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一)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本章研究: 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 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通有正弦电流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通有对称三相电流时的磁动势
本章研究: 交流绕组的连接规律; 正弦磁场下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通有正弦电流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通有对称三相电流时的磁动势

前言 旋转磁场是交流电机工作的 基础 机械旋转磁场是通过原动机拖动磁极旋转可以产生机 械旋转磁场 电气旋转磁场是三相对称的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的 交流电流时会在电机的气隙空间产生电气旋转磁场
机械旋转磁场是通过原动机拖动磁极旋转可以产生机 械旋转磁场 ; 旋转磁场是交流电机工作的 基础 前言 电气旋转磁场是三相对称的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的 交流电流时会在电机的气隙空间产生电气旋转磁场

4.1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一、基本知识 1.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合成电动势和合成磁动势波形接近正弦,幅值要 大、各谐波分量要小; 三相绕组基波电势、基波磁势对称,电阻、电抗 要平衡: 绕组的铜耗要小,用铜量要省; 绝缘要可靠,机械强度、散热条件好,制造方便。 大小、频率、波形和对称的问题
一、基本知识 1.交流绕组的基本要求 ➢ 合成电动势和合成磁动势波形接近正弦,幅值要 大、各谐波分量要小; ➢ 三相绕组基波电势、基波磁势对称,电阻、电抗 要平衡; ➢ 绕组的铜耗要小,用铜量要省; ➢ 绝缘要可靠,机械强度、散热条件好,制造方便。 4.1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大小、频率、波形和对称的问题

4.1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一、基本知识 2.交流绕组的分类 ①相数:单相和多相绕组; 2 根据槽内层数: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每极下每相槽数:整数槽和分数槽。 根据绕法:叠绕组和波绕组:
4.1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和分类 一、基本知识 2.交流绕组的分类 ① 相数:单相和多相绕组; ② 根据槽内层数: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③ 每极下每相槽数:整数槽和分数槽。 ④ 根据绕法:叠绕组和波绕组;

4.2三相双层绕组 P≥10的三相交流电机,其定子绕组大多采用 双层绕组。特点:绕组的线圈数等于槽数 主要优点: 1)可以选择最有利的节距,并同时采用分布绕组, 以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 2)所有线圈具有相同的尺寸,便于制造: 3)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强机械强度
的三相交流电机,其定子绕组大多采用 双层绕组。特点:绕组的线圈数等于槽数 1) 可以选择最有利的节距,并同时采用分布绕组, 以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 3)端部形状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和增强机械强度。 2) 所有线圈具有相同的尺寸,便于制造; 主要优点: 4.2 三相双层绕组

上层边 下层边 双层绕组 槽楔 单层绕组
上层边 下层边 单层绕组 双层绕组 槽楔

4.2三相双层绕组 以Q=36,2p=4 的三相双层叠绕组来进行 (1分荟制情电动势星形图 (2)分相、构成线圈 (3)计算极距和节距(用槽数计) (4)极相组划分 (5)确定并联支路数 (6)把属于各相的所有极相组串联起来,得到绕组 展开图
4.2 三相双层绕组 以Q=36,2p=4 的三相双层叠绕组来进行 分析 (1) 绘制槽电动势星形图 (2)分相、构成线圈 (3)计算极距和节距(用槽数计) (4)极相组划分 (5)确定并联支路数 (6)把属于各相的所有极相组串联起来,得到绕组 展开图

4.2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角度:一个圆周几何角度是360°,在电机分析 中称为机械角度。 2.电角度:在电路理论中,随着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物理量交变一次经过360°时间电角度。在电机中 导体经过一对磁极,其感应电动势交变一次,因此 一对磁极所对应的空间电角度称为360°空间电角度 (或者2π空间电弧度)。 3.电角度和机械角度的关系:若电机极对数为p,则一 个圆周代表p×360°空间电角度,因此与机械角度0 对应的空间电角度为p0
4.2 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1.机械角度: 一个圆周几何角度是360° ,在电机分析 中称为机械角度。 2.电角度:在电路理论中,随着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物理量交变一次经过360°时间电角度。在电机中, 导体经过一对磁极,其感应电动势交变一次,因此 一对磁极所对应的空间电角度称为360°空间电角度 (或者 2π空间电弧度)。 3.电角度和机械角度的关系:若电机极对数为p,则一 个圆周代表p×360°空间电角度,因此与机械角度θ 对应的空间电角度为 p

4.2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4.槽距角α:表示相邻两个槽之间距离的空间电角度。 同时也是相邻槽中导体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差 24 23 22 9 8 a=p360°/Q N2 S2 014 O19 Q是槽数 01 O11 O10 9
4.2 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4.槽距角a:表示相邻两个槽之间距离的空间电角度。 同时也是相邻槽中导体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差 。 a = p360/Q Q是槽数 N2 19 20 21 22 24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S2 N1 S1 n a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材料及其磁路计算.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直流电机.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感应电机的稳态分析.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储能元件.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相量法.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试卷35.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试卷34.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自编教学讲义.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路定理.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3.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2.pdf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31.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二).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PMBLDCM permanent maget brushless DC motor.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同步电机的稳态分析.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同步电机.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机不对称运行.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交流电机的谐波问题.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机的暂态问题.ppt
- 《设计分析》: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计算方法(重庆大学:王崇任、韩力、李辉).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机学多媒体CAI教学课件的研制.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基于工程问题学习的“电机学”教学探讨.pdf
- 《物理学报》: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谐振点及其自治振荡稳定性分析.pdf
-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汇编).pdf
- 烟台理工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and Control Instruments.doc
- 烟台理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doc
- 烟台理工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doc
- 烟台理工学院:《智能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Intelligent Control.doc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Automatic Control Theory.doc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3 频域稳定判据).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4-5.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