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教 案 姓名郝吉福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1.4.24节次13 课程名称 中药药剂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2008级中药学本科 授课内容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 学时数3学时 掌握浸出过程以及影响浸出的因素,常用的浸出方法与选用;常用精制 教学目的 方法的原理与选用;熟悉浸提、分离与精制的目的;了解中药浸出溶剂 与浸提辅助剂,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重点 浸出过程以及影响浸出的因素;常用精制方法的原理与选用 难点 浸出的原理与常用精制方法的原理 自学内容 中药浸出溶剂与浸提辅助剂,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天然药物化学与中药化学相关内容 教学法 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通过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实例:如“汤剂”、“药酒”等,就是采用 2min 浸出技术所制得的。 (一)概述 3min 1.引题:因为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的动物和植物,其有效成分存在 于内部,这也是中药和西药的本质区别,需要经过提取、分离 精制等前处理操作单元, 2.分类:根据所用溶剂不同将其分为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等 有效成分是药材中起主要疗效的物质,常见的有生物碱,甙挥发油等 辅助成分是指药材中没有特殊疗效而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或者 5min 有促进有效成分的浸出,或增强药剂的稳定性能的物质。如有机酸:皂武或 蛋白质等。 无效成分是无效甚或有害的物质。如脂肪糖类,淀粉,蛋白质、酶、树 脂、粘液质、果胶等,它可影响浸出效能,药剂的稳定性,外观以至药效 组织物质是一些药材细胞或不溶性的物质,如纤维素、栓皮等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中药浸出过程(重点内容,掌握) 浸出过程:浸出(萃取)过程是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 出液的全部过程,系以扩散原理为基础。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 15min 浸润一溶剂使药材润湿、进入细胞间隙,细胞膜膨胀恢复通透性: 渗透一浸提溶剂的静压力及药材毛细管作用使溶剂通过细胞膜及细胞组织 渗透到细胞内部; 条件:药材与溶剂间的亲和力>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 5min 多数药材能被极性溶剂润湿 2解吸、溶解阶段 解吸:细胞中各种成分间的亲和力解除而转入浸提溶剂中: 15min 溶解:经解吸的各种成分溶解或胶溶于溶剂中,使细胞膜内外产生浓度差和 渗透压差 3扩散阶段 原理:浓度差为动力: 细胞内高浓度的药液溶剂不断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而细胞膜外稀溶剂 不断进入细胞内,直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 5min 扩散原理表达公式:Fick's第一扩散公式: 4.置换阶段 用新鲜溶剂、低浓度浸出液置换高浓度浸出液. 提高浓度梯度,加快浸出速度 (对每个过程每个阶段中的原理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每个过程中的原理 10min 影响因素、如何相互衔接) (三人、影响浸提的主要因素: 结合该公式探讨影响浸提的因素包括: 1.药材的粉碎度(F):

理论上F大,dc/dt大,但如果F太大导致其微粉学理化性质: 2.浸提温度: 5min 3.浸提时间:以扩数达到平衡的时间t即可。太长时间会导致有效成分酶解 大量杂质溶出等 4.浓度差:增大dcdr、提高浸出效果。女注意增加浓度差的办法 10min 包括(1)搅拌 (2)更换新溶剂 (3)溶剂循环流动 (4)流动溶剂 5.浸提溶剂与压力 a)浸出方法与设备 i煎煮法:溶剂:水 10min 适用: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特点:药材最初大量浸提最常用,价廉;缺点:杂质多,易变质,提取液 要及时处理。 操作流程: ⅱ浸渍法 10min 溶剂:有机溶剂特点:静态浸出 适用:遇热易挥发,易破坏的有效成分以及粘性物质 ⅲ渗滤法 溶剂:多有机溶剂 特点:溶剂动态、良好浓度差,故浸出完全、溶剂用量少 适用:贵重、毒性、合量低的药材、流浸膏、面剂 不适用:新鲜、易膨胀药材、无组织结构者;不宜用水为溶剂 v.回流法 (重点讲解各种浸出方法的特点,选用,适用范围等;尤其是浸渍法 与渗滤法之间的区别) 四)分离:沉降分离、离心分离、滤过分离 重点掌握滤过分离的原理、影响滤过的因素 15min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液种杂质的操作。常用精制方法: 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盐析法、酸碱法、澄清剂法,透析法、萃取法 15min 注意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的操作要点,加醇方式、含醇量的计算等内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绪论(负责人:郝吉福).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作业习题(打印版)胶囊剂、滴丸剂和微丸(含参考答案).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实验教案(打印版)滴丸剂的制备.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实验课教学大纲.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理论课教学大纲.pdf
- 大连大学:医学院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大连大学: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石河子大学:《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药用植物学实验课件.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6.3 被子植物门(3/3).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6.2 被子植物门(2/3).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6.1 被子植物门(1/3).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5 裸子植物门.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4 蕨类植物.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3 苔藓.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2 地衣类植物.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1 菌类植物.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10 藻类植物.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09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ppt
- 《药用植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08 植物的器官——种子.ppt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提取液浓缩干燥.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浸出制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胶囊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胶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丸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颗粒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1.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2.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3.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4.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5.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片剂6.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其它剂型.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气雾剂及其它气溶胶制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外用膏剂.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药剂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药物制剂新技术——包合技术.pdf
- 《中西药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参考书籍PDF电子版(共两篇二十一章,主编:刘俊田).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负责人:李玉琴).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打印版,负责人:孙立彦).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药学》课程试卷习题(打印版)中药学试题(一)及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