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7-4.11)

回顾:活塞上总作用力P的分解与传递 P P:(P N
N’ 回顾:活塞上总作用力PΣ的分解与传递

4-7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作用在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力和力矩与中心曲柄 连杆机构的区别: 往复惯性力的区别在于加速度不同 旋转惯性力与气体作用力,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与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没有区别
作用在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力和力矩与中心曲柄 连杆机构的区别: 往复惯性力的区别在于加速度不同 旋转惯性力与气体作用力,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与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没有区别。 4-7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曲轴偏心和活塞销 偏心时,反扭矩都 多了一个力偶矩 Pge, 即反扭矩 MN-(NA+P:e)
曲轴偏心和活塞销 偏心时,反扭矩都 多 了 一 个 力 偶 矩 Pg e,即反扭矩 MN=-(NA+Pg e)

4-8主副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Be 层 Ke (B+y-Ve-Be) =(B-一) 法向
4-8主副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

正反转力与力矩的区别 A sin(8-月e-中】 0.4F cosp. 0.2 y 0 r 50100150200250300360a B -0.2 反转 正转 0,4 *0.6 图4-26主刷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正反转示意图 4-2712y1B1柴油枫s:n(6-,一)/cosB。 的变化曲线
正反转力与力矩的区别

4-9作用在曲轴轴颈和轴承上的力 为了分析轴承副的工作状况,必须知道轴颈(轴承) 载荷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变化情况。 轴承、轴颈载荷图不同
为了分析轴承副的工作状况,必须知道轴颈(轴承) 载荷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变化情况。 轴承、轴颈载荷图不同。 4-9作用在曲轴轴颈和轴承上的力

一 曲柄销载荷的极坐标图 R.-Z+T+P 沿连 沿连 杆作 连杆换 解 算到连 的 K 杆大头 的 质量的 切向 旋转惯 性力 力 K Rs
一曲柄销载荷的极坐标图 沿连 杆作 用力K 分解 的径 向力 沿连 杆作 用力 K分 解的 切向 力 连杆换 算到连 杆大头 质量的 旋转惯 性力

动坐标系Z一O2一T固定在曲柄上,随曲柄旋转。 作图方法: 02 (1)自曲柄销中心0沿着Z轴的负方向量取00,等于 P的大小,得Z一O2一T动坐标系的原点02: (2)分别沿竖直方向(径向)和水平方向(切向)绘 制各个曲柄转角下的Z和T力,并自中心O引向T、Z合力 端点的封闭向量,则得到R力; (3)将各个曲柄转角的合力的端点顺序连接起来,即 可得曲柄销载荷极坐标图。 1+Z 作用点:R力的延长线与曲柄圆周表面的交点A。 作用角;R力与T轴的夹角即是R,力的作用角
动坐标系Z-O2-T固定在曲柄上,随曲柄旋转。 作图方法: (1)自曲柄销中心O1沿着Z轴的负方向量取O1O2等于 Pc的大小,得Z-O2-T动坐标系的原点O2; (2)分别沿竖直方向(径向)和水平方向(切向)绘 制各个曲柄转角下的Z和T力,并自中心O1引向T、Z合力 端点的封闭向量,则得到Rs力; (3)将各个曲柄转角的合力的端点顺序连接起来,即 可得曲柄销载荷极坐标图。 作用点:Rs力的延长线与曲柄圆周表面的交点A。 作用角;Rs力与T轴的夹角即是Rs力的作用角

PrPr: P红 PN PN

2 2 07209 30.609 480 2409 180 90 03 +T 3909 t7 (a) (b) 图4-29曲柄销载荷图 (α)柴油机曲柄销载荷图;(b)汽油机曲柄销载荷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4.1-4.2).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内燃机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连杆组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1-5.4).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5.5-5.7).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内燃机的总体设计.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曲轴组与轴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ppt
- 吉林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共十一章,完整讲稿).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试制过程、内燃机的一般设计方法.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内燃机的设计要求、设计指标与一般设计方法.ppt
- 《内燃机设计》课程书籍教材PDF电子版(共十三章,主编:杨连生).pdf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四篇十五章,主编:吴兆汉).pdf
- 天津大学出版社:《内燃机设计》课程教材书籍PDF电子版(共十四章,主编:万欣、林大渊).pdf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一章,主讲教师:郭鹏江).doc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 第三节 活塞连杆组.ppt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活塞组设计.ppt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身边的传热学问题.doc
- 《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辐射传热总结.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七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五章 连杆组的设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八章 配气机构与驱动机构.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六章 曲轴组与轴承.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四章 活塞组的设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一章 内燃机设计总论.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三章 内燃机的平衡.doc
- 《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二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doc
- 山东理工大学:《内燃机设计》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配气机构.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Engine(车辆、交通).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inciples(热能与动力工程).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授课教案 Principle of Engine.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试验指导书.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名词解释.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英汉单词对照表.doc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发动机台架试验解说.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发动机的特性.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内燃机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发动机的排气涡轮增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