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7保国家出路的採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2018级历史二班解舒成 网
2018级 历史二班 解舒成

一、新课引入

CONTENT 目录 01 天国之兴 02 天国之盛 03 天国之衰 04 天国之亡 课程标准 1.认识太平天国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太平天国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 动)
天国之兴 天国之盛 天国之衰 天国之亡 课程标准 1.认识太平天国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太平天国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 动)。 01 02 03 04 目 录 C O N T E N T

太乎天国运动 、天国之兴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 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 1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 族矛盾激化(重要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 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 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 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 起税的人。1843一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 盾激化 (根本原因) 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一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 3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 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直接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 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 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 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 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 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 族矛盾激化 (重要原因) 2 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 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 盾激化 (根本原因) 3 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 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直接原因) 一、天国之兴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太乎天国透动 、天国之兴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材料四洪秀全(1814一1864)出身农家, 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 洪秀全 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 探索救世之道。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 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 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 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 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这也是农民阶级 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4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且参加民众日益增多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天国之兴 材料四 洪秀全(1814—1864)出身农家, 四次科考失败。社会的急剧变化,个人发展道路 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 探索救世之道。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 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 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教,假说自己是上 帝次子,特下凡除妖魔,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 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 ,这也是农民阶级 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4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且参加民众日益增多 洪 秀 全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太乎天国运动 毫P 、天国之盛 连 临名 (一)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 州à 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 号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起城 太平军从金田到南京进路线 大平军主要话动地区 国界 大平军北战线 太平天国起义地点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太平天国运动 4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一)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 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 号太平天国。 二、天国之盛

太乎天国通动 (二)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特征:以五王为核心 的太平天国领导皆出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天王洪 身于农民阶级,太平 秀全诏令全军不得私藏金银财务;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 天国是一个农民阶级 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具受 东王节制,其余有功将士均晋升官制;颁行天历,废清朝纪年;令 领导的运动。 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等。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 西王冯云山 南王萧朝贵 翼王石达 贫农 地主家庭 私塾教师 贫农 小商人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太平天国运动 4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二)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天王洪 秀全诏令全军不得私藏金银财务;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 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具受 东王节制,其余有功将士均晋升官制;颁行天历,废清朝纪年;令 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等。 西王冯云山 私塾教师 北王韦昌辉 地主家庭 东王杨秀清 贫农 南王萧朝贵 贫农 翼王石达 开 小商人 特征:以五王为核心 的太平天国领导皆出 身于农民阶级,太平 天国是一个农民阶级 领导的运动

太乎天国运动 、天国之盛 (三)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措施: 政治上: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 模新华三好公国求出 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 天朝田制度 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太平天国运动 二、天国之盛 (三)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措施: 政治上: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 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 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军事上:为拱卫天京,主动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1856年达到全盛。 北伐西征 目的 推翻清潮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北伐 西征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 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西征
北伐西征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 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目的 北伐 西征 影响 军事上:为拱卫天京,主动进行北伐、西征和东征。1856年达到全盛

太乎天国运动 天国之盛 (四)《天朝田亩制度》 (1)主张:“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憑 田 (2)评价: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 忠 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松源之如有争於一切情 定创究的似不将建织开有自物回童业熱双 地方连照 四王八秋 左四军中营 藝松田憑以安恒業而利民生事今據 王 结晶。 李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 布 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太平天国时期的田凭
太平天国运动 二、天国之盛 (四)《天朝田亩制度》 (1)主张: (2)评价: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 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 结晶。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 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太平天国时期的田凭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冷战.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4.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3.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探寻新航路(15-17世纪).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3.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五四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衰.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洋务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次鸦片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八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八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六课 两次鸦片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六课 两次鸦片战争5.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万象生新因循守旧——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中国共产党诞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