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

第十四章 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 学习目标及课后讨论、练习 掌握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旅游资源的 基本特征和各重要旅游点的概况 熟悉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的旅游地理 环境 了解各游览区一般旅游点概况
第十四章 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 学习目标及课后讨论、练习 掌握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旅游资源的 基本特征和各重要旅游点的概况 熟悉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的旅游地理 环境 了解各游览区一般旅游点概况

本旅游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壮族 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全区总 面积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亿。本 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动植物资源 种群类型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自然 景观。本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 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风土民 情和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旅游资 源典型独特
本旅游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壮族 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全区总 面积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亿。本 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动植物资源 种群类型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自然 景观。本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 有30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风土民 情和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旅游资 源典型独特

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地处西南,交通快速发展,边贸繁荣 e地表结构复杂,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e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绚丽多彩
第一节旅游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特征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地处西南,交通快速发展,边贸繁荣 地表结构复杂,岩溶地貌奇观荟萃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绚丽多彩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岩溶地貌,神仙洞府 e民俗风情绚丽多彩 e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二、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岩溶地貌,神仙洞府 民俗风情绚丽多彩 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第二节旅游亚区概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亚区 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南临北部湾,西南与 越南毗邻。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山水奇观,岩 溶洞穴景观,瀑布奇观,富含各类有益人体矿 物质的冷、热、温、奇泉,滨海风光,森林公 园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历史悠久的古迹和众 多的革命纪念地,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 宗教寺庙文化、侨乡风光以及独具魅力的南国 边关风貌等
第二节 旅游亚区概述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亚区 ➢ 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南临北部湾,西南与 越南毗邻。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 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山水奇观,岩 溶洞穴景观,瀑布奇观,富含各类有益人体矿 物质的冷、热、温、奇泉,滨海风光,森林公 园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历史悠久的古迹和众 多的革命纪念地,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 宗教寺庙文化、侨乡风光以及独具魅力的南国 边关风貌等

主要旅游区点□ 1桂林市:298-300 >独秀峰 叠彩山 >象鼻山 七星公园 朔301 漓江300 >2南宁:295--3北海:296-297 4.柳州:鱼峰山 柳侯祠 5.灵渠
主要旅游区点 ➢ 1.桂林市 :298-300 ➢ 独秀峰 ➢ 叠彩山 ➢ 象鼻山 ➢ 七星公园 ➢ 阳朔 301 ➢ 漓江 300 ➢ 2.南宁:295---3.北海 :296-297 ➢ 4.柳州:鱼峰山 ➢ 柳侯祠 ➢ 5.灵渠

、贵州旅游亚区 贵州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 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 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 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多民族悠久 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 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贵州旅游亚区包括黔中游览区、黔东南游 览区、黔西游览区和黔北游览区
二、贵州旅游亚区 ➢ 贵州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 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 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 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多民族悠久 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 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 贵州旅游亚区包括黔中游览区、黔东南游 览区、黔西游览区和黔北游览区

主要旅游区点口 1贵阳:电子图348甲秀楼344 >黔灵山 >花溪公园 >2安顺:文庙 >黄果树瀑布345-347 >3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4遵义会议遗址-茅台酒 >5.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主要旅游区点 ➢ 1.贵阳:电子图348,甲秀楼344 ➢ 黔灵山 ➢ 花溪公园 ➢ 2.安顺:文庙 ➢ 黄果树瀑布 345-347 ➢ 3.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 4.遵义会议遗址-茅台酒 ➢ 5.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云南旅游亚区 位于中国西南部,古人用“彩云南现”来 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古为滇国,简秘 云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有秀丽的 热带、亚热带风光,而且岩溶景观发育良 好,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古迹遍布,是进 行观光游和民俗风情游的好去处。353
三、云南旅游亚区 ➢ 位于中国西南部,古人用“彩云南现”来 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古为滇国,简称 “滇”。 ➢ 云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但有秀丽的 热带、亚热带风光,而且岩溶景观发育良 好,民俗风情浓郁,文化古迹遍布,是进 行观光游和民俗风情游的好去处。353

主要旅游区点321, 1.昆明:351-2,滇池54-5大观公园,世博园,石林56-7 2西双版纳热带风景名胜区367 3大理:风花雪月-崇圣寺三塔-蝴蝶泉358361 4.丽江:古城363-365-玉龙雪山-泸沽湖366 5怒江371-372 6.玉溪 7.扶仙湖362 8.世外桃源“香格里拉369-370
主要旅游区点 321, 1.昆明:351-2,滇池54-5 大观公园 ,世博园,石林56-7 2.西双版纳热带风景名胜区367 3.大理:风花雪月 -崇圣寺三塔 -蝴蝶泉 358-361 4.丽江:古城363-365-玉龙雪山 -泸沽湖366 5.怒江371-372 6.玉溪 7.扶仙湖362 8.世外桃源“香格里拉369-37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青藏世界屋脊雪域藏乡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西北大漠草原丝路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华中山水峡谷巴蜀荆楚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华南南国风光闽粤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旅游产品开发.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旅游地理区划.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东北北国风光关东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旅游交通地理.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地球、大气与飞行.ppt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5 阐述.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4 简述.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3 简答.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2 填空.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01 名词解释.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构造地质学(试卷).doc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黄河中下游名山海景京都古迹旅游区.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地壳及物质组成.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地下水.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岩工程地质勘察.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地表地质作用.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地质构造.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教学要求.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水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风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重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混合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土壤侵蚀类型.ppt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章 矿产资源综述.doc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矿产地质基础 2.3 矿产资源利用的矿床学基础.doc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矿产地质基础 2.1 矿产资源利用的矿物岩石学基础.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