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过程检测与仪表)第1章 绪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童章绪论本章介绍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检测仪表的作用;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检测仪表组成分类;仪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章 绪论 本章介绍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检测的基本 概念和检测仪表的作用;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检测仪表组成 分类;仪表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教学目录:检测的概念检测仪表的分类1.11.41.21.5测量误差及处理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1.3检测仪表的组成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录: 1.1 检测的概念 1.2 测量误差及处理 返总目录 1.3 检测仪表的组成 1.4 检测仪表的分类 1.5 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

机械工业出版社1.1 检测的概念1.1.1检测的定义重点:检测的概念。1.1.2检测的方法重点:测量方法的分类。返本章目录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检测的概念 1.1.1 检测的定义 1.1.2 检测的方法 重点:检测的概念。 重点:测量方法的分类。 返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1.1.1检测的定义检测>利用敏感元件与被测物体或生产过程直接或间接接触获得反映被测量大小的相关物理、化学、电学、热学、力学等信号,在经过必要的转换或传递后,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参数的过程福如:利用金属热电阻测量温度返本节目录返本章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1 检测的定义 返本节目录 返本章目录 ➢检测 利用敏感元件与被测物体或生产过程直接或间接接触, 获得反映被测量大小的相关物理、化学、电学、热学、力 学等信号,在经过必要的转换或传递后,通过显示器进行 显示参数的过程。 如:利用金属热电阻测量温度

机械工业出版社1.1.2检测的方法实现检测过程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1、按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分:接触测量、非接触式测量;2、按被测变量的变化速度分:静态测量、动态测量:3、按测量手段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4、按测量原理分:偏差法、零位法、微差法测量:5、按检测系统的结构分:开环式测量、闭环测量返本节目录返本章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2 检测的方法 返本节目录 返本章目录 实现检测过程所采用的具体方法。 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 1、按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分:接触测 量、非接触式测量; ◼ 2、按被测变量的变化速度分: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 3、按测量手段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 4、按测量原理分:偏差法、零位法、微差法测量; ◼ 5、按检测系统的结构分:开环式测量、闭环测量

机械工业出版社接触式:检测元件需与被测介质接触,例如:利用热电阻测温非接触式:检测元件不需接触被测介质,例如辐射式测温直接测量:直接测量待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待测参数为被测参数。天平---物体重量间接测量:通过测量与待测参数有关系的其他参数,并通过数学处理获取待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光电式烟雾传感器----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烟6雾的浓度,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待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待测参数为 被测参数。 天平-物体重量 间接测量:通过测量与待测参数有关系的其他参数, 并通过数学处理获取待测参数的测量方法。 光电式烟雾传感器-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烟 雾的浓度,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接触式:检测元件需与被测介质接触, 例如:利用热电阻测温 非接触式:检测元件不需接触被测介质, 例如辐射式测温

机械工业出版社偏差式:利用仪表指针相对于刻度线的位移来直接指示被测量的大小的测量方法。例:弹簧秤该类仪表测量方式直观,测量过程简单、迅速,但测量精度较低。零位式:也称平衡式测量。用指零机构的零位指示检测测量系统的平衡状态;通过比较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差值或相位,调节已知标准量的大小,使两者达到完全平衡或全部抵消,从而得出测量值大小的方法。例:天平称量物体微差式:通过将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取得差值,再用偏差法测得此差值。由于测量过程中无需调整标准量,因此,对被测量的反应较快。微差式仪表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检测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偏差式:利用仪表指针相对于刻度线的位移来直接指示被测量 的大小的测量方法。例:弹簧秤 该类仪表测量方式直观,测量过程简单、迅速,但测量精度较 低。 零位式:也称平衡式测量。用指零机构的零位指示检测测量系 统的平衡状态;通过比较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差值或相位,调节已 知标准量的大小,使两者达到完全平衡或全部抵消,从而得出测量 值大小的方法。例:天平称量物体 微差式: 通过将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取得差值, 再用偏差法测得此差值。 由于测量过程中无需调整标准量,因此,对被测量的反应较快。 微差式仪表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数的检测

机械工业出版社1.2测量误差及处理1.2.1测量误差重点: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1.2.2误差的分类重点: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1.2.3误差的分析与处理重点:误差的特点及处理方法。返本章目录返总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测量误差及处理 1.2.1 测量误差 1.2.2 误差的分类 重点: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重点: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返本章目录 返总目录 1.2.3 误差的分析与处理 重点:误差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1.2.1测量误差口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测量误差。相关概念:理论真值:被测量本身所具有的真正值。如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度。常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理论真值。返本节目录返本章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1.2.1 测量误差 返本节目录 返本章目录 测量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测量误差。 ◆ 相关概念: ◼ 理论真值: 被测量本身所具有的真正值。如三角形内角之和为 180度。 常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理论真值

机械工业出版社1.2.1测量误差相关概念:约定真值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位的定义,利用当今最先进科学技术复现这些实物单位基准其值被公认为国际或国家基准,称为约定真值。例如,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1kg铂铱合金原器就是1kg质量的约定真值。返本节目录返本章目录
机械工业出版社 返本节目录 返本章目录 ◆ 相关概念: ◼ 约定真值 根据国际计量委员会通过并发布的各种物理参量单位的 定义,利用当今最先进科学技术复现这些实物单位基准, 其值被公认为国际或国家基准,称为约定真值。 例如,保存在国际计量局的1 kg铂铱合金原器就是1 kg质 量的约定真值。 1.2.1 测量误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过程检测与仪表)第2章 温度测量.ppt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过程检测与仪表)第3章 压力测量.ppt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过程检测与仪表)第5章 物位测量.ppt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过程检测与仪表)第4章 流量测量.ppt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过程检测与仪表)第2章 温度测量.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过程检测与仪表)第1章 绪论.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过程检测与仪表)第3章 压力测量.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过程检测与仪表)第4章 流量测量.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授课教案(过程检测与仪表)第5章 物位测量.doc
- 华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稿,任课教师:刘东辉).doc
- 华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doc
- 《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 control.pdf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时间响应的时域分析.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系统稳定性分析.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系统频率响应分析.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系统校正.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02章 拉普拉斯变换.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四个实验).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检测技术试题.doc
-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点难点考点剖析.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教学大纲 Control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五章 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四章 可编程控制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一章 控制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控制仪表及装置概论.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章.执行器 Actuator.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授课教案(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二章 变送器.doc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一章 模拟式控制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三章 运算器和执行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二章.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第四章 可编程调节器.ppt
- 《过程控制装置》课程PPT教学课件(控制仪表及装置)概论(华北理工大学:岳树盛).ppt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otion Control System.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授课教案(讲稿,共四章,华北理工大学:梁秀满).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三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一 不可逆单环带电流截止负反馈调速系统实验.doc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二 双闭环晶闸管不可逆调速系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