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 北伐战争 2018级历史二班张有榕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 北伐战争 2018级历史二班张育榕

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共产党 革命事业 成立日期:1921.7 出师不利 领导:陈独秀 社会实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 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 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成立日期:1921.7 领导:陈独秀 社会实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七”惨案)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 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 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共产党: 革命事业 出师不利

国民党: 成立日期: 1894.11.24 领导孙中山 实践:1911辛亥革命 1913二次革命 1915护国运动 1917护法运动 1920-1922二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 革命任务 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 尚未完成 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国民党: 成立日期:1894.11.24 领导:孙中山 实践:1911辛亥革命 1913二次革命 1915护国运动 1917护法运动 1920-1922二次护法运动 革命任务 尚未完成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 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 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 党.因化,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 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 月) 材料二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 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 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 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 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 中国国民党合作。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 月) 材料二: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 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 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 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中共三大的召开 1923年6月 主要内容 1.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 党内合作; 3.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共三大的召开 1.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 党内合作; 3.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主 要 内 容 1 9 2 3年6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 中国国民党一大 时间 1924年1月 地点 广州 中共代表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主要内容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国 国 民党一 大 中 国 国 民 党 一 大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主要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增加节制资本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增加节制资本 旧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心代追幸合老务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革命者来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 有理想的革命军人

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领导 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人物 不久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净做了准备
黄 埔 军 校 的 建 立 时间 地点 全称 领导 人物 作用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 不久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3.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五四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衰.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阿拉伯帝国.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北伐战争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5课 探寻新航路(15-17世纪).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3.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4.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冷战.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洋务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次鸦片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