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地下水

第五章地下水 本章提要 赋予地壳岩石层空隙中各种形式的水糸统 为地下水,其中可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地下水 又称重力水。本章着重阐述了岩石(层)的水 理性质,重力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循环与运动; 扼要介绍了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措施。地下水在地壳表层分布广泛,并且 重力水又具有很强的渍动性,各种土木工程都 可能過到
第五章 地下水 本章提要 赋予地壳岩石层空隙中各种形式的水系统 为地下水,其中可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地下水 又称重力水。本章着重阐述了岩石(层)的水 理性质,重力水的类型及其特征、循环与运动; 扼要介绍了地下水引发的工程和环境问题及其 防治措施。地下水在地壳表层分布广泛,并且 重力水又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各种土木工程都 可能遇到

第五章地下水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S5~2地下水的类型 S5~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推泄
第五章 地下水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2 地下水的类型 §5~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在的六 置 )8C (a) (b) (a) (e) () 图5.1空隙 (a)分选良好排列疏松的砂(b)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c)分选不良含泥、砂的砾石 (d)部分胶结的砂岩;(e)具有裂隙的岩石;(具有溶隙的可溶岩 按成因空隙分:孔隙、裂隙、溶隙(示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地表10km以上范围,有空隙 浅部1~2km范围,空隙普遍 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也是渗透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 小及其分布规律 决 定 地下水分布与 渗透特点 按成因空隙分:孔隙、裂隙、溶隙 图示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1、孔隙 松散岩石(粘土、砂石、砾石等)中颗粒 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 孔隙度的参考值 表5.1 名称 砾石 砂 粉砂 粘土 孔隙度(%) 25~40 25~50 35~50 40~70 n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密实度、分选性及颗粒 形状、胶结程度 图示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1、孔隙 松散岩石(粘土、砂石、砾石等)中颗粒 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 孔隙度 = 100% V V n n n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密实度、分选性及颗粒 形状、胶结程度 图示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2、裂隙 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内外力地质作 用的影响产生的空隙。 裂隙率 K 100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2、裂隙 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内外力地质作 用的影响产生的空隙。 裂隙率 = 100% V V K t t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3、溶隙 可溶岩(石灰石、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 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溶隙率 K 100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3、溶隙 可溶岩(石灰石、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 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 溶隙率 = 100% V V K k k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各种空隙的大小、空隙间的连同性和分布规律 不同 ≤空隙中水的形式有: 气态水 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固态水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岩石的空隙 各种空隙的大小、空隙间的连同性和分布规律 不同 空隙中水的形式有: 气态水 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固态水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含水层与隔水层 岩石按透水程度的分类 表5.2 透水程度 渗透系数K(m/d) 岩石名称 良透水的 >10 砾石、粗砂、岩溶发育的岩石、裂隙发育且很宽的岩石 透水的 10~1.0 粗砂、中砂细砂、裂隙岩石 弱透水的 1.0~0.01 粘质粉土细裂隙岩石 微透水的 0.01~00粉砂粉质粘土微裂隙岩石 不透水的 <0.001 粘土、页岩 水量小;渗透性差,如粘土(52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含水层与隔水层 岩(石)层按水理性质不同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 条件:1、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的水 2、重力水能在空隙中自由运动 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水量小;渗透性差,如粘土 表5.2

s5~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4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 味道、导电性、放射性等 4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有:1、气体成分 2、离子成分 3、胶体成分与有机质
§5~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 味道、导电性、放射性等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有:1、气体成分 2、离子成分 3、胶体成分与有机质

S5~2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含水层空隙性质综合分类 地下水分类表 表5.3 食水层空腺性质孔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理藏条件(松沉积物孔中的水)(坚硬基岩袭隙中的水)(可溶岩溶象中的水) 上层滞水 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棵露于地表的裂腺岩层浅棵露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 重力水主要是季节性存在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通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潜水各类松散沉积物浅部的水 棵露于地表的坚硬基岩上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 部裂獄中的水 中的水 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积 继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 承压水 物深部的水 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 隙岩层中的水 化岩层中的水
§5~2 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和含水层空隙性质综合分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地壳及物质组成.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岩土工程地质分级与分类.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黄河中下游名山海景京都古迹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西南岩溶山水民族风情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青藏世界屋脊雪域藏乡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西北大漠草原丝路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华中山水峡谷巴蜀荆楚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华南南国风光闽粤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华东江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旅游产品开发.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旅游地理区划.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人文旅游资源.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旅游者地理研究.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东北北国风光关东文化旅游区.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旅游交通地理.ppt
-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地球、大气与飞行.ppt
-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doc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岩工程地质勘察.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地表地质作用.ppt
- 《工程地质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地质构造.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教学要求.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水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风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重力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混合侵蚀的教学目的和方法.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分区.ppt
-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土壤侵蚀类型.ppt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章 矿产资源综述.doc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矿产地质基础 2.3 矿产资源利用的矿床学基础.doc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矿产地质基础 2.1 矿产资源利用的矿物岩石学基础.doc
- 《矿产资源与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2章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矿产地质基础 2.2 矿石的工艺性质.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二章 接触关系和原生构造.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三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四章 面状和线状构造.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六章 节理.doc
-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五章 褶皱.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