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五讲 从基因到基因工程

第五讲从基因到基因工程 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 基因工程的操作和应用
第五讲 从基因到基因工程 一、 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二、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 三、 基因工程的操作和应用

生命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是性状特 征自上代传至下代—遗传。 今天,从遗传学研究衍生出来的 基因工程技术,已构成生物技术的核 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生命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是性状特 征自上代传至下代——遗传。 今天,从遗传学研究衍生出来的 基因工程技术,已构成生物技术的核 心,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本节见参考书第101-107页) 在孟德尔以前,人们看到遗传 现象,猜想遗传是有规律的,甚至在 农牧业育种中实际运用了遗传规律, 但是,一直找不到研究遗传规律的恰 当方法
一 、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本节见参考书第101-107页) 在孟德尔以前,人们看到遗传 现象,猜想遗传是有规律的,甚至在 农牧业育种中实际运用了遗传规律, 但是,一直找不到研究遗传规律的恰 当方法

孟德尔(1822-1884)从1856 年起开始豌豆试验。 孟德尔的基本方法是杂交。他挑 洗了七对性状。 经过近10年的潜心研究,孟德尔 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可概括 丙个定律
孟德尔(1822-1884)从 1856 年起开始豌豆试验。 孟德尔的基本方法是杂交。他挑 选了七对性状。 经过近 10 年的潜心研究,孟德尔 发表了他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可概括 两个定律

1、孟德尔第一定律一-分离律 他用一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 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问自交,子 二代为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1、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律 他用一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 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自交,子 二代为: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2、孟德尔第二定律-一自由组合律 他用两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 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杂交,子 二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数量比例为 9:3:3:1
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他用两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 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杂交,子 二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数量比例为 9:3:3:1

3、孟德尔学说的要点 依据上面的试验结果,孟德尔认 为,每株豌豆植株中的每一对性状, 都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所控制的,遗传 因子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
3、孟德尔学说的要点 依据上面的试验结果,孟德尔认 为,每株豌豆植株中的每一对性状, 都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所控制的,遗传 因子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

当一株植株中控制某一对性状的 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肘,该植 株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如白花或绿色 豆粒)。其他情况下,包括一对遗传 因子均为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 均表现出显性性状(如紫花或黄色豆 粒)。这一点在分离律实验中看的很 清楚
当一株植株中控制某一对性状的 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时,该植 株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如白花或绿色 豆粒)。其他情况下,包括一对遗传 因子均为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 均表现出显性性状(如紫花或黄色豆 粒)。这一点在分离律实验中看的很 清楚

当两对性状一起加以研究肘,显性 和隐性的基本规律仍与上面相同,但要 加上一条,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图子, 在传代中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出现自由 组合现象
当两对性状一起加以研究时,显性 和隐性的基本规律仍与上面相同,但要 加上一条,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在传代中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出现自由 组合现象

4、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1)孟德尔第一次明确提出遗传因 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 遗传性状的若干规律
4、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 (1)孟德尔第一次明确提出遗传因 子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 遗传性状的若干规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四讲 细胞——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ppt
- 滨州职业学院:《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Plant Growth physiology.ppt
- 湖州师范学院:达尔文医学入门——疾病的历史渊源(周国庆).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八章 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动物一 两栖纲(Amphibia).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七章 适应水生生活的鱼类.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脊索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原索动物之—尾索动物亚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三章 半索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无脊椎动物总结.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12-9)棘皮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12-8)节肢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12-6)环节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12-7)软体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十二章(12-5)原腔动物.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四章 糖代谢.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三十二章 生物固氮.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二十三章 核苷酸代谢.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二十八章 脂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代谢.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二十五章 戊糖磷酸途及糖异生途径.ppt
- 《生物化学—代谢篇》第二十六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六讲 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一讲 序论(张惟杰).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二讲 构造生物体的基本元件——从生物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三讲 生物的新陈代谢.ppt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聚羟基烷酸酯发酵过程优化.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发酵过程优化原理.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透明质酸发酵过程优化.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谷氨酰胺转氨胺酶发酵过程优化.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生物反应过程的系统优化技术.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赖氨酸发酵过程优化.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丙酮酸发酵过程优化.doc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发酵原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课前讲座).ppt
- 《发酵原理》绪论.ppt
- 《发酵原理》第一章 工业发酵生产线上的细胞机器.ppt
- 《发酵原理》第二章 发酵学第一假说(1).ppt
- 《发酵原理》第二章 发酵学第一假说(2).ppt
- 《发酵原理》第二章 发酵学第一假说(3).ppt
- 《发酵原理》第三章 发酵学第二假说(1).ppt
- 《发酵原理》第三章 发酵学第二假说(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