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诗篇)第一章 绪论(主讲:段晓刚)

“细胞生物学” 东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段晓刚 2003
“细胞生物学” 东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 段晓刚 2003

第一章 绪论 物理世界生物世界文化精神世界 1是否只有一个物理世界 2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的根本性矛盾 热力学第2定律热量不可能从较冷物体转移 到较热物体去 宇宙的熵趋向于最大值-“宇宙热寂说” 达到宇宙热平衡状态不再有能量形式的 变化和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 生命世界则是相反,总是从无序到有序,在物 质世界中吸取负熵 3文化精神世界
第一章 绪论 一 物理世界 生物世界 文化精神世界 1 是否只有一个物理世界 2 物理世界和 生物世界的根本性矛盾 热力学第2定律 热量不可能从较冷物体转移 到较热物体去 宇宙的熵趋向于最大值 -- “宇宙热寂说” 达到宇宙热平衡状态 不再有能量形式的 变化和多种多样的生命形式. 生命世界则是相反, 总是从无序到有序,在物 质世界中吸取负熵 3 文化精神世界

物理进化化学进化和生命进化 →)物理进化 1宇宙“大爆炸”开始的时刻 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起源我们把“大爆炸 ”开始时刻,看作我们今天观察到的宇 宙的开端。理论物理学家称这个开端为 奇点” 奇点这种状态,没有时间和空间,它实际上 是孕育着全部宇宙物质和时空的原始状 态,是最高密度的物质 奇点可以看作是4种相互作用超统一的辐 射场,它是宇宙全部物质和能量的最高 度集中。它的温度非常非常高。有人估 计未分化前的瞬间,奇点的温度远远高 于1032K(即亿亿亿亿度)
二 物理进化 化学进化和生命进化 (一) 物理进化 1 宇宙“大爆炸”开始的时刻 时间 空间和物质的起源 我们把“大爆炸 ”开始时刻,看作我们今天观察到的宇 宙的开端。理论物理学家称这个开端为 “奇点”. 奇点这种状态,没有时间和空间,它实际上 是孕育着全部宇宙物质和时空的原始状 态,是最高密度的物质. 奇点可以看作是4种相互作用超统一的辐 射场,它是宇宙全部物质和能量的最高 度集中。它的温度非常非常高。有人估 计未分化前的瞬间,奇点的温度远远高 于1032K(即亿亿亿亿度)

2、奇点的第一次相变——“超统一真空相变” 奇点发生第一次相变。现代天体物理学家把它叫 做“超统一真空相变”。在第一次相变中,有3 种表现形式:(1)时间和空间这一对范畴开始 分化出来,这是时空的起源,也是太极的完美对 称性破损的开始;(2)超大型统一相互作用开 始分为引力相互作用和大统一相互作用;(3) 辐射和粒子(夸克和电子、中微子等轻子)分化 出来。 3、奇点的第二次相变—“大统一真空相变” 此时发生第二次奇点相变,现代科学家把它叫做 “大统一真空相变”。在第二次相变中,表现为 强力相互作用与弱电相互作用的分离
2、奇点的第一次相变——“超统一真空相变” 奇点发生第一次相变。现代天体物理学家把它叫 做“超统一真空相变” 。在第一次相变中,有3 种表现形式:(1)时间和空间这一对范畴开始 分化出来,这是时空的起源,也是太极的完美对 称性破损的开始;(2)超大型统一相互作用开 始分为引力相互作用和大统一相互作用;(3) 辐射和粒子(夸克和电子、中微子等轻子)分化 出来。 3、奇点的第二次相变——“大统一真空相变” 此时发生第二次奇点相变,现代科学家把它叫做 “大统一真空相变” 。在第二次相变中,表现为 强力相互作用与弱电相互作用的分离

4、奇点的第三次相变—“电弱场相变” 此时发生第三次相变,称为电弱场相变, 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离, 宇宙出现4种独立的基本相互作用。 此时宇宙仍主要处于4种相互作用的辐射场形式, 物质则以电子和夸克的形态存在。 现在世界上已建成的美国费密实验室的核电子伏 加速器( Tevatron)的能量是1.2TeV, 所以电弱场统一的理论已经受检验,是相当成熟的理论。 因此在t=10-12S以后的情况是有实验室根据的。 在t=10-12S以前则只是理论的推测
4、奇点的第三次相变——“电弱场相变” 此时发生第三次相变,称为电弱场相变, 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离, 宇宙出现4种独立的基本相互作用。 此时宇宙仍主要处于4种相互作用的辐射场形式, 物质则以电子和夸克的形态存在。 现在世界上已建成的美国费密实验室的核电子伏 加速器(Tevotron)的能量是1.2TeV, 所以电弱场统一的理论已经受检验,是相当成熟的理论。 因此在t=10-12S以后的情况是有实验室根据的。 在t=10-12S以前则只是理论的推测

基本粒子的发现和夸克模型 目前已经发现较稳定的基本粒子30多个 寿命短的基本粒子四百多个 目前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的反粒子都被找到 比如 实验表明,正负电子相遇迅速湮灭转化为两个光子 夸克模型表明,所有的强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基本粒子的发现和夸克模型 目前已经发现较稳定的基本粒子30多个 寿命短的基本粒子四百多个 目前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的反粒子都被找到 比如 实验表明,正负电子相遇迅速湮灭,转化为两个光子. 夸克模型表明,所有的强子都是由三个夸克组成

夸克结合成中子和质子的时刻 此时宇宙家庭的成员有光子、正反上下夸克 正反中微子、正负电子、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 各种粒子的总电荷等于零。正反粒子的数目 基本相等,但又不完全相等,有百亿分之一的 偏差,即: 正粒子数:反粒子数=(1010):(1010-1) (1-11) 6、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几乎完全湮灭的时刻
5、夸克结合成中子和质子的时刻 此时宇宙家庭的成员有光子、正反上下夸克、 正反中微子、正负电子、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 。各种粒子的总电荷等于零。正反粒子的数目 基本相等,但又不完全相等,有百亿分之一的 偏差,即: 正粒子数:反粒子数=(1010):(1010 -1) (1-11) 6、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几乎完全湮灭的时刻

当t稍大于106S,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几乎完全湮灭( annihilation) 由于上述对称性的破缺,仍有未湮灭的质子和中子留存下来。 如果对称性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破缺,这样原子没有了, 天体没有了,人类也没有了, 这个宇宙将只有完全对称的辐射,就太单调了 所以完全对称并不美。据说美学上有一条趔: 对称+破缺=美 (1-12) 在t稍大于106到t=1S之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 宇宙家庭的主要成员是光子、中微子、正负电子、质子和中子。 我们称之为宇宙的核子时期
当t稍大于10-6S,正反质子和正反中子几乎完全湮灭(annihilation) 由于上述对称性的破缺,仍有未湮灭的质子和中子留存下来。 如果对称性非常完美,没有一点破缺,这样原子没有了, 天体没有了,人类也没有了, 这个宇宙将只有完全对称的辐射,就太单调了, 所以完全对称并不美。据说美学上有一条趔: 对称+破缺=美 (1-12) 在t稍大于10-6S到t=1S之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 宇宙家庭的主要成员是光子、中微子、正负电子、质子和中子。 我们称之为宇宙的核子时期

由于对称性的破缺,还留有未湮灭的电子 它的数目和带正电的质子恰好相等, 借以保持宇宙的总电荷等于零 这时宇宙家庭的成员是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和中子
由于对称性的破缺,还留有未湮灭的电子, 它的数目和带正电的质子恰好相等, 借以保持宇宙的总电荷等于零。 这时宇宙家庭的成员是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和中子

7氢和氦这两种原素是在宇宙发展中最早也是最容 易形成的原素,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宇宙几乎全部由氢 原子(928%)和氦原子(7.1%)构成(图)。这时 化学元素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查对稳定的阶段,即长期 的氢聚变阶段,我们的太阳正处在这一阶段。氢的长 期聚变最终会导致氦在星核中的积累。由于每个氦核 都锁定了四个核子(二个质子、二个中子)。星核就 会因此而收缩和受到加热。这时原来不可能发生的核 反应发生了。氢燃烧形成的氦变成了燃 料,氦核之间暂短相遇就会产生聚变事件。氢聚变转 变成了氦聚变,这奠定了转重元素生成的基础
7 氢和氦这两种原素是在宇宙发展中最早也是最容 易形成的原素,这就是为什么整个宇宙几乎全部由氢 原子(92.8%)和氦原子(7.1%)构成(图)。这时 化学元素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查对稳定的阶段,即长期 的氢聚变阶段,我们的太阳正处在这一阶段。氢的长 期聚变最终会导致氦在星核中的积累。由于每个氦核 都锁定了四个核子(二个质子、二个中子)。星核就 会因此而收缩和受到加热。这时原来不可能发生的核 反应发生了。氢燃烧形成的氦变成了燃 料,氦核之间暂短相遇就会产生聚变事件。氢聚变转 变成了氦聚变,这奠定了转重元素生成的基础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二章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The Popular Technology in Molecular Biology -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ppt
-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doc
-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03 The z-Transform.pptx
- 四川大学:基因工程原理(PPT课件讲稿)Principle of Gene Engineering.ppt
- 细胞的生命历程(PPT课件讲稿)实验及相关分析.ppt
- 山东大学医:《细胞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x
- 生物学实验(PPT课件讲稿)PCR扩增目的基因、质粒DNA的碱法小量制备、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叶绿体、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稿,PPT课件,共十二个实验).pps
- 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遗传信息的传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ppt
- 肿瘤分子生物学前沿的若干问题(PPT讲稿,上海市肿瘤研究所:顾健人).ppt
- 《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大纲.doc
- 《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分子克隆载体.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ppt
- 《遗传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15 遗传与进化.ppt
- 甘肃农业大学:《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Enzyme Engineering.pdf
-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生物材料.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的结构装配.ppt
- 基因的分离与鉴定(PPT课件讲稿)基因的分离与鉴定方法.ppt
-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 三胚层无体腔动物(PPT课件讲稿)扁形动物门.ppt
- 《动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动物体的生命活动.ppt
-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05 Transform Analysis of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ppt
-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02 Discrete-Time Signals and Systems.ppt
- 真核生物DNA修复机制(PPT讲稿).ppt
- DNA重排研究进展(PPT讲稿)DNA Rearrangement.ppt
- 《基因组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基因组研究 Studying Genome(Genomes, Transcriptomes and Proteomes).ppt
- Neuronal Dynamics 2(PPT课件讲稿)Activation Models.ppt
- 《基因工程》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DNA重排的检测方法.ppt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生物测序技术概述转录组测序.ppt
-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人工器官.ppt
-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甾体及其苷类 Steroids and glycosides(含习题解答).ppt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大分子波谱学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核磁共振的理论描述(主讲:吴季辉).ppt
- 《植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植物的组织、组织系统与维管束类型.ppt
- 《遗传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概念).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研究细胞的方法(显微镜技术).ppt
- 《细胞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细胞工程基础.ppt
- 《细胞生物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ppt
- 上海中医药大学:RNA和RNA组学(RNomics)研究进展(PPT课件讲稿).ppt
- 《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ppt
-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蛋白质结构预测与分析(蛋白质三级结构、分子表面性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