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机原理与结构》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平版印刷 第六节 输墨装置 第七节 润湿装置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42
文件大小:59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六节 输墨装置 1 性能 2 输墨部分类型 3 组成 4 性能指标 5 典型机构 第七节 润湿装置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六节输墨装置 ◆1性能 ◆2输墨部分类型 ◆3组成 ◆4性能指标 ◆5典型机构

第六节 输墨装置 1 性能 2 输墨部分类型 3 组成 4 性能指标 5 典型机构

1性能: 1)要及时、适量、均匀、可调; 2)合压印 刷给墨,离 压离墨;也 可离压给墨 130 (新上版手 Q@的 动);墨量 太大时合压 图2-19墨辊式匀墨装置 1—墨斗辊2一传墨辊3一串墨辊 离墨。 4-匀墨辊5一着墨辊6一印版

1 性能: 1) 要及时、适量、 均匀、可调; 2) 合压印 刷给墨,离 压离墨;也 可离压给墨 (新上版手 动);墨量 太大时合压 离墨

2输墨部分类型 ◆1)墨辊式 长墨路(凸印、平印) 短墨路(凹印、柔印)发展趋势 ◆2)墨台式 ◆3)混合式

2 输墨部分类型 1) 墨辊式 2) 墨台式 3) 混合式 长墨路(凸印、平印) 短墨路(凹印、柔印) 发展趋势

2)墨台式(老式机:圆压平、平压平) 8 1234 35 的个 6 图2-20墨台式匀墨装置 墨斗辊2-传墨辊3-串墨辊4-匀墨輥5-着墨辊 6、7-印版0-墨台

2)墨台式(老式机:圆压平、平压平)

3)混合式:(既有辊又有墨台) 图2-21综合性匀墨装置原理 1-墨台式匀墨装置2-墨辊式匀墨装置3印版4-墨台

3) 混合式:(既有辊又有墨台)

3输墨装置的组成 演示 按功能由供墨、匀墨、着墨三部分组成。 2 3 图2-1-43装曾的某本组成

3 输墨装置的组成 按功能由供墨、匀墨、着墨三部分组成。 演示

1)供墨部分: 主要作用:存储油墨和将油墨传给匀墨部分。 由墨斗、间歇转动的墨斗辊4和摆动的传墨辊5组成。 2)匀墨部分: 主要作用:将墨斗传出的油墨打匀变成薄而均匀的膜 层。由做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的窜墨辊1、2、3和匀 墨辊6、8及重辊7、9组成 3)着墨部分: 将打匀的油墨涂敷在印版上。 由四根着墨着墨辊10、11组成

1) 供墨部分: 主要作用:存储油墨和将油墨传给匀墨部分。 由墨斗、间歇转动的墨斗辊4和摆动的传墨辊5组成。 2) 匀墨部分: 主要作用:将墨斗传出的油墨打匀变成薄而均匀的膜 层。由做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的窜墨辊1、2、3和匀 墨辊6、8及重辊7、9组成 3) 着墨部分: 将打匀的油墨涂敷在印版上。 由四根着墨着墨辊10、11组成

4、输墨装置的性能指标: 1)着墨糸数Kz: 所有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对印版着墨的均匀程度,其值一般应 大于1,值越大越好。 增大Kz的措施:增加着墨辊数量 增大着墨辊直径

4、输墨装置的性能指标: 1) 着墨系数Kz: 所有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对印版着墨的均匀程度,其值一般应 大于1,值越大越好。 增大Kz的措施:增加着墨辊数量 增大着墨辊直径

2)勺墨糸数Ky 所有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匀墨部分将油墨打匀的程度。此系数越大越好。 增大匀墨系数Ky的措施: 增加匀墨辊数量 增大匀墨辊直径

2) 匀墨系数 Ky: 所有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匀墨部分将油墨打匀的程度。此系数越大越好。 增大匀墨系数Ky的措施: 增加匀墨辊数量 增大匀墨辊直径

3)积墨糸数K 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输墨系统积聚油墨的能力。 K」=Kx+Ky 此系数越大,墨色稳定性越好; 调整墨色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时间长,瞬 态反应慢。故不宜过大

3)积墨系数Kj : 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 表示输墨系统积聚油墨的能力。 Kj = Kz+ Ky 此系数越大,墨色稳定性越好; 调整墨色时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所需时间长,瞬 态反应慢。故不宜过大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