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

第三章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 3-1内燃机零件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 内燃机上的零件通常是在内燃机总体尺寸限定的情况 下进行设计的,零件的强度计算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 彝翔贪盘薰然墾艺务鑫家猴籍的重侯滨,世是远 为了对零件进行强度计算,必须提供零件所承受负荷 的性质与大小。,对肉燃机来说,某些零件不仅承受机械负 荷而且还承受热负荷。 因此这种零件上的应力是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叠加。 对于一些重要的零件,除了进行强度计算外,还要进行强 度模拟实验。 目前,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是在 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仅应用材料力学提供的概 和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应角弹惟力学的概念和公式。如 窠考蓊蒸态男的还姜甯传熟攀率碧关鐘论。公 有限元法是目前零件强度计其中最广泛采用的方法
第三章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 3-1内燃机零件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 内燃机上的零件通常是在内燃机总体尺寸限定的情况 下进行设计的,零件的强度计算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 是确定零件形状和尺寸参数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也是选 择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等的基本依据。 为了对零件进行强度计算,必须提供零件所承受负荷 的性质与大小。对内燃机来说,某些零件不仅承受机械负 荷而且还承受热负荷。 因此这种零件上的应力是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叠加。 对于一些重要的零件,除了进行强度计算外,还要进行强 度模拟实验。 目前,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是在 弹性变形的范围内进行的,所以仅应用材料力学提供的概 念和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应用弹性力学的概念和公式。如 果考虑到热应力,还要应用传热学中的有关理论。 有限元法是目前零件强度计其中最广泛采用的方法

工艺特点 负荷及转速 结构、尺寸 材料性能数据 改进设计 由零件强度计算得到危险点附近 更换材料 的应力幅、平均应力和应力梯度 或进行强化 否 按疲劳强度考核判定延否 其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是 试制 实际考核 定型 图3一1零件强度计算在内燃机研制中的驰位

3-2弹性力学基本公式 描述均匀、连续、各向同 性弹性体的位移、应变、应力 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它们与外负 荷之间的关系
3-2 弹性力学基本公式 描述均匀、连续、各向同 性弹性体的位移、应变、应力 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它们与外负 荷之间的关系

、一点应力状态 ·九个应力分量 ·正应力 剪应力:,第一个脚标表示剪应力作 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脚标表 示剪应力的指向。 剪应力互等定理 九个应力分量中只有六个是不同的。x 应力的正负号:,正应力以拉为正, Ox 压为负。剪应力,若其作用截面的 外法线与某一坐标轴方向相同,二其 应力就以沿坐标轴的正方向为正, 羹标地要反的養翳 {o}= 6 应力就苡沿坐标轴货方尚为正,沿 坐标轴正方向为负
一、一点应力状态 • 九个应力分量 • 正应力 • 剪应力:第一个脚标表示剪应力作 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第二个脚标表 示剪应力的指向。 • 剪应力互等定理 • 九个应力分量中只有六个是不同的。 • 应力的正负号:正应力以拉为正, 压为负。剪应力,若其作用截面的 外法线与某一坐标轴方向相同,其 应力就以沿坐标轴的正方向为正, 沿坐标轴的负向为负;对于外法线 与某一坐标轴方向相反的截面其剪 应力就以沿坐标轴负方向为正,沿 坐标轴正方向为负。 x y z xy yz zx =

二、应变位移方程 。 弹性体沿着x、y、2方向的变形,可以分别用u、y、w三 个位移分量表示,在小变形的情况下,应变位移关系是线 性的。 ·任一点的应变状态→九个应变分量,即三个正应变和六个 剪应变 au ou Exx-Ex- .6-6y=a ax 2,6=8:= 8z 10+x 6w=8m=2w=20 auy 1 6== 2 =2a 1 x=Ex2- oux 2 ax
二、应变位移方程 • 弹性体沿着x、y、z方向的变形,可以分别用u、v、w三 个位移分量表示,在小变形的情况下,应变位移关系是线 性的。 • 任一点的应变状态→九个应变分量,即三个正应变和六个 剪应变 z u y u x u z z z z y yy y x xx x = = = = = = , , ( ) 2 1 2 1 x u y ux y xy yx xy + = = = ( ) 2 1 2 1 z u y uz y yz z y yz + = = = ( ) 2 1 2 1 z u x uz x z x xz xz + = = =

+器d 应变符号规定: 8 正应变或线应变 B 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剪应变或切应变(8,8,6) 夹角减小为正,增大为负: dx 图3-3微元休剪应变示意图 Yn=ga+gB≈a+B=u+ dy dx
应变符号规定: 正应变或线应变 ( ): 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剪应变或切应变( ): 夹角减小为正,增大为负; x y xy u u tg tg y x = + + = + , , xxx , , xy yz zx

1 Ex 2 {= {e} 。二 L
1 2 j i ij j i V V x x = + x y z xy yz zx u x v y w z u v y x v w z y w u x z = = + + + x y xy u x v y u v y x = = +

三、应力-应变方程 应力表示本构方程 E=2a,-o,+o,】=+0-o1 ,-4o,+a】=E【I+0o,-O] 1 E E E. lo. (a,+o,】=E[1+Wa:-O] G •E为弹性模量 •G为剪切弹性模量 Y G ·“为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 Yx G E G- 2(1+)
三、应力-应变方程 应力表示本构方程 1 1 [ ( )] [(1 ) ] 1 1 [ ( )] [(1 ) ] 1 1 [ ( )] [(1 ) ] x x y z x y y x z y z z x y z xy xy yz yz xz xz E E E E E E G G G = − + = + − = − + = + − = − + = + − = = = •E为弹性模量 •G为剪切弹性模量 • 为横向变形系数——泊松比 2(1 ) E G = +

泊松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力学家
泊松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力学家

应变-应力 {o}=[D]{&} 对 1-4 41 1-4 1-4 (DI= E(1-4) 1+41-2)) 0 00 1-24 称 21-4)) 0 00 1-2u 0 21-4) 0 00 1-24 21-4)
应变-应力 1 1 1 1 1 1 (1 ) [ ] 1 2 (1 )(1 2 ) 0 0 0 2(1 ) 1 2 0 0 0 0 2(1 ) 1 2 0 0 0 0 0 2(1 ) E D − − − − = − + − − − − − − 对 称 { } [ ]{ } = D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共十一章,完整讲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试制过程、内燃机的一般设计方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要求、设计指标与一般设计方法.ppt
- 《内燃机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十三章,主编:杨连生).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四篇十五章,主编:吴兆汉).pdf
- 天津大学出版社:《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十四章,主编:万欣、林大渊).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一章,主讲教师:郭鹏江).doc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活塞组设计.ppt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身边的传热学问题.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辐射传热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热传导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对流传热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 气-气热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oc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曲轴组与轴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内燃机的总体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5-5.7).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1-5.4).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连杆组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内燃机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1-4.2).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7-4.11).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七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五章 连杆组的设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八章 配气机构与驱动机构.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六章 曲轴组与轴承.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四章 活塞组的设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一章 内燃机设计总论.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三章 内燃机的平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二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doc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配气机构.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Engine(车辆、交通).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inciples(热能与动力工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