2(t +u )] UIsinθ sin2( t+ u ) 0 ( ) cos [1 cos 2( ) ] s 2 i si ( ) n n u u p t U t I q w f U I q wt f ³ = + + + + 14444444444442 4444444444443 14444444442 4444444443 正负相抵 消耗功率。 交换功率。 UIcosθ 功率平均值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知识点回顾 2.如何定义视在功率?通常用来描述什么? S @UI 单位:VA(伏安) 描述电气设备的容量 3.什么是复功率? SP+j视,单位:VA o=UI cosq+jUl sinq Uleig=Ulei(ji)=Ueiiuleii =U腿
知识点回顾 2.如何定义视在功率?通常用来描述什么? S UI @ : VA ( ) 单位 伏安 描述电气设备的容量 3. 什么是复功率? S P jQ + ,单位: V A ( ) * cos sin e e e e u i u i j j j j S UI jUI UI UI U I U I q j j j j q q - - = + = = = =% &&

知识点回顾 4.四种功率与阻抗、导纳的关系 ☆总结 复功率:S=i=2Z=U2Y 视在功率:S=UI=I2|Z=U2|Y 有功功率:P=2R=UG 无功功率:Q=2X=-U2B
知识点回顾 4. 四种功率与阻抗、导纳的关系 2 2 2 2 2 2 2 2 | | | | S UI I Z U Y S UI I Z U Y P I R U G Q I X U B = = = = = = = = = = − 复功率: 视在功率: 有功 ☆ 功率: 无功功率 总结 :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讨论正弦稳态电路中负载Z获得最大功率Pmax的条件。 Zs=Rs +iXs,ZL=RL+ixI Z 1= Us Us I= Z、+Z V(R+R)2+(Xs+X)2 平均功率P=RI2= RUR (R+R)2+(Xs+X)2 问题:如何调整Z=R+X,可最大化平均功率?
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讨论正弦稳态电路中负载ZL获得最大功率Pmax的条件。 S • U ZL ZS I + - ZS= RS + jXS, ZL= RL + jXL 2 S L 2 S L S S L S ( ) ( ) , R R X X U I Z Z U I + + + = + = • • 2 S L 2 S L 2 2 L S L ( ) ( ) R R X X R U P R I + + + 平均功率 = =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问题:如何调整ZL = RL+XL,可最大化平均功率?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情形1:Z实部虚部均可独立调整 平均功率P=RI2= RUR (R+R)2+(Xs+X)2 先调整电抗X:P=RI2= RU RUR (R+R)2+(X+X) (R+R)2 再调整电阻R: =0 P= RU 、dPR-RR、-R (R+R)2 dR(R+R)4(R+R)月 →B=R时,Pm ARs 综上所述,在该情形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XI=-XS R=Rs >ZL=Zs 共轭匹配!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情形1:ZL实部虚部均可独立调整 2 S L 2 S L 2 2 L S L ( ) ( ) R R X X R U P R I + + + 平均功率 = = 2 2 2 L S L S L 2 2 S L S L S 2 L = 0 ) = ( ) ( (X X ) R U R U P R I R R R R = = + + + + 先调整电抗XL: 再调整电阻RL: S 2 2 3 2 L S 2 4 S L L ) d ( ) ( d ) ( S L S L L S L R U R P R R R R R P R R R R R − − → + = + = + = 2 max 4 S L S S R P R U R → = 时, = 综上所述,在该情形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L S L S X X R R = − = Z Z L S = 共轭匹配!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情形2:Z阻抗角不变,仅模值可变 平均功率 P=R12= RUR (R+R)2+(X、+X)2 设Z2=R+jX,Z|∠0其中0固定,Z,1可变 →P UZ,|cose R+X3+R+X2+2R·R+2Xs·Xz IZsP U cose IZLlcose IZLlsin0 P-jZ,FAZI+Z+2R.cos@+2X,sim0 变量 由 dP =0Z,HZ时,P= U2 cos0 d z,| 2|Z、|+2(Rcos0+X、sin0) 在该情形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Z=Z$ 模匹配!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情形2:ZL阻抗角不变,仅模值可变 2 2 S L 2 2 S L L S L ( ) ( ) 平均功率 U P R I R X R R X = = + + + 2 2 | 2 2 | S co | 2 s |s 2 | | n | i 2 | | 2 2 | cos L L S L S S L S L S L Z L Z Z L Z R X R X U P R X R X Z → = + + + + + | | | | 设Z jX Z L L L L L = = R Z + ,其中 固定, 可变 2 2 S | | | o cos | | / 2 | c s 2 sin 变量 S S S L L U Z Z X P Z R → = + + + 2 m cos 2 | | 2( cos sin ) d =0 | | | | d | | 由 时, S S S L S S L P Z Z Z U P Z R X + + → = = 在该情形中,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为|ZL |=|ZS | 模匹配!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总结: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若负载阻抗中,电阻、电抗可独立变化,最大功率传输 条件为“共轭匹配”: Z=Zs 若仅模值可变,阻抗角不变,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为“模 匹配”: IZ,HZsI 思考:若负载为纯电阻呢? 依旧为模匹配! →1Z曰Z→RZI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总结: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 若负载阻抗中,电阻、电抗可独立变化,最大功率传输 条件为“共轭匹配” : • 若仅模值可变,阻抗角不变,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为“模 匹配” : Z Z L S = | | | | Z Z L S = 思考:若负载为纯电阻呢? 依旧为模匹配! | | | | | | ZL = → ZS RL S = Z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例在下列情况下,如何选择负载Z才能使负载吸收的功率最大,并求出最大 功率? (1)Z为可变阻抗 j52 (2)Z为可变纯电阻 2/0° 52 解戴维南等效。 j102 Uoc=(仁j10/5)i3=(4-j2)i、=4V5L-26.6(W) Zg=j5+51(-j10)=4+j3=5∠36.9 (1)Z=Zg=4-j32, Uc-(4W5)2 4×4 =5W) (2)Z=R=|Zg1=52 Pim 12RL= U 4V5 R ×5≈4.44W 14+3j+5
例 在下列情况下,如何选择负载ZL才能使负载吸收的功率最大,并求出最大 功率? (1) ZL为可变阻抗 (2) ZL 为可变纯电阻 -j10Ω j5Ω 5Ω ZL S I 2/0°A 解 戴维南等效。 U ( j1 0 / / 5 ) I ( 4 j 2 ) I 4 5 2 6 .6 (V ) O C S S = − = − = − Z = j 5 + 5 // (− j1 0 ) = 4 + j 3 = 5 3 6 .9 e q (1) ZL = Zeq * = 4 – j3Ω, 5(W) 4 4 (4 5 ) 4 2 2 max = = = e q O C L R U P (2) ZL = RL = | Zeq | = 5 Ω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2 2 2 4 5 5 4.44 W | | | 4 3 5 | S Lm L L eq L U P I R R Z R j = = = + + +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多频电路的响应和平均功率 电路分析中,常会遇到几个不同频率的电源作用于电路的情况,这时, 求电压、电流时可利用叠加定理。平均功率也可叠加计算。 例:如图电路,L=1H,C=1F,R=12,s1()=10cos)V, us2()=10Cos(2)V,求电流()和电阻R吸收的平均功率PR 注意:相量法只适 用于单频激励,此 处两个不同频率, 如何是好啊?
电路分析中,常会遇到几个不同频率的电源作用于电路的情况,这时, 求电压、电流时可利用叠加定理。平均功率也可叠加计算。 R L C uS1 uS2 i 例:如图电路,L = 1H,C = 1F,R= 1Ω,uS1(t) = 10cos(t) V, uS2(t) = 10cos(2t) V,求电流i(t)和电阻R吸收的平均功率PR。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多频电路的响应和平均功率 注意:相量法只适 用于单频激励,此 处两个不同频率, 如何是好啊?

4.5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利用叠加定理:s1(①)单独作用时, 画出相量模型。 i,=0 1/1-j 1→i,=5√2∠-90 j+(1/1-) 分压 故i1()=10c0s(t-90°)As2()单独作用时,画出相量模型。 1/2j 1,=0s0.5j+112] 337 -j0.5 分压 故i2()=11c0s(2t+33.7°)A. i(t)=i(t)+i2()=10cos(t-90°)+11c0s2t+33.7°)A
1 j -j US1 1 I 1 j2 -j0.5 US 2 2 I 利用叠加定理: uS1(t) 单独作用时, 画出相量模型。 故 i2 (t) = 11cos(2t + 33.7°) A。 故 i1 (t) = 10cos(t-90°) A i(t) = i1 (t) + i2 (t) = 10cos(t - 90°) + 11cos(2t + 33.7°) A uS2(t) 单独作用时,画出相量模型。 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1 1 1 1/ / 1 (1/ ) 2 0 / 5 9 分压 S j I j U j I − = − − + → = 2 2 2 1/ /2 1 0.5 1/ / 2 11 33.7 2 分压 S j U j j I I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2/8)4.2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 4.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3/8)4.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4 阻抗与导纳、正孩稳态电路的计算.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7/8)4.6 互感耦合电路 4.7 变压器.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1/8)4.1 正弦量 4.2 相量法的基本概念.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动态电路(2/4)3.2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解 3.3 电路的初始值 3.4 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动态电路(3/4)3.4 一阶动态电路的响应 3.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动态电路(4/4)3.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 3.6 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动态电路(1/4)3.1 动态元件.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4/5).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5/5).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2/5).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3/5).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2/2)、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1/5).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总复习课件(共六章,主讲:杨龙).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1/2).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知识点串讲(主讲教师:杨龙).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部分 传输层 第27章 万维网与超文本传输协议 WWW and HTTP.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部分 传输层 第26章 远程登录、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 Remote Logging, Electronic Mail, and File Transfer.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部分 传输层 第25章 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部分 传输层 第24章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4/8)4.4 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计算.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5/8)4.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稳态分析(8/8)4.7 变压器.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现象(4/4)5.4 并联谐振电路.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现象(1/4)5.1 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 5.2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现象(3/4)5.4 并联谐振电路.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和谐振现象(2/4)5.2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频率响应 5.3 串联谐振电路.pptx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二端口电路.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课后习题(无答案).pdf
- 电子科技大学:《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课程(PPT课件)Chapter 8 Parametric Spectrum Estimation.ppt
- 电子科技大学:《高级数字信号处理》研究生课程(PPT课件)Chapter 9 Adaptive Filters.ppt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Present and Future.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6G——Massive MIMO is a Reality—What is Next? Five Promising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Antenna Array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Massive MIMO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A Simple Transmit Diversity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Capacity of Multi-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An Overview of MIMO Communications—A Key to Gigabit Wireles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Polarization Divers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Radiowave Propagation——GEOMETRIC MODELS FOR ANGLE AND TIME OF ARRIVAL.pdf
- 《MIMO多进多出多天线》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MIMO系统中的多天线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赵鲁豫).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