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计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0
文件大小:790.4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计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七章计算矩阵的特征值与 特征向量

2 第七章 计算矩阵的特征值与 特征向量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经常会遇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 计算,如:机械、结构或电磁振动中的固有值问题; 物理学中的各种临界值等 ■定义:设有n阶矩阵A,若有数1及非零向量V满足方 程AV=v,则称入为A的特征值,V为属于特征值九的特 征向量 ■ 线性代数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步骤: ●计算矩阵的特征多项式:det(2I-A)=”+.+(-l)”det(A)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A-I)V=0,i=1,2,.,n ■困难:求解高次多项式的根 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经常会遇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 计算,如:机械、结构或电磁振动中的固有值问题; 物理学中的各种临界值等  定义:设有 阶矩阵 ,若有数 及非零向量 满足方 程 ,则称 为 的特征值, 为属于特征值 的特 征向量  线性代数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步骤:  计算矩阵的特征多项式: 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  困难:求解高次多项式的根 3 n A λ v Av v = λ λ A v λ det( ) ( 1) det( ) n n λ λ I A− = + +−  A ( ) , 1,2, , i A Iv 0 − == λ i n 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按求解方法的特性可以 分为: ·直接法:可用来计算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般用于稠密矩阵 ,计算代价为O()且对矩阵的元素是相对不敏感的(注意:此处的直接 法必须作迭代,因为求特征值问题等价于求多项式的根,而后者不可能 存在非迭代的方法。如果经验表明,用一个固定的送代次数收敛(几乎 )从不失败,则称该方法是直接的) ·送代法:一般只提供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一个子集的近似,一般用于稀 疏矩阵或者只适合执行矩阵一向量乘法的矩阵。为了得到几个足够精确 的特征值可能需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收敛性强烈的依赖于矩阵的元素 ■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按矩阵的对称性可以分 为: ●非对称特征值问题: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 ●对称特征值问题: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不仅内容非常丰富和优美, 而且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遇到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按求解方法的特性可以 分为:  直接法:可用来计算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般用于稠密矩阵 ,计算代价为 且对矩阵的元素是相对不敏感的(注意:此处的直接 法必须作迭代,因为求特征值问题等价于求多项式的根,而后者不可能 存在非迭代的方法。如果经验表明,用一个固定的迭代次数收敛(几乎 )从不失败,则称该方法是直接的)  迭代法:一般只提供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一个子集的近似,一般用于稀 疏矩阵或者只适合执行矩阵-向量乘法的矩阵。为了得到几个足够精确 的特征值可能需要运行足够长的时间,收敛性强烈的依赖于矩阵的元素  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按矩阵的对称性可以分 为:  非对称特征值问题: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  对称特征值问题: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不仅内容非常丰富和优美, 而且在实际问题中经常遇到 4 3 O n( )

暴法 ■ 在实际问题中,矩阵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往往起重要的 作用,譬如矩阵的谱半径决定了送代矩阵是否收敛 ■ 幂法:计算接模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的数值方 法 ■要求:矩阵A具有完备的特征向量条,即A有个线性 无关的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常遇到的实对称矩 阵或具有个互不相同特征值的矩阵就具有这种性质 5

幂法  在实际问题中,矩阵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往往起重要的 作用,譬如矩阵的谱半径决定了迭代矩阵是否收敛  幂法:计算按模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的数值方 法  要求:矩阵 具有完备的特征向量系,即 有 个线性 无关的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常遇到的实对称矩 阵或具有 个互不相同特征值的矩阵就具有这种性质 5 A A n n

景法 ■设矩阵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下: 特征值:2≥22.≥2 A是非亏损的,即特征值的几 何重数等于代数重数 特征向量:V1,V2,.,V 幂法可以求入,V1 ■ 基本恩想:不断利用矩阵向量乘法,分析得到的向量 序列,计算出矩阵按模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 ■ 取初值x),做迭代 x(k+1)=Ax(k) x(ktI)=Akx(),x(0)=ajV:+azV2+.+aVn →x+=A(CY1+2V2+.+CVn) =aAV1+a2AV2+.+a.A v =aV1+a23V2+.+anvm 6

幂法  设矩阵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下: 特征值: 特征向量: 幂法可以求  基本思想:不断利用矩阵向量乘法,分析得到的向量 序列,计算出矩阵按模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特征向量  取初值 ,做迭代 6 A λλ λ 1 2 ≥ ≥≥  n 1 2 , n vv v  1 1 λ , v ( 1) ( ) ( 1) (0) (0) 11 2 2 ( 1) 11 2 2 112 2 11 1 2 2 2 , ( ) k k k k n n k k n n kk k n n kk k nn n αα α αα α αα α αλ αλ αλ + + + = ⇒ = = + ++ ⇒ = + ++ = + ++ = + ++ x Ax x Ax x v v v x Av v v Av Av Av vv v     (0) x 是非亏损的,即特征值的几 何重数等于代数重数 A

景法 ■情形1:若2>2.≥,则有 qg.经jo a0-g yk-→0 ≈xk+/x) V1≈xk+ 收敛速度取决于: 12 7

幂法  情形1:若 ,则有 收敛速度取决于: 7 λ1 > λ2 ≥≥ λn ( ) ( ) ( ) 2 1 11 2 2 1 1 ( ) 1 11 1 ( 1) 1 1 11 ( 1) ( ) 1 ( 1) 1 0 , / k k k k n n n k k k k k k k k λ λ λα α α λ λ λ α α λ α 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v v v x v x v x x v x  2 1 | | | | λ λ

景法 情形2:若2=>2≥.≥2nb2=-入 对(r+经 a≠0→x≈2*(aY,+(-1)aY2,k→0 ☐其它情形. 8

幂法  情形2:若  其它情形. 8 1 2 3 1 2 λ = λ > λ ≥≥ λn ,λ = −λ ( ) ( ( ) ) ( ) 1 11 2 2 1 ( ) 1 1 11 2 2 (2 2) (2 ) 2 ( 1) ( ) 1 1 1 (2 1) (2 1) 2 ( 1) ( ) 1 2 1 1 0 1 , / , / k k k k n n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λ λα α α λ α λα α λ λ λ 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vv v xvv x x vx x x x vx x 

景法 ■在法中,我们构造的序列 可以看出,当k→+0 x(4)2 0,21 ■ 为避免x分量过大(上溢)或过小(下溢),在实际 运算中采用规范运算: x&+》=Ay yD=x/小 9

幂法  在幂法中,我们构造的序列 可以看出,当  为避免 分量过大(上溢)或过小(下溢),在实际 运算中采用规范运算: 9 ( ) 2 1 11 2 2 1 1 k k k k n n n λ λ λα α α λ λ     = + ++         xv v v  ( ) 1 1 0 , 1 , 1 k λ λ   x k → +∞ ( 1) ( ) ( 1) ( 1) ( 1) / k k kkk + +++ ∞  =   =  x Ay yxx ( ) k x

幂法 ■不难发现: y=Ay-/小kL。==A5y/(2小kL) y1=1 ■从而有 y()=A'y(o)A'yo y)= 10

幂法  不难发现:  从而有 10 ( ) ( ) ( 1) ( ) (0) ( ) (1) ( ) / / 1 k kk k k k − ∞ ∞ ∞ ∞  = = =    =  y Ay x A y x x y   ( ) (0) (0) / kk k ∞ y Ay Ay = 2 1 11 2 2 1 1 ( ) 2 1 11 2 2 1 1 k k k n n n k k k k n n n λ λ λα α α λ λ λ λ λα α α λ 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v v y vv v  

景法 ■情形1:若2>≥.≥2,则有 20,则{y}收敛,≈小x+L,V1≈y B)若<0,则{y2{y2+}分别收敛于互为反号的向 量,≈-小k+,Y≈y 11

幂法  情形1:若 ,则有 A) 若 ,则 收敛, B) 若 ,则 分别收敛于互为反号的向 量, 11 λ1 > λ2 ≥≥ λn ( ) ( ) 1 1 1 1 1 ( ) 1 11 ( ) 1 11 1 1 1 1 1 , 0 , 0 k k k k α λ λ α α λ α α λ α ∞ ∞ ∞  ±   v v v y y v v v ( 1) () () 1 ( 1) ( ) 1 1 k kk k k λ λ λ + + ∞ ∞ = = = ≈ x Ay y x y λ1 > 0 ( ) { }k y ( 1) ( ) 1 1 , k k λ + ∞ ≈ ≈ x vy λ1 < 0 (2 ) (2 1) { }{ } k k+ y y , ( 1) ( ) 1 1 , k k λ + ∞ ≈ − x vy ≈

共3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