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1)光电效应和光电器件

4.1 光电器件 外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的电子逸出表面的现象。 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内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阻率改变的现象, 如光敏电阻等属于这类光电器件 阻挡层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 势的现象。如光电池、光敏晶体管等 下一页
4.1 光电效应和光电器件 外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使物体的电子逸出表面的现象。 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内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阻率改变的现象, 如光敏电阻等属于这类光电器件。 阻挡层光电效应(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 势的现象。如光电池、光敏晶体管等 返 回 下一页

光 器件 411光电管 41.2光电倍增管 413光敏电阻 414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41.5光电池 41.6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电效应和光电器件 4.1.1 光电管 4.1.2 光电倍增管 4.1.3 光敏电阻 4.1.4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 4.1.5 光电池 4.1.6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电阴极阳极 廿廿 当阴极受到适当波长的光线照射时便发射电子, 电子被带正电位的阳极所吸引,在光电管内就有电 子流,在外电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上一页 下一页
4.1.1 光电管 当阴极受到适当波长的光线照射时便发射电子, 电子被带正电位的阳极所吸引,在光电管内就有电 子流,在外电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通量一 量 阳极电压 阳极电压 真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充气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充气光电管:构造和真空光电管基本相同,优点是灵敏度高 所不同的仅仅是在玻璃泡内充以少量的惰性气体 其灵敏度随电压变化的稳定性、频率特性等都比真空光电管差 上一页 下一页
真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充气光电管的伏安特性 充气光电管: 构造和真空光电管基本相同,优点是灵敏度高. 所不同的仅仅是在玻璃泡内充以少量的惰性气体 其灵敏度随电压变化的稳定性、频率特性等都比真空光电管差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E 光 K E E 在入射光极为微弱时,光电管能产生的光电流就很小, 光电倍增管:放大光电流 组成:光电阴极+若干倍增极+阳极 上一页 下一页
4.1.2 光电倍增管 在入射光极为微弱时,光电管能产生的光电流就很小, 光电倍增管:放大光电流 组成:光电阴极+若干倍增极+阳极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止电位地能的林 ◎°光电阴极口光电倍增极□→阳极 倍增极上涂有Sb-Cs或Ag-Mg等光敏材料,并且 电位逐级升高 阴极发射的光电子以高速射到倍增极上,引起二 次电子发射。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G=二次发射电子数/入射电子数 若倍增极有n,则倍增率为σ。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电倍增管的结构 与工作原理 ▪ 光电阴极 光电倍增极 阳极 倍增极上涂有Sb-Cs或Ag-Mg等光敏材料,并且 电位逐级升高。 阴极发射的光电子以高速射到倍增极上,引起二 次电子发射 。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σ =二次发射电子数/入射电子数 若倍增极有n,则倍增率为σ n 。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3.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4.1.3 光敏电阻 1.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 3.光敏电阻的基本特性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照 电极 光敏电阻 电源 当无光照时,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 当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值(亮电阻)急剧减少,电流迅速增加 上一页 下一页
1.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当无光照时,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 当有光照时,光敏电阻值(亮电阻)急剧减少,电流迅速增加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光 玻璃 2光电导层 3电极 4绝缘衬底 5金属壳 6黑色绝缘玻璃 7引线 光敏电阻的灵敏度易受潮湿的影响, 因此要将光电导体严密封装在带有玻璃的壳体中。 上一页 下一页
光敏电阻的结构 1.玻璃 2.光电导层 3.电极 4.绝缘衬底 5.金属壳 6.黑色绝缘玻璃 7.引线 光敏电阻的灵敏度易受潮湿的影响, 因此要将光电导体严密封装在带有玻璃的壳体中。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梳状电极 电极 光导体 半导体吸收光子而产生的光电效应,只限于光照的表面薄层 光敏电阻的电极一般采用梳状,提高了光敏电阻的灵敏度。 灵敏度高,光谱特性好,光谱响应从紫外区一直到红外区。 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半导体吸收光子而产生的光电效应,只限于光照的表面薄层。 光敏电阻的电极一般采用梳状,提高了光敏电阻的灵敏度。 灵敏度高,光谱特性好,光谱响应从紫外区一直到红外区。 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 梳 状 电 极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5)压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4)电涡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3)电容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2)差动变压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1)自感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2.2)压阻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9 HARDWARE DESIGN TECHNIQUE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8 DISTORTION MEASUREMENT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7 OVERVOLTAGE EFFECTS ON.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6 MULTICHANNEL APPLICATION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5 UNDERSAMPLING APPLICATION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4 HIGH SPEED SAMPLING ADC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3 HIGH RESOLUTION SIGNAL CONDITIONING ADC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2 HIGH SPEED OP AMPS.pdf
- 《模拟电路设计》(英文版)SECTION 1 SINGLE-SUPPLY AMPLIFIERS.pdf
- 《PLC(可程式控制器)》讲义.doc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整流电路(AC/DC变换).ppt
- 西华大学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系:《检测与转换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八章 磁敏传感器.doc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光谱、光电效应、光电码盘.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3)电荷耦合器件.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4)光纤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光电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4.5)光栅传感器.ppt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十三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第二节 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章 三相变压器.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三篇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十三章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第一节 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绕组的基本要求.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一节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一相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二节 单层集中整距绕组的三相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十四章 交流电枢绕组的磁动势 第三节 三相双层分布短距绕组的磁动势.pps
- 华北电力大学:《电机学》第二十二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 交变频电路(AC/AC变换).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整流电路(AC/DC变换).ppt
-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直流斩波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MAC-application.pdf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脑模型连接控制器(CMAC)网络.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遗传算法.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系统辨识.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ppt
- 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