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3章 家用电热器具

第3章家用电热器具 本章要点 家用电热器具的种类及加热方式 电热水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高频电磁灶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实训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维修实训 微电脑控制电饭锅的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 微波炉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实训
第3章 家用电热器具 • 本章要点 • 家用电热器具的种类及加热方式 • 电热水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高频电磁灶的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实训 •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维修实训 • 微电脑控制电饭锅的电路分析与故障检修 • 微波炉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故障检修实训

31分类与加热方式 311分类 3.12加热方式 1按电加热方式的原理分类 1.电阻加热 电阻加热、远红外线加热、电磁感应加 热和微波加热。 2远红外线加热 2按用途分类 3电磁感应加热 1)电炊具; 4微波加热 2)取暖用具 3)卫生洁具类及其他
3.1 分类与加热方式 3.1.1 分类 1.按电加热方式的原理分类 电阻加热、远红外线加热、电磁感应加 热和微波加热。 2.按用途分类 1)电炊具; 2)取暖用具; 3)卫生洁具类及其他 3.1.2 加热方式 1.电阻加热 2.远红外线加热 3.电磁感应加热 4.微波加热

3,2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主要用来对自来水加热,供给人们 沐浴或洗涤,按其结构原理可分为贮水式和速热 式两种。 速热式热水器没有储水箱,是一个当水流过 就立即使水加热的电器产品,具有体积小、加热 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功率较大、易发生 漏电现象。而贮水式热水器一般功率在2kW以下, 安全可靠
3.2 电热水器 • 电热水器主要用来对自来水加热,供给人们 沐浴或洗涤,按其结构原理可分为贮水式和速热 式两种。 • 速热式热水器没有储水箱,是一个当水流过 就立即使水加热的电器产品,具有体积小、加热 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功率较大、易发生 漏电现象。而贮水式热水器一般功率在2kW以下, 安全可靠

32.1贮水式电热水器的基本结构 贮水式电热水器的结构图 一保温材料 外壳 外壳 电热管 一镁棒 内胆 镁棒 内胆 保温材料 出水管 调温印出水管 指示灯感温套 进水管 感温套 电热管 进水管 指示灯 调温旋钮 热水出口(红色圈)冷水进口(蓝色圈) 热水出口(红色圈) 冷水进口(蓝色圈) (a)卧式 (b)立式
3.2.1 贮水式电热水器的基本结构 贮水式电热水器的结构图

1箱体系统 箱体系统由外壳、内胆和保温层等构成,起到贮水保温的作用。 外壳是电热水器的基本框架,一般为筒状或长方体状。所用材 料有塑料、冷轧板和彩板等 内胆是盛水的容器,又是对水加热的场所。内胆的材料有镀锌板、 不锈钢板和钢板内搪瓷等多种。 (1)镁阳极贮水式电热水器中的镁阳极是一根金属棒,主要用来保护 金属水箱不被腐蚀和阻止水垢的形成。 (2)保温层外壳与内胆之间的保温层起减少热损失的作用,一般采用 聚氨酯发泡、玻璃棉、纤维、毡和软木等。为增强保温效果,现多采用高 密度聚氨酯发泡材料充填的新工艺,充填扎实,密封保温性好
1.箱体系统 箱体系统由外壳、内胆和保温层等构成,起到贮水保温的作用。 • 外壳是电热水器的基本框架,一般为筒状或长方体状。所用材 料有塑料、冷轧板和彩板等。 • 内胆是盛水的容器,又是对水加热的场所。内胆的材料有镀锌板、 不锈钢板和钢板内搪瓷等多种。 (1)镁阳极 贮水式电热水器中的镁阳极是一根金属棒,主要用来保护 金属水箱不被腐蚀和阻止水垢的形成。 (2)保温层 外壳与内胆之间的保温层起减少热损失的作用,一般采用 聚氨酯发泡、玻璃棉、纤维、毡和软木等。为增强保温效果,现多采用高 密度聚氨酯发泡材料充填的新工艺,充填扎实,密封保温性好

2制热系统 陶瓷发热器 陶瓷间接加热简图 螺母 瓷帽 陶瓷加热器 螺母 水 保护块 丝加热芯热块垫/螺 连接杆 InV --m-s2i
2.制热系统 陶瓷发热器 陶瓷间接加热简图

3控制系统 电热水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控器和漏电保护器。 1)温控器:除用于控制水温外,还兼有自动保温的功能。 温控器有双金属片温控器、蒸汽压力式温控器和电子温控器。 2)漏电保护器:在电热水器的漏电保护器中,将15mA确定为危险电流, 正常的动作范围为15~30mA 4进出水系统 进出水系统由进、出水管,混合阀,安 全阀和沐浴喷头等组成。 1)混合阀内部结构图 2)安全阀 蓝点冷水旋钮 红点热水旋钮 自动排压,保护内胆
3.控制系统 电热水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温控器和漏电保护器。 1)温控器:除用于控制水温外,还兼有自动保温的功能。 温控器有双金属片温控器、蒸汽压力式温控器和电子温控器。 2)漏电保护器:在电热水器的漏电保护器中,将15mA确定为危险电流, 正常的动作范围为15~30mA。 4.进出水系统 进出水系统由进、出水管,混合阀,安 全阀和沐浴喷头等组成。 1)混合阀内部结构图 2)安全阀 自动排压,保护内胆

331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1基本结构 锅盖 )外壳 2)内锅 内锅6H外锅 3)电热板 指示灯 4)磁性温控器 开关管状电热元件 与双金属片温 电源插座任正 控器 铝制电热盘 底壳 磁钢限温器双金属片保温控制器
3.3.1 自动保温式电饭锅 1.基本结构 1)外壳 2)内锅 3)电热板 4)磁性温控器 与双金属片温 控器

内锅底感磁俐弹簧 电热板 铸铝板(电热盘) 开关按键 硬磁 管状电热元件 转轴 「G半>接线螺 支承脚 杠杆 电热丝引出棒 触点 电热板 磁性温控器
电热板 磁性温控器

332电子自动保温电饭锅 1.结构:外盖、内盖、内锅、加热板、锅体加热器、锅盖加热器、磁钢限 温器、保温电子控制元件以及开关等。 盖导热板 锅盖发热丝组 排气孔盖封圈 锅体发热丝组 内盖 煮板 锅外盖 指示灯 内盖压力圈閎 盖钩 保温 内锅 指示灯 发热板 开关控 感温开关 制部件 锅体 山画山 磁钢限温器
3.3.2 电子自动保温电饭锅 1.结构:外盖、内盖、内锅、加热板、锅体加热器、锅盖加热器、磁钢限 温器、保温电子控制元件以及开关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2章 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1章 家用电器常用设备与元器件.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五讲).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第六讲).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第七讲).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讲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讲 二阶系统的性能改善高阶系统的时或分析.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6讲 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讲 控制系统的校正.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4讲 稳定裕度和校正.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讲 稳定判据和裕度.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讲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讲 典型环节的伯特图极坐标图.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线性系统频域分析法.ppt
-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辅导教案.doc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2.3)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知.ppt
- 重庆大学:《建筑智能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2.2)计算机控制基本知识.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4章 电风扇.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5章 洗衣机.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6章 其他家用电动器具.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7章 电冰箱.ppt
-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8章 家用空调器.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频率特性法(7.2)超前 校正.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田作华).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4.1)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4.2)时域——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分析.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4)信号流程图.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典型环节及其数学模型.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2-2.3)传递函数及方块图.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4.3)时域——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频率特性 第一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pps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根轨迹法 5.1 根轨迹的定义与幅相条件 5.2 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规则.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频率特性(3.4)对数幅相特性.pps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频率特性法(6.4)频域:奈氏 判据.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根轨迹法(5.2)复域:根轨迹法.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频率特性法(6.5)稳态分析.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根轨迹法(5.3)性能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