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 程序和准备 本章主要内容: 0社会调查的三种基本模式 ②社会调查一般程序 ③社会调查各阶段及其具体任务 ④社会调查课题的类型 ⑤假设的特点及类型 ⑥调杳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 程序和准备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调查的三种基本模式 社会调查一般程序 社会调查各阶段及其具体任务 社会调查课题的类型 假设的特点及类型 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什么是模式 1、模式是人们对调查过程进行的逻辑的 抽象的或形象的概括与描述,是由一些 概念和行为规则所组成的内容系统或理 论框架。 2、作用:使复杂的调查活动简单化、本 质化,使动态的调查行为变成相对静止 的多层次的行为规范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一、什么是模式 1、模式是人们对调查过程进行的逻辑的、 抽象的或形象的概括与描述,是由一些 概念和行为规则所组成的内容系统或理 论框架。 2、作用:使复杂的调查活动简单化、本 质化,使动态的调查行为变成相对静止 的多层次的行为规范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模式的类别 1、“事实一解释”模式 (1)出发点:任务是了解客观事实。解释在事实的基础上。 (2)形式:但纳 收集资料 一般性解释调查一分折一结论 分析 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步骤:根据调查目的,采用有效方法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从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 根据一般性认识去解释调查对象,形成调查结论。 (4)注意其局限性,调查无法穷尽其可能性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二、模式的类别 1、“事实—解释”模式 (1)出发点:任务是了解客观事实。解释在事实的基础上。 (2)形式: 归纳 收集资料---------一般性解释 调查—分析—结论 分析 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步骤:根据调查目的,采用有效方法收集有关资料; 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从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 根据一般性认识去解释调查对象,形成调查结论。 (4)注意其局限性,调查无法穷尽其可能性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模式的类别 2、“假说—理论”模式 1)出发点:借助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以假 说作为实证和检验的中间桥梁。 (2)形式:调查课题—理论假设—资料收集(检验假说) 解释性理论。试点调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步骤:收集有关调查课题的信息;在综合资料的基础 上,借助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依次加以修改、推演,建立 种能够解释调査对象的理论假设;按调查方案规定的 要求实施调查,用所得资料检验上一步设立的假说;形 成解释性结论。 (4)注意其局限性。难以建立抽象合理的假说,研究者不 熟,调查难度大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二、模式的类别 2、“假说—理论”模式 (1)出发点:借助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以假 说作为实证和检验的中间桥梁。 (2)形式:调查课题—理论假设—资料收集(检验假说)- -解释性理论。 试点调查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3)步骤:收集有关调查课题的信息;在综合资料的基础 上,借助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依次加以修改、推演,建立 一种能够解释调查对象的理论假设;按调查方案规定的 要求实施调查,用所得资料检验上一步设立的假说;形 成解释性结论。 (4)注意其局限性 。难以建立抽象合理的假说,研究者不 熟,调查难度大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二、模式的类别 2、“系统—综合”模式 (1)基本思想:将调查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调查时 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相互 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达到最佳的认识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效果。 (2)步骤:提出问题-明确调查的整体目标--获取 信息建立假说和模型,预测效果设计方案,分 析评估选择最佳方案验证方案调查实施。 (3)优点:把经验知识和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把定 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社会调查更加精确 化、科学化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二、模式的类别 2、“系统—综合”模式 (1)基本思想:将调查对象看作一个系统,调查时 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和相互 作用进行考察和分析,达到最佳的认识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效果。 (2)步骤:提出问题--明确调查的整体目标 --获取 信息—建立假说和模型,预测效果—设计方案,分 析评估—选择最佳方案—验证方案—调查实施。 (3)优点:把经验知识和科学理论结合起来,把定 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社会调查更加精确 化、科学化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社会调查程序既是社会调查模式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又 是具体调研过程、程序的抽象及规范化,是调查过程中前后时 间顺序与具体步骤的规律性反映 调查过程的基本工作内容 定题一背景研究—提出假设—流程设计一调研组织—一调研范 围一工具准备一人员培训—一实验性调查一具体调查一资料整 理—资料分类检验—资料编码_汇编及编程—研究—调査成 果书面化一评估一应用。 社会调查的阶段 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 2、调查阶段—进入调查现场、收集调查资料、组织管理工作。 3、研究阶段一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4、总结阶段一撰写调査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成果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 社会调查程序既是社会调查模式的具体展开和体现,又 是具体调研过程、程序的抽象及规范化,是调查过程中前后时 间顺序与具体步骤的规律性反映。 一、调查过程的基本工作内容 定题—背景研究—提出假设—流程设计—调研组织—调研范 围—工具准备—人员培训—实验性调查—具体调查—资料整 理—资料分类—检验---资料编码—汇编及编程—研究—调查成 果书面化—评估—应用。 二、社会调查的阶段 1、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 2、调查阶段—进入调查现场、收集调查资料、组织管理工作。 3、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4、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成果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同题更重要一爱因斯坦 调查课题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要反映或解释的社会现象或社会 问题。也就是调査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调查之前首先明确的问题。 、选择调查课题的意义 1、可以明确研究方向-课题选择的好,事半功倍;选择的不好,则 影响工作,甚至半途而废。 2、决定调查研究的价值-许多优秀的社会学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抓住了调查研究的课题。如中国社会学的主要代表费孝通选择 “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现代比较知名的 学家李银河(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妻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把社会 存在敏感话题(如婚外恋、同性恋等)作为研究对象。 3、决定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制约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选择的课 题不同,调查的内容、方法、对象和范围就不同,调查人员的选择、 调查队伍的组织、调查工作的安排也就不同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 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调查课题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要反映或解释的社会现象或社会 问题。也就是调查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调查之前首先明确的问题。 一、选择调查课题的意义 1、可以明确研究方向--课题选择的好,事半功倍;选择的不好,则 影响工作,甚至半途而废。 2、决定调查研究的价值--许多优秀的社会学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抓住了调查研究的课题。如中国社会学的主要代表费孝通选择 “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为研究对象;现代比较知名的社会 学家李银河(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妻子)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把社会 存在敏感话题(如婚外恋、同性恋等)作为研究对象。 3、决定社会调查的方案设计,制约社会调查的全部过程-选择的课 题不同,调查的内容、方法、对象和范围就不同,调查人员的选择、 调查队伍的组织、调查工作的安排也就不同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二、选择调查课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选择。 2、创造性原则 按照新颖、独特和先进的要求选择调查课题。要 “敢为天下先”。 3、可行性原则 考虑主客观条件许可。如人、财、物、时间、本人 的知识结构、能力等。 另外,还有资料收集难易、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等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 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二、选择调查课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选择。 2、创造性原则 按照新颖、独特和先进的要求选择调查课题。要 “敢为天下先” 。 3、可行性原则 考虑主客观条件许可。如人、财、物、时间、本人 的知识结构、能力等。 另外,还有资料收集难易、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等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调査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调查课题的类型 1、按研究的目的划分 (1)理论研究课题 指为检验和发展某些理论或假设而设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 题。它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 日的。如:独生子女长火成人后,适应社会能力问题 (2)应用研究课题 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研究课题。它以满 足社会实际应用的需要为目的。如:人口闷题、环境 问题;居民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 注意: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关联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 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三、调查课题的类型 1、按研究的目的划分 (1)理论研究课题 指为检验和发展某些理论或假设而设立的社会调查研究课 题。它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 目的。如: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后,适应社会能力问题 (2)应用研究课题 是为了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研究课题。它以满 足社会实际应用的需要为目的。如:人口问题、环境 问题;居民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 注意: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关联

第二章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调査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调查课题的类型 2、按研究的程度划分 (1)描述性研究课题 描述性研究课题是指为弄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提出的研究课题。 它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人口普查、市场调查等。 (2)解释性研究课题 是试图进一步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它主 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预测性研究课题 预测社会现象发展趋势的课题。是解释性研究课题的延伸。主 要探索“将怎样”和“应怎样”的问题。 注意:角度不同,划分的类型就不同。如按内容、课题来源 等划分。划分只是相对的意义,实际研究中往往兼而有之, 只是重点不同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模式、程序和准备 第三节 调查课题的选择、类型和来源 三、调查课题的类型 2、按研究的程度划分 (1)描述性研究课题 描述性研究课题是指为弄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提出的研究课题。 它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如人口普查、市场调查等。 (2)解释性研究课题 是试图进一步对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作出解释和说明。它主 要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预测性研究课题 预测社会现象发展趋势的课题。是解释性研究课题的延伸。主 要探索“将怎样”和“应怎样”的问题。 注意:角度不同,划分的类型就不同。如按内容、课题来源 等划分。划分只是相对的意义,实际研究中往往兼而有之, 只是重点不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张连绪).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讲 相关分析.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讲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讲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讲 抽样与参数估计.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讲 社会研究方法总论(阳建国).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信息高速公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图书馆管理实务.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吴慰慈).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结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图书馆的类型.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文献数字化工作与电子版权问题.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图书馆管理原理.ppt
-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图书馆微观工作体系.ppt
- 《社会中介组织》第一讲 社会中介组织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张云德).ppt
- 《社会中介组织》第五讲 市场交易代理服务类中介组织(张云德).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社会测量.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调查资料的理论分析.ppt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统计学——统计数据.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统计学(统计数据).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讲 假设检验.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大一新生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情境的关系研究计划书.doc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讲 研究方案设计.ppt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课题)“馅饼”考验村庄民主[时政].doc
- 中南大学:《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讲 质化研究范例(批判主义与社区发展).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社工案例分析 Casework Analysis in Social Work -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groups.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質性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齊力).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田野經驗與詮釋現象學(蔡昌雄).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詮釋學、默會知識與質性研究(南華大學:鄒川雄).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深度訪談.ppt
- 《社会研究方法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紮根理論研究法(南華大學:林本炫).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