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词语成语(一)

词语成语(一) (时间:50分钟分值:40分)
词语 成语(一) (时间:50分钟 分值:40分)

1.(2011·北京)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 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色——变本加厉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B.兴致—专心致志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1.(2011·北京)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 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原来的面貌;“变本加厉”指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解释:“致”有“实现”的意思。 判断:“兴致”指兴趣实现了;“专心致志”指专心地去实现志向。 A.本.色——变本.加厉 B.兴致.——专心致.志

C.预测——变幻莫测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解析:兴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 答案:B
解析:兴致的“致”是情趣的意思。 答案:B C.预测.——变幻莫测. 解释:“测”有“推测”的意思。 判断:“预测”指预先推测;“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 D.畅.游——畅.所欲言 解释:“畅”有“尽情”的意思。 判断:“畅游”指尽情地游览;“畅所欲言”指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2.(2011·重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 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 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 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 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解析: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用于形容信息不恰当。 答案:C
解析:参差不齐:高低长短不齐。用于形容信息不恰当。 答案:C 2.(2011·重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 ....,《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 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 义不容辞 ....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 ....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 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 ...., 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3.(2011·河南)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 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并参与了 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 学氛围, 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 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 铸就 只有才 B.印证 造就 只要 C.印证 铸就 只有 就才 D.见证造就 只要就
3.(2011·河南)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 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________并参与了 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 学氛围,________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________ 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 ________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见证 铸就 只有 才 B.印证 造就 只要 就 C.印证 铸就 只有 才 D.见证 造就 只要 就

解析:“见证”是“当场目击可以作证”,“印证”是“证明与事实 相符”,根据语境中的“并参与了”可知应选“见证”;第二空根据宾语 “栋梁之才”,动词应为“造就”;第三、四空根据语境,“一定会”是 关键点,所以应该为充分条件关系,应选“只要…就…” 答案:D
解析:“见证”是“当场目击可以作证” , “印证”是“证明与事实 相符”,根据语境中的“并参与了”可知应选“见证”;第二空根据宾语 “栋梁之才”,动词应为“造就”;第三、四空根据语境,“一定会”是 关键点,所以应该为充分条件关系,应选“只要……就……” 。 答案:D

4.(2011·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 写在横线上。(2分) (1)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 暗花明的喜悦, (领悟领略领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2)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 谓游人如织, (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解析:第(1)题,“领悟”是“领会,理解”,多指语言、言论;“ 领略”是“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可以和“风光”搭配;“领受”是“接受(多指接受好意)”,多和“礼物 ”“心情”“任务”等搭配。第(2)题,“纷至沓来”是“纷纷到来;连 续不断地到来”,虽然也用来形容“游人”“顾客”,但和前面“游人如
4.(2011·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 写在横线上。(2分) (1)笑对挫折,战胜困难,会让你品尝到苦尽甘来的滋味,收获到柳 暗花明的喜悦,________(领悟 领略 领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别样风光。 (2)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 谓游人如织,________(纷至沓来 眼花缭乱 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解析:第(1)题,“领悟”是“领会,理解”,多指语言、言论;“ 领略”是“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 可以和“风光”搭配;“领受”是“接受(多指接受好意)”,多和“礼物 ”“心情”“任务”等搭配。第(2)题,“纷至沓来”是“纷纷到来;连 续不断地到来”,虽然也用来形容“游人”“顾客”,但和前面“游人如

织”语意不承接;“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能形容游人众多;“接踵摩肩”也作“摩肩接踵”,“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符合文意,前后也连贯 答案:(1)领略(2)接踵摩肩
织”语意不承接;“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不能形容游人众多;“接踵摩肩”也作“摩肩接踵” , “形容人很多 ,很拥挤”,符合文意,前后也连贯。 答案:(1)领略 (2)接踵摩肩

5.(2011·山西)语文大厦由文砖字瓦砌成。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是()(2分) A.花蕾苍穹风筝推敲【名词】 B.美滋滋沉甸甸空荡荡急匆匆【形容词】 芝麻开花——节节高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猴子捞月亮—一白忙一场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歇后语】 解析:A项中“推敲”是动词。 答案:A 6.(2011·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 分)
5.(2011·山西)语文大厦由文砖字瓦砌成。下列归类不正确的一项 是( )(2分) A.花蕾 苍穹 风筝 推敲 【名词】 B.美滋滋 沉甸甸 空荡荡 急匆匆 【形容词】 C.芝麻开花——节节高 猪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歇后语】 解析:A项中“推敲”是动词。 答案:A 6.(2011·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 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 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 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 C.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 解析∷:谦虚:虚心,不自满。谦让:谦虚地不肯担任。根据“低垂着头” 词,应选“谦虚”。勤劳:尽力劳作,不怕辛苦。勤俭:勤劳节俭。根据 “忙碌……采集”应选“勤劳”。因此就排除了B、C、D三项。为了验证 还可比较“坚韧”与“坚强”,“坚韧”重在有韧性,顽强而持久。“坚 强”重在坚固强劲,经得起考验。根据“滴穿顽石”可知应选“坚韧” 答案:A
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忙碌的蜜蜂 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 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 A.谦虚 勤劳 坚韧 B.谦让 勤劳 坚强 C.谦让 勤俭 坚韧 D.谦虚 勤俭 坚强 解析:谦虚:虚心,不自满。谦让:谦虚地不肯担任。根据“低垂着头” 一词,应选“谦虚”。勤劳:尽力劳作,不怕辛苦。勤俭:勤劳节俭。根据 “忙碌……采集”应选“勤劳”。因此就排除了B、C、D三项。为了验证 还可比较“坚韧”与“坚强” , “坚韧”重在有韧性,顽强而持久。“坚 强”重在坚固强劲,经得起考验。根据“滴穿顽石”可知应选“坚韧” 。 答案: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考复习:词性、短语知识_第八节 词性、短语知识.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12页).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知识及方法.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专题一(基本常识).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23页).ppt
- 中考复习: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知识点归纳_记叙文知识点归纳.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深层阅读训练.doc
- 中考复习:记叙文主要内容和主旨的概括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议论文阅读及答案.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议论文阅读.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复件 议论文阅读及答案.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精编.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备考训练(一)_议论文阅读备考训练参考答案.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备考训练(一)_议论文阅读备考训练.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之论据辨识_论据辨析.ppt
-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之论据辨识_议论文阅读之论据辨析.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_中考议论文考点归纳及策略.doc
- 中考复习:议论文入门ppt课件及试卷_议论文入门(朱).ppt
- 中考复习:议论文入门ppt课件及试卷_2012-2013年九年级上议论文基础知识(一).doc
- 中考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词语运用.doc
- 中考复习:诗歌赏析ppt课件_示范课(李忠明).ppt
- 中考复习:诗歌赏析复习.doc
- 中考复习:诗词曲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诗词赏析(11页).doc
- 中考复习:诗词鉴赏(15篇).doc
- 中考复习:诗词鉴赏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语义衔接(18页).doc
- 中考复习:语文版综合性学习习题集.doc
- 中考复习:语文知识树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语文阅读训练(2篇).doc
- 中考复习:语文阅读训练(2篇).doc
- 中考复习:语段综合专题训练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语法知识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语病专题练习.doc
- 中考复习:语病修改导学案.doc
- 中考复习:语言的连贯——排序ppt课件2_排序周宝成.ppt
- 中考复习:语言的连贯——排序ppt课件.ppt
- 中考复习:语言知识积累及运用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