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北京化工大学:《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PPT课件讲稿)实验六 碳酸钠的合成及总碱度的测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SX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252.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授课教案(PPT课件讲稿)实验六 碳酸钠的合成及总碱度的测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实验六 碳酸钠的合成及 总碱度的测定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六 碳酸钠的合成及 总碱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应用联合制碱法原理和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性, 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碳酸钠; 2.掌握恒温条件控制、减压过滤及高温灼烧基本操作 3.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原理和方法; 4.掌握混合碱测定原理及测定结果的计算,学会用双 指示剂滴定法,正确判断两个滴定终点。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一、实验目的 1. 应用联合制碱法原理和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性, 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碳酸钠; 2. 掌握恒温条件控制、减压过滤及高温灼烧基本操作 ; 3. 掌握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原理和方法; 4. 掌握混合碱测定原理及测定结果的计算,学会用双 指示剂滴定法,正确判断两个滴定终点

实验原理 1.碳酸钠的制备原理联合制碱法 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再经过高 温灼烧,使它失去部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酸钠。反应式为: NH3 +CO2 H2O+NaCl NaHCO+NHCI NaHCO3=Na,CO+CO2 T+H2O 第一个反应中本实验直接采用碳酸氢铵与氯化钠水溶液作用: NHHCO,+NaCI NaHCO+NHCI 当反应的温度超过35C时,NH4HCO3开始分解,温度低于30℃又 会影响NH HCO的溶解度,不利于复分解反应的进行,故反应的温度 必须控制在30~35°C温度范围内。而且此时NHCO3的溶解度在四种盐 中是最低的,因此只要控制这一温度条件,NaHCO3就可从溶液中析 出。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实验原理 1.碳酸钠的制备原理⎯联合制碱法 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生成碳酸氢钠,再经过高 温灼烧,使它失去部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酸钠。反应式为: 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 NH4Cl 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第一个反应中本实验直接采用碳酸氢铵与氯化钠水溶液作用: 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当反应的温度超过35C时,NH4HCO3开始分解,温度低于30C又 会影响NH4HCO3的溶解度,不利于复分解反应的进行,故反应的温度 必须控制在30~35C温度范围内。而且此时NaHCO3的溶解度在四种盐 中是最低的,因此只要控制这一温度条件,NaHCO3就可从溶液中析 出

2.总碱度的测定 用双指示剂法滴定,第一滴定终点以酚酞为指示剂 第二滴定终点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根据所消耗的体积计算 出NaCO3和NaHCO3的百分含量。 第一终点时,产品中的NaCO被中和为NaHCO3,pH =8.31,溶液颜色从粉红变为浅粉色,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Viml, Na,CO3+HCI=NaCl NaHCO 第二终点时,产品中的NaHCO,与新生成的NaHCO,均 被中和为CO和H,0,pH=3.89,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橙 色,两个终点共消耗盐酸的总体积为Vml, NaHCO+HCI NaCl+H,O+CO,T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总碱度的测定 用双指示剂法滴定,第一滴定终点以酚酞为指示剂, 第二滴定终点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根据所消耗的体积计算 出NaCO3和NaHCO3的百分含量。 第一终点时,产品中的Na2CO3被中和为NaHCO3,pH = 8.31,溶液颜色从粉红变为浅粉色,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V1ml, 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 第二终点时,产品中的NaHCO3与新生成的NaHCO3均 被中和为CO2和H2O,pH = 3.89,溶液颜色从黄色变为橙 色,两个终点共消耗盐酸的总体积为V2ml, 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三、操作要点 1.碳酸钠的制备 (1)复分解反应制中间产物NaHCO3: 将盛有25 mlL NaCl溶液的小烧杯放在水浴上加热,控 制温度在30~35℃之间。称取NHHCO3固体粉末10g,在 搅拌下分批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并 保持反应要求温度20min左右。静置几分钟后减压过滤, 得到NaHCO,晶体。用少量水淋洗晶体以除去粘附的铵盐 ,尽量抽干母液。将布氏漏斗中洁白、蓬松的NaHCO3晶 体取出,在台称上称其湿重并纪录数据。 北京 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操作要点 1. 碳酸钠的制备 (1) 复分解反应制中间产物NaHCO3: 将盛有25mlL NaCl 溶液的小烧杯放在水浴上加热,控 制温度在30~35℃之间。称取NH4HCO3固体粉末10 g,在 搅拌下分批次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并 保持反应要求温度20min 左右。静置几分钟后减压过滤, 得到NaHCO3晶体。用少量水淋洗晶体以除去粘附的铵盐 ,尽量抽干母液。将布氏漏斗中洁白、蓬松的NaHCO3晶 体取出,在台称上称其湿重并纪录数据

(2)灼烧制备NaCO,:将上面的产品放到蒸发皿中,放至石 棉网上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翻搅,使固体受热均匀并 防止结块。开始加热用温火,几分钟后改用强火,灼烧大 约半小时,即可得到干燥的白色细粉状Na,CO,产品。冷 却到室温后在台称上称其质量,记录产品的质量,并计算 产率。 2.总碱度的的测定 (1)样品的配制:准确称取Na,C0,产品0.5000g,配制于 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线,摇匀待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灼烧制备Na2CO3:将上面的产品放到蒸发皿中,放至石 棉网上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停翻搅,使固体受热均匀并 防止结块。开始加热用温火,几分钟后改用强火,灼烧大 约半小时,即可得到干燥的白色细粉状Na2CO3产品。冷 却到室温后在台称上称其质量,记录产品的质量,并计算 产率。 2. 总碱度的的测定 (1) 样品的配制:准确称取Na2CO3产品0.5000g,配制于 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度线,摇匀待测

(2)用标准酸滴定确定混合碱含量: 用移液管吸取上面配好的待测溶液25.00mL,放到洁 净的250L推形瓶中,加10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 HC1标准溶液(0.1mol/L左右)滴定至很浅的粉色,此时为第 一个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的HC溶液的体积V,;然后加 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黄色),继续用HCI标准溶 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将溶液放到石棉网上加热煮沸1 ~2min,冷却后溶液又变为黄色,再继续补滴HCl1至溶液 再变为橙色(30s不褪色)为止。此时为第二个滴定终点,记 录所消耗HCI的体积V2。 同样方法平行测定3次,要求消耗HC的总体积的极 差不大于0.05mL。 北京化工大 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用标准酸滴定确定混合碱含量: 用移液管吸取上面配好的待测溶液25.00mL,放到洁 净的250mL锥形瓶中,加10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好的 HCl标准溶液(0.1mol/L左右)滴定至很浅的粉色,此时为第 一个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的HCl溶液的体积V1;然后加 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此时溶液呈黄色),继续用HCl标准溶 液滴定至溶液变为橙色。将溶液放到石棉网上加热煮沸1 ~2min,冷却后溶液又变为黄色,再继续补滴HCl至溶液 再变为橙色(30s不褪色)为止。此时为第二个滴定终点,记 录所消耗HCl的体积V2。 同样方法平行测定3次,要求消耗HCl的总体积的极 差不大于0.05mL

四、思考题 1.影响产品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影响产品纯度,即NaCO3、NaHCO3及其它杂质含量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在产品纯度分析测定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到达第 二个终点时,为什么要将溶液加热煮沸?不然将对实验 数据带来什么影响? 4.在滴定过程中,两个滴定终点的指示剂为什么要选择 不同的两种?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思考题 1. 影响产品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影响产品纯度,即Na2CO3、NaHCO3及其它杂质含量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在产品纯度分析测定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到达第 二个终点时,为什么要将溶液加热煮沸?不然将对实验 数据带来什么影响? 4. 在滴定过程中,两个滴定终点的指示剂为什么要选择 不同的两种?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