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三章 缓冲溶液 3.1 缓冲溶液及其缓冲作用

例:计算1.0×102mo1-L1HAc溶液的pH 值。已知:L9(HAc)=1.8×105 解:K9·c(B)=1.0x102×1.8×105 =1.8×10-7≥20K9 c(HB)/K9=1.0x102/1.8×105=556>500 则用最简式:cea(,0)7c三{c(HB)·X°/c1/2 =(1.0×102×1.8×105)/2=4.2×104mo1L pH=-1g{c9(H,0)/c}=-1g(4.2x10-4)=3.38
例:计算1.010-2 mol·L -1 HAc溶液的pH 值。已知:Ka θ(HAc)= 1.810-5 解:Ka θ·c(HB)= 1.010-21.810-5 = 1.810-7 ≥20Kw θ c(HB)/Ka θ= 1.010-2/1.810-5=556>500 则用最简式:c eq(H3O +)/cθ={c(HB)·Ka θ/cθ} 1/2 =(1.010-21.810-5)1/2 = 4.210-4 mol·L -1 pH = -lg{c eq(H3 O +)/cθ}=-lg(4.210-4)=3.38

2.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B溶液中,存在下述质子 转移平衡: H20+H20=H+0+0HB+H0=HB+0H 与一元弱酸相似,可以推导出计算0H 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
2.一元弱碱溶液的pH值的计算: 在一元弱碱B溶液中,存在下述质子 转移平衡: H2 O+H2 O=H3 +O+OH- B+H2 O=HB++OH- 与一元弱酸相似,可以推导出计算OH- 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

当K,9·c(B)≥20K时, c90D=-++4$9 2 当c(HB)/K,≥500,K,·c(B)≥20Ke时 cea(0Hr)/c9={c(B)·K,°/c}1/2
当c(HB)/Kb θ≥500,Kb θ·c(B)≥20Kw θ时 c eq(OH-)/cθ= {c(B)·Kb θ/cθ} 1/2 当Kb θ·c(B)≥20Kw 0时, = + 2 Kb + 4 c B Kb (Kb ) c eq (OH - ) c c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 用,并了解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和酸 碱电离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一元酸(或碱)溶液中H离子浓度 (或0H离子浓度)和pH值的计算方法。 3.熟悉同离子效应的涵义及有关计算。 4,了解盐效应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 用,并了解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和酸 碱电离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一元酸(或碱)溶液中H +离子浓度 (或OH-离子浓度)和 pH值的计算方法。 3.熟悉同离子效应的涵义及有关计算。 4 .了解盐效应

第三章 缓冲溶液
第三章 缓冲溶液

3.1缓冲溶液及其缓冲作用 3.1.1 缓冲溶液的概念: 当加入少量的强酸、强碱或稍加稀 释时,能保持其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 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3.1 缓冲溶液及其缓冲作用 3.1.1 缓冲溶液的概念: 当加入少量的强酸、强碱或稍加稀 释时,能保持其pH值基本不变的溶液, 称为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 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我们通常所说的缓冲溶液指的是由 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或酸式盐及 其次级盐组成的溶液。 在缓冲溶液中,弱酸起着抗碱作用, 亦称抗碱成分, 弱酸的共轭碱起着抗酸作用,亦称 抗酸成分。 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合 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
在缓冲溶液中,弱酸起着抗碱作用, 亦称抗碱成分, 弱酸的共轭碱起着抗酸作用,亦称 抗酸成分。 缓冲溶液中抗酸成分和抗碱成分合 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 我们通常所说的缓冲溶液指的是由 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或酸式盐及 其次级盐组成的溶液

3.1.2 缓冲作用原理: 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其缓冲作用的 机制不尽相同。 较浓的强酸或强碱溶液之所以具有缓 冲作用,是由于在他们的溶液中氢离子 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本来就很高, 即使外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其溶液 中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改变的比 例也不会太大
3.1.2 缓冲作用原理: 不同类型的缓冲溶液,其缓冲作用的 机制不尽相同。 较浓的强酸或强碱溶液之所以具有缓 冲作用,是由于在他们的溶液中氢离子 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本来就很高, 即使外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其溶液 中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改变的比 例也不会太大

即pH值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我们着重讨论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 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机制。 以HAc—NaAc缓冲溶液为例来说明。 HAc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解离。 NaAc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a 和Ac状态存在。 HAc+H2O=H30++Ac NaAc=Na++Ac
即pH值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我们着重讨论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 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机制。 以HAc—NaAc缓冲溶液为例来说明。 HAc为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解离。 NaAc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以Na+ 和Ac-状态存在。 HAc+H2 O= H3 O ++Ac- NaAc= Na++Ac-

当加入少量强酸时,强酸解离出的 HO+和Ac离子结合生成HAc和H,0, 使解离平衡向左移动,所以不致于 因外加强酸而引起溶液中的H值发生明 显的改变。 当加入少量强碱时,OH接受溶液中 H,0+的质子生成水,平衡向生成Ac的方 向移动,其结果也不致于因外加强碱而 引起溶液中的pH值发生明显的改变
当加入少量强酸时,强酸解离出的 H3 O +和Ac-离子结合生成HAc和H2 O, 使解离平衡向左移动,所以不致于 因外加强酸而引起溶液中的pH值发生明 显的改变。 当加入少量强碱时,OH-接受溶液中 H3 O +的质子生成水,平衡向生成Ac-的方 向移动,其结果也不致于因外加强碱而 引起溶液中的pH值发生明显的改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二章 酸碱平衡 2.3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二章 酸碱平衡 2.2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一章 溶液 1.2(2/2)、第二章 酸碱平衡 2.1 酸碱质子理论.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一章 溶液 1.1 混合物的常用组成标度 1.2 溶液的渗透压力(主讲人:刘松艳).ppt
- 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化学师范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10章 吸光光度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9章 重量分析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8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6章 络合滴定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5章 酸碱滴定法.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辅导)第1章 概论(负责人:马红燕).pdf
- 广东医科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十六章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核酸.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有机反应规则总结.pdf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稿)全面解读有机反应类型.pdf
- 广东医科大学:《有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pdf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三章 缓冲溶液 3.2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3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应用.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2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2(2/2).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2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形.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3.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烷烃.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3.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3(2/2).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1 现代价键理论——VB法.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2 杂化轨道理论.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3 分子间作用力.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五章 分子结构 5.4 氢键.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六章 配位化合物 6.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3.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1.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习题2.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医用化学习题课(有机化学部分).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章 有机化合物基本知识.ppt
- 吉林大学:《医用基础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有机化学)第十二章 烯烃和炔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