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阅读训练

《马说》阅读训练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划分节奏(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两处) (2)虽有千里之能(一处) 2、加点字解释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不以千里称也(4)才美不外见(5)执策而临之 2、翻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用文中语句填写:(3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全文的主旨句是 (3)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4)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 “千里 马”比喻 “食马者”比喻 (3分) 6、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2分)(1) (2 7、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如果你是 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马说》阅读训练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划分节奏(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两处) (2)虽有千里之能 (一处) 2、加点字解释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_______(2)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3)不以千里称也______(4)才美不外见________(5)执策而临之_________ 2、翻译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文中语句填写:(3 分)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 马”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6、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2 分)⑴ 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7、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马说》课堂实录.doc
- 《马说》课堂实录2.doc
- 《马说》说课设计ppt课件_复件 马说说课.ppt
- 《马说》说课稿2.doc
- 《马说》讲学稿_马说 田万有 安徽灵璧县黄湾中学.doc
- 《马说》讲学稿2_马说.doc
- 《马说》表格式教案(2课时)_马说 2.doc
- 《马说》表格式教案(2课时)_马说 1.doc
- 《马说》表格式教学设计.doc
- 《马说》表格式教学设计19.doc
- 《马说》练习.doc
- 《马说》知识总结ppt课件.ppt
- 《马说》测试卷.docx
- 《马说》洋思教学模式ppt课件(2课时)_马说第二课时.ppt
- 《马说》洋思教学模式ppt课件(2课时)_马说第一课时.ppt
- 《马说》每课一练.doc
- 《马说》校本练习_马说.doc
- 《马说》期末复习练习题_马说参考答案[1].doc
- 《马说》期末复习练习题_《马说》练习题 [1].doc
- 《马说》期末复习练习题_《马说》测验题 [1].doc
- 《马路上》ppt课件1_《马路上》01.ppt
- 《马钧传》ppt课件3_马钧传(晋代-傅玄).ppt
- 《马钧传》ppt课件4_马钧传.ppt
- 《马钧传》《子刘子自传》练习题_马钧传.doc
- 《马钧传》练习题_马钧传练习.doc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1_驱山走海置眼前_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ppt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2_唐宋诗第一课-山水胜色.ppt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3_唐宋诗第一课-山水胜色 (1).ppt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ppt课件(51页).ppt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学案_学习目标.doc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教案1_第一课.doc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教案2_《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教案.doc
- 《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练习题_《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练习题.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ppt课件2_15.【驱遣我们的想象.ppt
- 《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_6《驱遣我们的想象》.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2_美好阅读工作室.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2_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1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案3_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doc
- 《驱遣我们的想象》检测试卷_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驱遣我们的想象》同步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