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考试6

考试6 1X、γ线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2氧化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3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4乙醇杀菌机理是什么?其最佳杀菌浓 度是多少? 5青霉素的抗菌机理是什么? 6直接计数法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具 体方法?
考试6 1.X、γ射线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2.氧化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 3.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4.乙醇杀菌机理是什么?其最佳杀菌浓 度是多少? 5.青霉素的抗菌机理是什么? 6.直接计数法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具 体方法?

4.比浊计数法 n浊细菌悬浮液的浊度 细菌不完全透光,一定范围内菌溶液的混浊度与 菌数量成正比
4.比浊计数法 浊——细菌悬浮液的浊度 细菌不完全透光,一定范围内菌溶液的混浊度与 菌数量成正比

(1)制标准曲线(ODNo) 分光光度法测 浊度仪 浊度 2 3 或721 其他细菌计数法 细菌数量 10100100分光 度仪 细菌数量 制标准曲线 菌液浊度 0(2)测菌液浊度,查图表得出细菌数量
(1)制标准曲线(OD~No) (2)测菌液浊度,查图表得出细菌数量 分光光度法测 浊度 1 2 3 4 其他细菌计数法 细菌数量 10 100 1000 10000 个/mL 细菌数量 制标准曲线 菌液浊度 浊度仪 或721 分光光 度仪

(二)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提问:前述方法中计数的不都是活菌,如何分辨菌死活? 繁殖 口提问:细菌繁殖的可见现象是什么? 产生菌落(固体培养基培养)、菌液混浊(液体培养基培养) 0计数原理:一个细菌可繁殖成一个菌落或一群细菌 缺点;慢 分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
(二)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提问:前述方法中计数的不都是活菌,如何分辨菌死活? 繁殖 提问:细菌繁殖的可见现象是什么? 产生菌落(固体培养基培养)、菌液混浊(液体培养基培养) 计数原理:一个细菌可繁殖成一个菌落或一群细菌. 缺点:慢 分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

01.稀释平板计数法一固体培养法 第一·苗她释 混合 菌样被 无菌水 不同稀 M-o 释倍率 原平板 培养图 得到不同 稀释度 (10x 10 04 菌液
无菌水 1. 稀释平板计数法—固体培养法 第一步:菌样巧妙稀释 1mL 混合 1mL 混合 9mL 10mL 1 : 10-1 10-1 : 10-2 10-2 10-3 10-4 10-5 得到不同 稀释度 (10-x) 菌液 菌样被 无菌水 不同稀 释倍率 后平板 培养图

第二步:接种平板 各取1ml,均匀涂布于 -5 冷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或 10 与温热液态固体培养基 混合冷却。 第三步:培养 每一个细菌会生成一个 菌落 稀释度 量太少 过低, 误差因 菌落密 太大, 集无法 放计数 计数 果
10-2 10 -3 10-4 10 -5 各取1ml,均匀涂布于 冷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或 与温热液态固体培养基 混合冷却。 第三步:培养 稀 释 度 过 低 , 菌 落 密 集 无 法 计数 可以计数 ,但数量 过多,费 时费力 数量合 适,统 计计算, 作为结 果 数 量 太 少 , 误 差 因 素 太 大 , 不做计数 第二步:接种平板 每一个细菌会生成一个 菌落

一般计数平板的细菌生长菌落数以30-300个为 第四步:均 细菌数量=? 细菌数量出的菌落数 例如:105稀释度时菌落数为125个 细菌数量=125/105=1.25×107个mL 平板让数法是采用最广的一种活菌计数法 如国标法水中细总的测定。。 注意;作空自及取平行样2~3组)均值减小 误差
一般计数平板的细菌生长菌落数以30~300个为 宜。 第四步: 计数 细菌数量=? 细菌数量=数出的菌落数/稀释度 例如:10-5稀释度时菌落数为125个 细菌数量=125/10-5=1.25×107个/mL 平板计数法是采用最广的一种活菌计数法 如国标法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 注意:作空白及取平行样(2~3组)均值减小 误差 平 均

2稀释液体计数法 特点:液体培养、统计学查表计数 又称MPN法(或最可能数法) n Most probable numl 例如测定SRB(硫酸盐还原菌,厌氧)的数量 提问:能用稀释平板法计数吗?为什么? 般不能,厌氧菌暴露在空气中不能生长(除非厌氧 培养箱) 对这类菌可以利用它们生长时产生的硫化亚铁黑色特征进 行深层區氢液体培养,按MPN法进行计数
2.稀释液体计数法 特点:液体培养、统计学查表计数 又称MPN法(或最可能数法) Most Probable Number 例如测定SRB(硫酸盐还原菌,厌氧)的数量 提问:能用稀释平板法计数吗?为什么? 一般不能,厌氧菌暴露在空气中不能生长(除非厌氧 培养箱) 对这类菌可以利用它们生长时产生的硫化亚铁黑色特征进 行深层隔氧液体培养,按MPN法进行计数

提问:为什么有些试 管变黑有些没有? 10210310103稀释程度、取样概率 (2)稀释接种样品 在液体表面加一层无菌 培养基 液体石蜡隔绝氧气, 9m 103 106 (3)培养 恒温37℃培养14天 记录变黑的试管情况 332
3 3 2 0 10 -4 10-5 10 3 -6 10- 10-2 10-3 10-4 10-5 (1)稀释 (2)稀释接种样品 在液体表面加一层无菌 液体石蜡隔绝氧气, 恒温37℃培养14天 记录变黑的试管情况 (3)培养 1ml + 9ml 培 养 基 提问:为什么有些试 管变黑有些没有? 稀释程度、取样概率

4)统计一查表一计算 根据不同稀释度变黑试管 0①统计出数量指标 ②查表 0三位数及其中最低稀释度表MPN表 (取变黑的管数最多、稀释度又最低的生长管 数,为第一位数字,后面两个稀释度的生长管 数后两位数) 提问:上例情况而言统计数量是几? 320104
(4)统计-查表-计算 根据不同稀释度变黑试管 ①统计出数量指标 三位数及其中最低稀释度 (取变黑的管数最多、稀释度又最低的生长管 数,为第一位数字,后面两个稀释度的生长管 数后两位数) 提问:上例情况而言统计数量是几? ②查表 表——MPN表 320 10-4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考试7.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其它微生物(4.4)原生动物.ppt
- 《中药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讲义.doc
- 《水污染处理控制工程》教考分离试题A卷.doc
- 《水污染处理控制工程》教考分离试题B卷.doc
- 《水污染处理控制工程》教考分离试题A誊答案.doc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四章 环境教育中的师资培训策略.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三章 环境教育的目的、原则及其方法.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一、二章 环境教育的产生.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十二章 环境教育评价.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七章 非正规环境教育及其协调.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十章 环境教育的全球纵览.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八章 环境教育理论和研究的展望.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九章 环境教育:结构与实践.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六章 职业技术中的环境教育.ppt
- 西北大学:《环境教育基础》第五章 中小学环境教育.ppt
- 四川农业大学:《土地信息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8 数字化栅格文件格式地图.ppt
- 四川农业大学:《土地信息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6 数字高程模型(DTM)和Grid分析.ppt
- 四川农业大学:《土地信息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9 Visual FoxPro应用基础.ppt
- 四川农业大学:《土地信息系统》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7 Arcview空间查询和分析.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实验通知.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其它微生物.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考试9.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其它微生物(4.3)真菌.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考试11.ppt
- 《环境工程微生物》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细菌的生长与遗传变异.ppt
-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PPT课件讲稿)The Anaerobic Processes.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微生物生长.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二).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一).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2-2)放线菌.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2-2)特殊结构续.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2-1)细胞膜等.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2-3)蓝细菌及三体.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微生物营养.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遗传变异和育种.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病毒.ppt
- 《微生物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