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及重要的工业微生物(6/6)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11.8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功能及重要的工业微生物(6/6)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 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 毒叫噬真菌体) 噬菌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1995年发表的 ICTV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共报道 了4000余种,分别划归为49个病毒科. 据Bradley(1967)归纳,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

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 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 毒叫噬真菌体) 噬菌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1995年发表的 ICTV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共报道 了4000余种,分别划归为49个病毒科. 据Bradley(1967)归纳,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

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 ★T-系噬菌体——T-系噬菌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 细菌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T1 -T7编号,后来 发现其中偶数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尾),故 统称T偶数噬菌体

噬菌体共有六类形态: ★T-系噬菌体——T-系噬菌体是研究的最广泛而又深入的 细菌噬菌体,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从T1 -T7编号,后来 发现其中偶数者的形态都相同(蝌蚪形收缩性长尾),故 统称T偶数噬菌体

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影响 烈性噬菌体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繁殖的五个阶段(吸 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大肠杆菌T4、T7和X174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就是侵染宿主,裂解细胞后又侵 染邻近宿主细胞的过程

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影响 烈性噬菌体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繁殖的五个阶段(吸 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 大肠杆菌T4、T7和X174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就是侵染宿主,裂解细胞后又侵 染邻近宿主细胞的过程

由于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E.coli T4为例,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偶数噬菌体的形态构造

由于绝大多数噬菌体为蝌蚪形,现以E.coli T4为例,介绍蝌蚪形噬菌体的结构: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偶数噬菌体的形态构造

温和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并不马上引起细胞裂解,而 是以“原噬菌体(Prophage,亦称前噬菌体)”方式 整合在宿主的DNA中,随寄主繁殖而延续传代的噬菌体 不引起同源菌株细胞裂解,故不易被人察觉。 一旦溶 源性细菌发生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将会危害发酵菌 株。因此必需采取有效的手段检测出溶源性细菌。 敏感的、非溶源性的菌株作为指示菌 待测菌样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 对数期进行紫外线照射,诱导原噬菌体复制 观察是否有噬菌斑出现或菌液变清 溶源性细菌的检测

温和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并不马上引起细胞裂解,而 是以“原噬菌体(Prophage,亦称前噬菌体)”方式 整合在宿主的DNA中,随寄主繁殖而延续传代的噬菌体 不引起同源菌株细胞裂解,故不易被人察觉。 一旦溶 源性细菌发生自发裂解或诱发裂解,将会危害发酵菌 株。因此必需采取有效的手段检测出溶源性细菌。 敏感的、非溶源性的菌株作为指示菌 待测菌样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 对数期进行紫外线照射,诱导原噬菌体复制 观察是否有噬菌斑出现或菌液变清 溶源性细菌的检测

溶源性菌株的命名是在菌株名称后加括号,内写携 带原噬菌体的名称 E.coli B()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游离态 : 游离于细胞之外,具感染性的完整病毒粒子。 整合态 :温和性噬菌体都具有双链DNA。 营养态 原噬菌体自发或经理化因素诱导,脱离细菌 染色体,进入营养期

溶源性菌株的命名是在菌株名称后加括号,内写携 带原噬菌体的名称 E.coli B() 温和性噬菌体存在状态 游离态 : 游离于细胞之外,具感染性的完整病毒粒子。 整合态 :温和性噬菌体都具有双链DNA。 营养态 原噬菌体自发或经理化因素诱导,脱离细菌 染色体,进入营养期

噬菌体的检查 (一)原理:噬菌体侵染敏感菌后,不断释放子代噬菌体,通过琼 脂再扩散到周围细胞,继续侵染引起更多细胞裂解,形成一个个透 亮无菌近园形的空斑(噬菌斑),由此检出噬菌体的存在。 (二)材料(以谷氨酸菌噬检为例): 1噬检液(种子液、发酵液、空气、污物等):离心取上清液, 再经适当倍数稀释。 2指出菌液(敏感菌液):培养8-10h的菌液或新鲜斜面种细 胞悬浮液。不 3,噬检培养基:(1)单层培养基(1.5%琼脂);(2)底层 固体培养基(2%琼脂);(3)上层半固体培养基(0.8%琼脂)。 4.蛋白胨水:1%,pH7.0,备噬检液稀释用。 (三)方法:1.平板点滴法(快速);2.单层琼脂法(简便省料): 3,双层琼胎法(清晰易见,可用于效价测定);4其它方法

1,平椒点酒法: 温戀国 15 322 5o0 单层赫整 宿养8北 2.单属统脂法: 誉通 勿率属标 国 常森2龙 5d,502 避葡张 3.效缘斯法: 指示 凝 32花 目底整 白上楼 15(.502 5ml,45℃ 磁商斑

噬菌体的防治 (1)污染现象 发酵工业如抗生素、味精、有机溶剂和酿酒发酵经 常会遭受噬菌体污染 异常现象 碳源和氮源的消耗减慢,发酵周期延长,pH值异 常变化,泡沫骤增,发酵液色泽和稠度改变,出 现异常臭味,菌体裂解和减少,引起光密度降低 和产物锐减等。污染严重时,无法继续发酵,应 将整罐发酵液报废(即倒罐)

噬菌体的防治 (1)污染现象 发酵工业如抗生素、味精、有机溶剂和酿酒发酵经 常会遭受噬菌体污染 异常现象 碳源和氮源的消耗减慢,发酵周期延长,pH值异 常变化,泡沫骤增,发酵液色泽和稠度改变,出 现异常臭味,菌体裂解和减少,引起光密度降低 和产物锐减等。污染严重时,无法继续发酵,应 将整罐发酵液报废(即倒罐)

(2) 污染原因 发酵菌种本身是溶源性的 好氧发酵的空气过滤系统失效或发酵环境中存在大 量的噬菌体等原因也很容易加剧噬菌体污染。 (3) 防治措施 • 杜绝噬菌体的各种来源 应定期监测发酵罐、管道及周围环境中噬菌体的数量变化。 • 控制活菌体的排放 活菌体是噬菌体生长繁殖的首要条件,控制其排放 能消除环境中出现特定的噬菌体

(2) 污染原因 发酵菌种本身是溶源性的 好氧发酵的空气过滤系统失效或发酵环境中存在大 量的噬菌体等原因也很容易加剧噬菌体污染。 (3) 防治措施 • 杜绝噬菌体的各种来源 应定期监测发酵罐、管道及周围环境中噬菌体的数量变化。 • 控制活菌体的排放 活菌体是噬菌体生长繁殖的首要条件,控制其排放 能消除环境中出现特定的噬菌体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