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第七章 道路定线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25
文件大小:4.7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一、纸上定线(1) 二、实地定线(1) 三、曲线定线方法(2) 四、航测及CAD(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路规划与几何设计 同大学交适西输学

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第七章道路定线 本章主要内容(2次课) 纸上定线(1 实地定线(1) 三、曲线定线方法(2) 四、航测及CAD(2) 设计任务:在选线布局完成后的“走廊”内根据既定的技术标 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从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考 虑具体的定出合理的路线

本章主要内容(2次课): 一、纸上定线(1) 二、实地定线(1) 三、曲线定线方法(2) 四、航测及CAD(2) 第七章道路定线 设计任务:在选线布局完成后的“走廊”内根据既定的技术标 准和路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从平、纵、横三方面综合考 虑具体的定出合理的路线

纸上定线 适用情况 1路线等级高,地形复杂的二阶段测设或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的 一阶段测设。 2.有大比例尺地形图 基本步骤 1定控制点,安排线位 2.放坡 1)工具一圆规 (2)原理:二维平面等高线 (3步骤 3.调整坡度线→导向线 4穿线交点(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5量偏角(或计算 6.敷设曲线7钉桩量距 8.纵断面高程读取9.横断面读取

一、纸上定线 适用情况 1.路线等级高,地形复杂的二阶段测设或纸上定线实地定线的 一阶段测设。 2.有大比例尺地形图 基本步骤 1.定控制点,安排线位 2.放坡 ⑴工具—圆规 ⑵原理:二维平面等高线 ⑶步骤 3.调整坡度线→导向线 4.穿线交点(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5.量偏角(或计算) 6.敷设曲线 7.钉桩量距 8.纵断面高程读取 9.横断面读取

定控制点,安排线位 放坡 (1)工具一圆规 (2)原理:二维平面等高线 (3步骤 B 260 Mm h

定控制点,安排线位 放坡 ⑴工具—圆规 ⑵原理:二维平面等高线 ⑶步骤 i h l

调整坡度线→导向线 穿线交点(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量偏角(或计算) 敷设曲线 钉桩量距 纵断面高程读取 横断面读取

调整坡度线→导向线 穿线交点(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量偏角(或计算) 敷设曲线 钉桩量距 纵断面高程读取 横断面读取

二、实地定线 适用情况 1线位明确 2路线等级不高的阶段测设。 基本步骤 1分段安排路线—根据选线结果定岀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 案 2.放坡 3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 4穿线交点,定出交角点(打木桩) 5测角:(1)测偏角2)测视距(3)打转点 6中桩:(1)曲线设计(2)中桩丈量钉桩(3曲线敷设 7.水准测量 8横断面测量

二、实地定线 适用情况 1.线位明确 2.路线等级不高的阶段测设。 基本步骤 1.分段安排路线—根据选线结果定出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 案。 2.放坡 3.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 4.穿线交点,定出交角点(打木桩) 5.测角:⑴测偏角⑵测视距⑶打转点 6.中桩:⑴曲线设计⑵中桩丈量钉桩⑶曲线敷设 7.水准测量 8.横断面测量

分段安排路线 根据选线结果定岀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案,拟订路线轮廓 方案。 放坡 (1)控制坡度 ①按平均坡度放坡5.0~5.5%。一对整个路线起控制作用。 ②放真坡:按真实纵断面放坡。 (2)放坡工具—花杆、手水准。10=1.75%30=5.25% 052=5 水推器 手水准 耳 魂线 B y刻度盘 读数横丝 折光镜 气

分段安排路线 根据选线结果定出控制点,逐段确定路线方案,拟订路线轮廓 方案。 放坡 ⑴控制坡度 ①按平均坡度放坡5.0~5.5%。—对整个路线起控制作用。 ②放真坡:按真实纵断面放坡。 ⑵放坡 工具——花杆、手水准。1 0=1.75% 30=5.25% 2 052=5%

放坡原理 他杆 手水准1 h2 B 3 12 a=3

i1 i2 h2 h1 放坡原理

放坡步骤 手水准定好角度-指挥另一人跑-插旗-得到导向线 放坡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放坡者要有距离的概念和实地测定距离的能力 测距法 a.目估法 b.用手水准读视距 C.用花杄量距 d.步测 ②放坡者要有线型的概念 a.合成坡 b.沟、山嘴的跨越 ③要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长短坡、大小坡结合

放坡步骤 手水准定好角度-指挥另一人跑-插旗-得到导向线 放坡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放坡者要有距离的概念和实地测定距离的能力。 测距法: a.目估法 b.用手水准读视距 c.用花杆量距 d.步测 ②放坡者要有线型的概念 a.合成坡 b.沟、山嘴的跨越 ③要根据地形、地质情况,长短坡、大小坡结合

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 B B B B 并当 坡度点(A) B 最合适的路中心点(B) ⊙转角点(JD): 点、进,器对置

调整坡度线产生导向线

共2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