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八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Der Krieg in China. Der Krieg in China. 第十八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1个121 授课人:2018级历史二班文秀敏 甲午中日战季清政府战败
第十八课 授课人:2018级历史二班文秀敏

圖局時 不 《马关条约》 目 言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了 而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 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然 喻 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而痛苦 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 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称为“变”的起点。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函这分中围后的“时局图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 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而痛苦 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 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它可以称为“变”的起点。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甲午国殇引发民族觉醒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二、八国侵华加深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甲午国殇引发民族觉醒 二、八国侵华加深民族危机 •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南通大生纱厂码头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政治形势:《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戌戌维新运动 2、序幕 “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马关条约》。 影响:体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前途的思考,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北京强学会《中外纪闻》 公车上书失败后,从1895年 北京⑨ 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 天津 《国闻报》 组织学会、创办报纸。维新 思想得到较大宣传,为变法 强学会《时务报》 上海 成都 奠定了思想基础。 长沙 南学会《湘学报》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2、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马关条约》。 影响:体现了知识分子对民族前途的思考,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失败后,从1895年 夏到1898年春,维新派积极 组织学会、创办报纸。维新 思想得到较大宣传,为变法 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法者天之 公器,变 者天之公 文 理。 孔子改制 康有为: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启超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康有为: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启超 法者天之 公器,变 者天之公 理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满汉平出 醉新军 经 开学堂 明定国是诏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 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 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 一国之政也。..吾国行专制政 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 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者,自然之数矣。.伏乞上师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 《清德宗实录》卷418 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 计日待也。 一《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生 平3 明定国是诏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 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 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 •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 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 一国之政也。......吾国行专制政 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 安得不弱。盖千百万之人胜于数人 者,自然之数矣。......伏乞上师 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 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 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3)内容: 一、教育方面: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促进新思想的传播 二、行政管理: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 三、工业: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内容: 一 、教育方面: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促进新思想的传播 二、行政管理:裁撤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冲击了旧式的官僚体制 三、工业: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戌戌维新运动 ·4、结果一失败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 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莱 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3)变法期间的改 革措施,除京师大学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堂得以保留外,均被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废止。 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一一谭嗣同
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 • 4、结果—失败 •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 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 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 • (3)变法期间的改 革措施,除京师大学 堂得以保留外,均被 废止。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 同始!”——谭嗣同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八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多民族.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秦统一中国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汉的科技和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两次鸦片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洋务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冷战.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4.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3.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六课 两次鸦片战争.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第十六课 两次鸦片战争5.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万象生新因循守旧——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中国共产党诞生.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五四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十字路口——两次鸦片战争冲击下的中国.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文艺复兴运动.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远古的传说.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2.pdf
-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学课程教学资源库(课件)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pdf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The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负责人:潘洪伟).docx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docx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