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七章 方言词汇

方言词汇 ■方言词汇和方言词 方言词汇的差异和特点 方言词汇的调查 本字的考求
方言词汇 方言词汇和方言词 方言词汇的差异和特点 方言词汇的调查 本字的考求

方言词汇和方言词 方言词汇是方言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 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是相同的。所 谓相同,是指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相同,读 音则不必相同。十个数词在不同方言里尽管语音 上差异很大,但仍然是相同的词。另一方面,各 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 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方言词汇的 特点就体现在方言词上。有的方言词通行于某 个或几个方言区,也有的方言词只通行于某个方 言片甚至某个方言点
方言词汇和方言词 方言词汇是方言词的总汇。汉语各方言所使 用的词和普通话所使用的词大部分是相同的。所 谓相同,是指词义、词素及其构造方式相同,读 音则不必相同。十个数词在不同方言里尽管语音 上差异很大,但仍然是相同的词。另一方面,各 方言也都有一定数量的词在词义、词素及其构造 方式上不同于普通话,称为方言词。方言词汇的 特点就体现在方言词上。有的方言词通行于某一 个或几个方言区,也有的方言词只通行于某个方 言片甚至某个方言点

方言词例——厨房 太原:伙房 长沙、南昌:灶屋 成都:灶房 ■双峰:茶堂 合肥:锅间 阳江、福州:灶前 扬州:锅上 厦门:灶脚 苏州:灶下间 潮州:灶下 温州:镬灶间 建瓯:鼎间
方言词例——厨房 太原:伙房 成都:灶房 合肥:锅间 扬州:锅上 苏州:灶下间 温州:镬灶间 长沙、南昌:灶屋 双峰:茶堂 阳江、福州:灶前 厦门:灶脚 潮州:灶下 建瓯:鼎间

方言词例——土豆 济南:地蛋儿 ■温州:番人芋,杨梅芋 ■西安、成都:洋芋■长沙:洋芋头 太原:山药蛋 ■双峰:洋芋子 武汉:洋苕 ■梅县:荷兰薯 合肥、阳江:马铃薯■广州:薯仔 扬州:洋山芋 ■厦门:番仔番薯 苏州:洋芋艿 ■福州:番囝薯
方言词例——土豆 济南:地蛋儿 西安、成都:洋芋 太原:山药蛋 武汉:洋苕 合肥、阳江:马铃薯 扬州:洋山芋 苏州:洋芋艿 温州:番人芋,杨梅芋 长沙:洋芋头 双峰:洋芋子 梅县:荷兰薯 广州:薯仔 厦门:番仔番薯 福州:番囝薯

方言词例——冰雹 北京、南昌:雹子■成都:雪弹子 济南:拔*子 ■扬州:冰雹子 西安、合肥:冷子■温州、建瓯:龙雹 太原:冷弹子 梅县、广州、厦门 武汉:雪砖 福州:雹
方言词例——冰雹 北京、南昌:雹子 济南:拔*子 西安、合肥:冷子 太原:冷弹子 武汉:雪砖 成都:雪弹子 扬州:冰雹子 温州、建瓯:龙雹 梅县、广州、厦门、 福州:雹

方言词例——猫头鹰 比京、济南:夜猫子■南昌:夜哇*子 西安:鸱鹗 ■梅县:猫头翁 太原:唔丐油* 阳江:鬼勾(雀) 成都:鬼灯哥儿 厦门:暗光鸟 温州:逐*魂* 福州:猫王鸟 长沙:猫头鸟 建瓯:牯*顶鹞 双峰:哭鸟
方言词例——猫头鹰 北京、济南:夜猫子 西安:鸱鸮 太原:咶咶油* 成都:鬼灯哥儿 温州:逐*魂* 长沙:猫头鸟 双峰:哭鸟 南昌:夜哇*子 梅县:猫头翁 阳江:鬼勾(雀) 厦门:暗光鸟 福州:猫王鸟 建瓯:牯*顶鹞

方言词例——扔 ■济南:拽 ■温州:ga2)、cia313、拌 ■西安:撂 长沙: ■太原:砍 双峰: 射亚 打 ■武汉:丢、捉 梅县:fitl、tan14 成都:甩 广州:扰、捉 ■扬州:摔 ■■■ 阳江:on53、ko ■苏州:县、掷 厦门:献*、扰、练 南昌:抛、tian45 福州:ko23、koe31、辘*
方言词例——扔 济南:拽 西安:撂 太原:砍 武汉:丢、掟 成都:甩 扬州:摔 苏州:厾、掷 南昌:抛、tia45 温州:a22、ia313、拌 长沙:射、钉* 双峰:亚*、打 梅县:fit1、ta44 广州:抌 、掟 阳江:t53、k53 厦门:献*、抌 、练* 福州:kœ3、kœ31 、辘*

方言词例 站 立 苏温双广 州州峰州 南福 梅厦 企企
方言词例—— 站 苏州:立 温州:亍 双峰、南昌、梅县:企 广州、福州、厦门:企

方言词例——拍马 ■济南:舔腚 长沙:摸罗拐 西安:骚轻,溜沟子 双峰:捧马屁 太原:舔屁眼 梅县:捧大脚 武汉:拍,呵热屁 广州:托大脚 成都:舔肥 厦门:扶p ■合肥:拍马屁 福州:托令*脬 苏州:拍马三 ■建瓯:穿花鞋
方言词例——拍马 济南:舔腚 西安:骚轻,溜沟子 太原:舔屁眼 武汉:拍,呵热屁 成都:舔肥 合肥:拍马屁 苏州:拍马三 长沙:摸罗拐 双峰:捧马屁 梅县:捧大脚 广州:托大脚 厦门:扶p24 福州:托令*脬 建瓯:穿花鞋

方言词例——馊 济南:斯脑*、酸 西安:尸*气、酸 ■成都:酸臭 温州:蔫 广州:缩 阳江:臭馊 厦门:臭酸
方言词例—— 馊 济南:斯 * 脑 *、酸 西安:尸 *气、酸 成都:酸臭 温州:蔫 广州:缩 阳江:臭馊 厦门:臭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一章 汉语方言学绪论(李小凡、项梦冰).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教学大纲(李小凡、项梦冰).pdf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讲 古代漢語虛詞(副詞).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九讲 觸龍說趙太后.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讲 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讲 張中丞傳後敘(【唐】韓愈).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六讲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讲 古代漢語的語序.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讲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趙策四》).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讲 孫臏(《史記·孫子吴起列傳》).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晏嬰論季世(《左傳·昭公3年》).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 齊桓公伐楚(《左傳·僖公四年》).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鄭伯克段於鄢(《左傳·隱公元年》).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古今詞義的異同.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怎樣查字典詞書(《說文解字》簡介).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漢字的結構和發展.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鈷鉧潭西小丘記([唐]柳宗元).ppt
- 北京大学:《古代汉语》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巫山巫峽.ppt
-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编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 第十五章 散文.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三章 国际音标.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九章 方言调查的实施.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二章 汉语方言的分布.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五章 语音对应规律.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八章 方言语法.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六章 语流音变.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十一章 吴方言.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十三章 湘方言.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十二章 徽州方言.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十章 官话方言.pdf
- 北京大学:《汉语方言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_第四章 汉语方言字音的记录和语音对应规律的探求.pdf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教学大纲(袁行霈).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1.先秦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2.秦汉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3.魏晋南北朝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4.隋唐五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5.宋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6.元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7.明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8.清代文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