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

第三节活塞连杆组 第1道气环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组成 2第2道气环 一、活塞 3 组合油环 1、作用:(1)构成燃烧室;.(2)传递动力。 2、要求:(1)活塞质量小:往复惯性力小; 活塞销 (2)热膨胀系数小:冷态装配间隙小,减轻敲缸现象; (3)导热性好:减轻热负荷,第一道环槽不易积碳,活塞 顶不易热裂; . 一5活塞 (4)耐磨:环槽不易磨损,裙部不易磨损; (5)耐高温:高温时机械强度不会下降太多; . 6连杆 (6)足够的刚度和强度:a、销座不会弯曲变形;. 7 连杆螺栓 3、材料与工艺: b、活塞顶不会压碎。. (1)材料:a、共晶铝硅合金(铸铝、锻铝);. (质量小,导热性好,适用于一般发动机). 8 连杆轴 b、组合式:上半部用钢,下半部用铝合金, 瓦 沉头螺栓连接。. 9连杆盖 1、刚度好,高温强度高;. 仅适用于极少数大 2、热膨胀系数低,配缸间隙小;“功率强化柴油机 3、耐磨(环槽);. 图2-19活塞连杆组 4、质量居中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组成. 图2-19 活塞连杆组 第1道气环 第2道气环 组合油环 活塞销 活塞 连杆 连杆螺栓 连杆轴 瓦 连杆盖 1、作用:(1)构成燃烧室;. 2、要求:(1)活塞质量小:往复惯性力小;. 3、材料与工艺: a、共晶铝硅合金(铸铝、锻铝);. (质量小,导热性好,适用于一般发动机). b、组合式:上半部用钢,下半部用铝合金, 沉头螺栓连接。. 1、刚度好,高温强度高;. 仅适用于极少数大 功率 强化柴油机 一、活塞 (2)传递动力。. (2)热膨胀系数小:冷态装配间隙小,减轻敲缸现象;. (6)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3)导热性好:减轻热负荷,第一道环槽不易积碳,活塞 顶不易热裂;. (4)耐磨:环槽不易磨损,裙部不易磨损;. (5)耐高温:高温时机械强度不会下降太多;. a、销座不会弯曲变形;. b、活塞顶不会压碎。. (1)材料: 2、热膨胀系数低,配缸间隙小;. 3、耐磨(环槽);. 4、质量居中

(2)工艺: a、铸造:质量大,加工工序多;. b、锻造:居中; c、模锻:质量小,加工少。. 4、 结构特点:(1)基本结构:由顶部、头部、裙部组成(图2-18所示)。 2 活塞销 活塞销卡环 VVN4NPP7FFJF2711174182F22122* 3 活塞销座 图2一20活塞结构 1一活塞顶部;.2活塞头部;. 3一活塞裙部
(2)工艺: a、铸造:质量大,加工工序多;. 4、结构特点: 图2—20 活塞结构 活塞销座 活塞销 活塞销卡环 b、锻造:居中;. c、模锻:质量小,加工少。. (1)基本结构:由顶部、头部、裙部组成(图2-18所示)。 1—活塞顶部;. 2—活塞头部;. 3—活塞裙部

a、顶部:组成燃烧室,易热裂、压碎,要求加工应光洁,材料应阻热。. 1)平顶:吸热面积小,制造工艺简单(四冲程汽油机). 2)凸顶: 刚性好、强度高,但吸热面积大,难加工 (二冲程汽油机,凸顶有利于扫气) 3)凹顶:一般适用于车用直喷式柴油机,如O形、四角形燃烧室。 但有的汽油机如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动机的活塞顶是凹顶,主要为减少 往复惯性质量,改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有时可用来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 (a)平顶 (b)凹顶 (c)凸顶 图2-20活塞顶形状
a、顶部: 1)平顶: (a)平顶. (b)凹顶. (c)凸顶. 图2-20 活塞顶形状 组成燃烧室,易热裂、压碎,要求加工应光洁,材料应阻热。. 但有的汽油机如桑塔纳2000GSI轿车AJR发动机的活塞顶是凹顶,主要为减少 往复惯性质量,改善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有时可用来调节发动机的压缩比。 吸热面积小,制造工艺简单(四冲程汽油机). 2)凸顶:刚性好、强度高,但吸热面积大,难加工 (二冲程汽油机,凸顶有利于扫气). 3)凹顶: 一般适用于车用直喷式柴油机,如形、四角形燃烧室

b、头部:油环槽以上部分。其主要作用是: 1)承受燃气压力,并传给连杆(说明包括活塞销座);. 2)与活塞环一起实现气缸的密封;,. 3)将活塞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导给气缸体。. 其主要结构特点是: 1)活塞内腔呈流线型,由到活塞顶的最小厚度δ逐渐扩大,并使活塞头部 第一道环槽处于活塞内腔最低位置之上,目的是使活塞顶吸收的热量平 均分摊给各道活塞环,避免第一道活塞环过热;. 2)有的汽油机的活塞在第一道环槽上面,切出一道较环槽窄的隔热槽,隔 断传给第一道活塞环的热流通路,迫使热流方向折转,目的同上; 3)热负荷较高的汽油机活塞一般在第一道 环槽内镶铸耐热材料奥氏体铸铁制造的 护圈,因为第一道环槽温度高,铝合金 材料硬度大幅下降,易磨损,导致燃气 泄漏和窜机油。 4)四冲程汽油机一般2-3道气环,1道油 环,最低一道油环槽内转有许多径向 小孔,气缸壁上多余机油刮下后,经 图2-21活塞环槽护圈 过这些小孔流回油底壳。 (a)一道护圈(b)二道护圈
3)热负荷较高的汽油机活塞一般在第一道 环槽内镶铸耐热材料奥氏体铸铁制造的 护圈,因为第一道环槽温度高,铝合金 材料硬度大幅下降,易磨损,导致燃气 泄漏和窜机油。. 图2-21 活塞环槽护圈 (a)一道护圈(b)二道护圈 4)四冲程汽油机一般2-3道气环,1道油 环,最低一道油环槽内转有许多径向 小孔,气缸壁上多余机油刮下后,经 过这些小孔流回油底壳。 b、头部:油环槽以上部分。其主要作用是: 1)承受燃气压力,并传给连杆(说明包括活塞销座);. 2)与活塞环一起实现气缸的密封;. 3)将活塞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导给气缸体。. 其主要结构特点是: 1)活塞内腔呈流线型,由到活塞顶的最小厚度 逐渐扩大,并使活塞头部 第一道环槽处于活塞内腔最低位置之上,目的是使活塞顶吸收的热量平 均分摊给各道活塞环,避免第一道活塞环过热;. 2)有的汽油机的活塞在第一道环槽上面,切出一道较环槽窄的隔热槽,隔 断传给第一道活塞环的热流通路,迫使热流方向折转,目的同上;

c、裙部:油环槽底面至活塞底端的外圆柱表面。其主要作用是: 1、活塞往复直线运动导向(说明裙部长度不能过短,否则活塞运动时摆头); 2、承受侧压力(说明裙部应有一定的刚度和承压面积)。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裙部的变形: 1、机械变形:燃气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导致销座弯曲变形,裙部挤压变形; 2、热变形:销座附近金属堆积,受热后热膨胀量大。 结论: (a) (2 机械变形和热变 形均使得裙部断面 弯曲变形 挤压变形 变成长轴沿活塞销 方向的椭圆。 (c) C) 销座热变形 T 裙部综合变形 图2-22活塞裙部的椭圆变形
1、活塞往复直线运动导向(说明裙部长度不能过短,否则活塞运动时摆头);. 2、热变形:销座附近金属堆积,受热后热膨胀量大。. 机械变形和热变 形均使得裙部断面 变成长轴沿活塞销 方向的椭圆。 ( a ) 弯 曲 变 形 ( b ) 挤 压 变 形 ( c ) 销 座 热 变 形 ( d ) 裙 部 综 合 变 图2-22 活塞裙部的椭圆变形 形 c、裙部: 油环槽底面至活塞底端的外圆柱表面。其主要作用是: 2、承受侧压力(说明裙部应有一定的刚度和承压面积)。. 发动机工作时活塞裙部的变形: 1、机械变形:燃气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导致销座弯曲变形,裙部挤压变形;. 结论:

冷态敲缸现象: 活塞装配时应留有间隙。 冷态装配间隙若无或过小,则由于 活塞工作时的机械变形和热变形时裙部 直径增大,容易拉伤气缸壁(又称拉 缸),轻则造成漏气、窜机油,重则活 塞卡死。. 由于冷态装配间隙的存在,. 活塞工作时侧压力方向的交替变化,活 塞越过上止点时,时而是活塞的次推力 面侧贴紧气缸壁(压缩行程时贴紧气缸 壁的一侧),时而是活塞的主推力面侧 (a)活塞销对中布置 贴紧气缸壁(作功行程时贴紧气缸壁的 一侧),形成金属敲缸声音,加刷裙部 磨损。显然,发动机冷车时敲缸现象严 重
冷态敲缸现象: (a)活塞销对中布置 冷态装配间隙若无或过小,则由于 活塞工作时的机械变形和热变形时裙部 直径增大,容易拉伤气缸壁(又称拉 缸),轻则造成漏气、窜机油,重则活 塞卡死。. 活塞工作时侧压力方向的交替变化,活 塞越过上止点时,时而是活塞的次推力 面侧贴紧气缸壁(压缩行程时贴紧气缸 壁的一侧),时而是活塞的主推力面侧 贴紧气缸壁(作功行程时贴紧气缸壁的 一侧),形成金属敲缸声音,加剧裙部 磨损。显然,发动机冷车时敲缸现象严 重。 活塞装配时应留有间隙。. 由于冷态装配间隙的存在

减轻冷态敲缸现象的主要结构措施: ()活塞销偏置: 偏向主推力面侧1~2mm: 可使活塞越过上止点之前 就完成推力面侧的换向, 避免峰值压力时刻过渡, 因而可以减轻敲缸现象, 但增加了裙部尖角处的磨 损,常见于汽油机。. (2)减少冷态装配间隙: 通过改进结构措施,制成 反椭圆裙部断面,牵制裙部 工作时的热变形,从而在保 证活塞工作时不拉缸的前提 (b)活塞销负偏置 图2-23 下减小活塞配缸间隙,减轻 活塞销偏置时的工作情况 发动机冷车敲缸现象
偏向主推力面侧1~2mm, 可使活塞越过上止点之前 就完成推力面侧的换向, 避免峰值压力时刻过渡, 因而可以减轻敲缸现象, 但增加了裙部尖角处的磨 损,常见于汽油机。. (b)活塞销负偏置 图2-23 活塞销偏置时的工作情况 减轻冷态敲缸现象的主要结构措施: (1)活塞销偏置: 通过改进结构措施,制成 反椭圆裙部断面,牵制裙部 工作时的热变形,从而在保 证活塞工作时不拉缸的前提 下减小活塞配缸间隙,减轻 发动机冷车敲缸现象。 (2)减少冷态装配间隙:

裙部的结构特点: (1)裙部横断面呈反椭圆形: 活塞裙部加工成短轴沿 活塞销方向,但注意椭圆度 不可过大,否则活塞上下运 动时因棱缘负荷过大易拉伤 气缸壁;. (2)沿高度方向呈上小下大的 (a (b) 圆锥形:上热下冷: 。 (3)裙部次推力面侧 开“T"形槽或“门形 次推力面侧开横向隔热 直槽(油环槽内,兼做泄 油槽)和纵向膨胀补偿斜 槽(避免拉伤气缸壁); (d) (e)
次推力面侧开横向隔热 直槽(油环槽内,兼做泄 油槽)和纵向膨胀补偿斜 槽(避免拉伤气缸壁); ( a ) ( b ) ( c ) ( d ) ( e ) 裙部的结构特点 : ( 1 )裙部横断面呈反椭圆形 :. 活塞裙部加工成短轴沿 活塞销方向,但注意椭圆度 不可过大,否则活塞上下运 动时因棱缘负荷过大易拉伤 气缸壁;. ( 2 )沿高度方向呈上小下大的 圆锥形 :上热下冷;. ( 3 )裙部次推力面侧 开“T”形槽或“ ”形 槽:

(4)销座附近裙部凹陷0.5~1.0mm: 减少此处金属堆积,以减少热变形:. (5)双金属活塞: 销座内侧镶铸热膨胀系数极低的恒范钢片,牵制此处热变形; (6)拖板式裙部: 活塞销座下方挖去大块金属,以减轻往复惯性质量,避免下 止点时活塞裙部下端与曲轴平衡重相碰,并且可使裙部富有弹 性,补偿热变形。 B-B (g) (h) (f) 图2-24活塞裙部的不同形状和结构
活塞销座下方挖去大块金属,以减轻往复惯性质量,避免下 止点时活塞裙部下端与曲轴平衡重相碰,并且可使裙部富有弹 性,补偿热变形。 (f) (g) (h) 图2-24 活塞裙部的不同形状和结构 (4)销座附近裙部凹陷0.5~1.0mm: 减少此处金属堆积,以减少热变形;. 销座内侧镶铸热膨胀系数极低的恒范钢片,牵制此处热变形;. (5)双金属活塞: (6) 拖板式裙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活塞组设计.ppt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身边的传热学问题.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辐射传热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热传导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对流传热总结.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9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复习题解答).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 气-气热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 铂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 角系数的几何法测量.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 大容器内水的饱和沸腾曲线测定.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 水平管外自然对流传热实验.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 空气横掠圆管强制对流传热实验.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 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一章,主讲教师:郭鹏江).doc
- 天津大学出版社:《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十四章,主编:万欣、林大渊).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四篇十五章,主编:吴兆汉).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十三章,主编:杨连生).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要求、设计指标与一般设计方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试制过程、内燃机的一般设计方法.ppt
- 吉林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共十一章,完整讲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曲轴组与轴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内燃机的总体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5-5.7).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1-5.4).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连杆组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内燃机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1-4.2).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7-4.11).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七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五章 连杆组的设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八章 配气机构与驱动机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