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4-5.5)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5-4频域稳定裕度 在稳定性研究中,称(-1,j0)点为临界点, 而曲线Γ出相对于临界点的位置即偏离临界点的 程度,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频域的相对稳定性即稳定裕度常用相角裕度Y 和幅值裕度h来度量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5-4 频域稳定裕度 在稳定性研究中,称(-1,j0)点为临界点, 而曲线ГGH相对于临界点的位置即偏离临界点的 程度,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频域的相对稳定性即稳定裕度常用相角裕度γ 和幅值裕度h来度量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1.相角裕度y/相位裕量/相余量 相角裕度是指Gω)与(1,j0)具有相同的幅值时,二者 的相角之差,常用Y表示。 如右图所示: 1/h A(0)=1 Y=p(0.)-(-180) p(@c) =180°+p(⊙)>0 相位裕度的物理含义:闭环稳定系统如果开环相频特性 再滞后γ度,则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相角裕度是指Gk (jω)与(-1,j0)具有相同的幅值时,二者 的相角之差,常用γ表示。 如右图所示: 1.相角裕度γ/相位裕量/相余量 ( ) 1 ( ) ( 180 ) 180 ( ) 0 c c c A = = − − = + 相位裕度的物理含义:闭环稳定系统如果开环相频特性 再滞后度,则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2.幅值裕度h/幅值裕量 当GkG0)与(-1,j0)点具有相同 的相时,二者的幅值之比即 为幅值裕度,常用h表示。 φ(@x)=-180°, 则幅值裕度为: h= A 幅值裕度的物理含义:闭环稳定系统如果开环幅 频特性再增大倍,则闭环进入临界稳定状态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2.幅值裕度h/幅值裕量 当Gk (jω)与(-1,j0)点具有相同 的相角时,二者的幅值之比即 为幅值裕度,常用h表示。 φ(ωx )=-180°,则幅值裕度为: 1 ( ) x h A = x 幅值裕度h的物理含义:闭环稳定系统如果开环幅 频特性再增大h倍,则闭环进入临界稳定状态

自动控荆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幅值裕度常用分贝值来表示: L=201gh=201g =-20lg4@,) =-L(o)(dB) 当「曲线与负实轴至多只有一个交点,且开 环传递函数无s右半平面极点时,闭环系统稳 定的条件是:Y>0,h>1或Lh>0。对于非最小相 位系统,该结论不可靠。此外,仅用相角裕度 或幅值裕度,都不足以反映系统的稳定程度。 参见P200例5-12上方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幅值裕度h常用分贝值来表示: 1 20lg 20lg 20lg ( ) ( ) ( ) ( ) h x x x L h A A L dB = = = − = − 当ГGH曲线与负实轴至多只有一个交点,且开 环传递函数无s右半平面极点时,闭环系统稳 定的条件是: >0,h>1或Lh>0。对于非最小相 位系统,该结论不可靠。此外,仅用相角裕度 或幅值裕度,都不足以反映系统的稳定程度。 参见P200例5-12上方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例52典型二阶系统(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系统的相角裕度y。 G(s)- s(s+25@,) 解:开环频率特性为 G(j0)= jo(jo+25@) m√o2+(250))月 ∠-90-g 250n 令A(o)=1→m.=mnVV454+1-252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 例5-12 典型二阶系统(单位反馈)开环传递函数为 • 试确定系统的相角裕度γ。 2 (s) (s 2 ) n n G s = + 解:开环频率特性为 2 ( ) ( 2 ) n n G j j j = + 2 1 2 2 90 (2 ) 2 n n n tg − = − − + 4 2 ( ) 1 4 1 2 令A = = + − c n

自动控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按相角裕度的定义 0.=0nVV454+1-252 y=180°+0(0.) %Mp (°) 25 8 70 VV454+1-262 1007 60 806 50 60 5↑→y↑ 40 4 30 y个→o%↓ 0% 20 20 10 对于高阶系统,通过L(w)=0 0 0.2 0.4 0.6 0.8 1.0 求w,再由相频特性求Y。 图5-85二阶系统。%、M,、Y与5的关系曲线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按相角裕度的定义 =180 ( ) c + 1 4 2 2 4 1 2 tg − = + − 4 2 4 1 2 c n = + − → → % 对于高阶系统,通过La(w)=0 求wc,再由相频特性求γ

自动控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补充: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三频段的概念 201g Gl/dB -20 [-60] -40 -20 (2-10)w。>10w。w/s 1T10.1w @c 低频 中频 高频 60 三频段:低频、中频和高频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补充: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三频段的概念 三频段:低频、中频和高频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

自动控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低频段与系统稳态精度有关 低频段的特性完全由积分环节和开环增益(比例环节) 决定。 G.jo以w= K 20gG/B (@ 000) -200=1) K L(@)=201g -40 -20 、2 (1,20lgK) [-20v] (o'=K,0)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一、低频段与系统稳态精度有关 低频段的特性完全由积分环节和开环增益(比例环节) 决定。 0 ( ) ( ) k v K G j j → = ( ) 20lg ( )v K L = (1, 20lg ) K ( , 0) v = K [ 20 ] − v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领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二、中频段与系统动态品质有关 中频段是指系统开环L(o)曲线在截止频率ω.附近的区 段。 中频段的斜率和宽度集中反映了闭环系统的动态品质。 201g|G/dB 201g G/dB 40 @c -20 (a) (b)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二、中频段与系统动态品质有关 中频段是指系统开环L()曲线在截止频率c附近的区 段。 中频段的斜率和宽度集中反映了闭环系统的动态品质

自动控原理 第五章频域分析法一频率法 三、高频段与系统抗干扰能力有关 201g|Gl/dB 高频段:Q→00, -20 [-60] -40 L(o)10w。 /s 1/T 0.1w 0。 Φ(jol= G:(jo) 低频 中频 高频 1+G(j@) 60 ≈G(jo) 高频段的幅值,直接反映了系统对输入高频干扰信 号的抑制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三、高频段与系统抗干扰能力有关 高频段:ω→∞, L(ω)<<0即|Gk (jω)|<<1, 则 ( ) ( ) 1 ( ) ( ) k k k G j j G j G j = + 高频段的幅值,直接反映了系统对输入高频干扰信 号的抑制能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3 频域稳定判据).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Automatic Control Theory.doc
- 烟台理工学院:《智能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Intelligent Control.doc
- 烟台理工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doc
- 烟台理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doc
- 烟台理工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and Control Instruments.doc
-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汇编).pdf
- 《物理学报》: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谐振点及其自治振荡稳定性分析.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基于工程问题学习的“电机学”教学探讨.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机学多媒体CAI教学课件的研制.pdf
- 《设计分析》: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计算方法(重庆大学:王崇任、韩力、李辉).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机的暂态问题.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交流电机的谐波问题.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机不对称运行.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同步电机.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同步电机的稳态分析.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PMBLDCM permanent maget brushless DC motor.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二).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一).ppt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1-5.2).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拉氏变换).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5-3.6).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3.4).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pdf
- 烟台理工学院:《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Industrial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理论课教学大纲 Robotics.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Robo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Robo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practice.doc
- 烟台理工学院:《竞赛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competition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理论课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robot engineering.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1章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主讲:杨智勇).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机器人编程的C++基础知识.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机器人编程的Python基础知识.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机器人的顺向运动学.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机器人的线性控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