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5)光栅传感器

4.5光栅传感器 45.1光栅传感器的结构 452莫尔条纹形成的原理 453莫尔条纹技术的特点 454光栅的光路 45.5辨向原理 456细分技术
4.5 光栅传感器 4.5.1 光栅传感器的结构 4.5.2 莫尔条纹形成的原理 4.5.3 莫尔条纹技术的特点 4.5.4 光栅的光路 4.5.5 辨向原理 4.5.6 细分技术

4.5.1光栅传感器的结构 光栅传感器由光源、透镜、光栅副(主光栅和 指示光栅)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 光源 透镜 主光栅 透镜 指示光栅 光电元件 上一页 下一页
4.5.1 光栅传感器的结构 ⚫ 光栅传感器由光源、透镜、光栅副(主光栅和 指示光栅)和光电接收元件组成。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栅传感器光源: 钨丝灯泡 输出功率较大,工作范围较宽(-40°到+130%C) 与光电元件相组合的转换效率低。在机械振动和冲击 条件下工作时,使用寿命将降低。 半导体发光器件: 转换效率高,响应特征快速。 如砷化镓发光二极管,与硅光敏三极管相结合,转换 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砷化镓发光二极管的脉冲响 应速度约为几十ns,可以使光源工作在触发状态,从 而减小功耗和热耗散。 上一页 下一页
光栅传感器光源: ⚫ 钨丝灯泡: 输出功率较大,工作范围较宽(-40℃到+130℃) 与光电元件相组合的转换效率低。在机械振动和冲击 条件下工作时,使用寿命将降低。 ⚫ 半导体发光器件: 转换效率高,响应特征快速。 如砷化镓发光二极管,与硅光敏三极管相结合,转换 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砷化镓发光二极管的脉冲响 应速度约为几十ns,可以使光源工作在触发状态,从 而减小功耗和热耗散。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栅副:指示光栅+主光栅 (a)主光栅 放大 (b)指示光栅 a+b=W称为光栅的栅距(或光栅常数) 通常情况下,a=b=W2 上一页 下一页
光栅副:指示光栅+主光栅 a+b=W称为光栅的栅距(或光栅常数) 通常情况下,a=b=W/2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电元件 包括有光电池和光敏三极管等部分。 在采用固态光源时,需要选用敏感波长与光源 相接近的光敏元件,以获得高的转换效率 在光敏元件的输出端,常接有放大器,通过放 大器得到足够的信号输出以防干扰的影响。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电元件 ⚫ 包括有光电池和光敏三极管等部分。 ⚫ 在采用固态光源时,需要选用敏感波长与光源 相接近的光敏元件,以获得高的转换效率。 在光敏元件的输出端,常接有放大器,通过放 大器得到足够的信号输出以防干扰的影响。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52莫尔条纹形成的原理 6 横向莫尔条纹的斜率 tan a= tan wvii 2 m莫尔条纹间距 BuI BC wW B=AB= 6 sIn 2 莫尔条纹的宽度Bn由 光栅常数与光栅夹角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4.5.2 莫尔条纹形成的原理 2 tan tan = 横向莫尔条纹的斜率 莫尔条纹间距 BC W W BH = AB = = 2 2sin 2 sin 莫尔条纹的宽度BH由 光栅常数与光栅夹角决定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53莫尔条纹技术的特 (1)调整夹角即可得到很大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起到了 放大作用,又提高了测量精度 (2)莫尔条纹的光强度变化近似正弦变化,便于将电信 号作进一步细分,即采用“倍频技术”。这样可以提 高测量精度或可以采用较粗的光栅。 (3)光电元件对于光栅刻线的误差起到了平均作用。刻 线的局部误差和周期误差对于精度没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可得到比光栅本身的刻线精度高的测量精度。 这是用光栅测量和普通标尺测量的主要差别 上一页 下一页
4.5.3 莫尔条纹技术的特点 (1)调整夹角即可得到很大的莫尔条纹的宽度,起到了 放大作用,又提高了测量精度。 (2)莫尔条纹的光强度变化近似正弦变化,便于将电信 号作进一步细分,即采用“倍频技术” 。这样可以提 高测量精度或可以采用较粗的光栅。 (3)光电元件对于光栅刻线的误差起到了平均作用。刻 线的局部误差和周期误差对于精度没有直接的 影响。 因此可得到比光栅本身的刻线精度高的测量精度。 这是用光栅测量和普通标尺测量的主要差别。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径向光栅进行角度测量 指示光栅 莫尔条纹 度盘光栅 当标尺光栅相对于指示光栅转动时,条纹即沿径向移动, 测出条纹移动数目,即可得到标尺光栅相对指示光栅转动的角度。 上一页 下一页
径向光栅进行角度测量 当标尺光栅相对于指示光栅转动时,条纹即沿径向移动, 测出条纹移动数目,即可得到标尺光栅相对指示光栅转动的角度。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5.4光栅的光路 透射光路 反射光路 上一页 下一页
4.5.4 光栅的光路 ⚫ 透射光路 ⚫ 反射光路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透射式光路 4 1-光源 2-准直透镜 b3主光栅 4指示光栅 5光电元件 此光路适合于粗栅距的黑白透射光栅。 特点:结构简单,位置紧凑,调整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上一页 下一页
(1)透射式光路 1-光源 2-准直透镜 3-主光栅 4-指示光栅 5-光电元件 此光路适合于粗栅距的黑白透射光栅。 特点:结构简单,位置紧凑,调整使用方便,应用广泛。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4)光纤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3)电荷耦合器件.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光谱、光电效应、光电码盘.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1)光电效应和光电器件.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5)压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4)电涡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3)电容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2)差动变压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1)自感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2)压阻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9 HARDWARE DESIGN TECHNIQUE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8 DISTORTION MEASUREMENT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7 OVERVOLTAGE EFFECTS ON.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6 MULTICHANNEL APPLICATION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5 UNDERSAMPLING APPLICATION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4 HIGH SPEED SAMPLING ADC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3 HIGH RESOLUTION SIGNAL CONDITIONING ADC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2 HIGH SPEED OP AMP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1 SINGLE-SUPPLY AMPLIFIERS.pdf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十三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第二节 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章 三相变压器.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十三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第一节 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绕组的基本要求.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一节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一相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二节 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三相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三节 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的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二十二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 交变频电路(AC/AC变换).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整流电路(AC/DC变换).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MAC-application.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CMAC)网络.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遗传算法.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系统辨识.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神经网络.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无监督学习神经元网络.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智能控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