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拉氏变换)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拉氏变换 t域 s域 微分方程 代数方程 拉氏变换 初始条件 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 拉氏反变换 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示意图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 分 方 程 初 始 条 件 方 程 的 解 代 数 方 程 方 程 的 解 拉 氏 变 换 拉 氏 反 变 换 t 域 s 域 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示意图 拉氏变换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拉氏变换的定义 1.定义 设函数孔)在20时有定义,如果线性积分 ∫fue"a (5=σ+jo,0>0) 存在,则由此积分所确定的函数可写为 F(s)=f(t)e"dt 见课本P26式(2-11)}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 、 拉氏变换的定义 1. 定义 设函数f(t)在t≥0时有定义,如果线性积分 0 ( )e dst f t t + − ( , 0) s = + j 存在,则由此积分所确定的函数可写为 - 0 ( ) ( )e dst F s f t t + = {见课本P26 式(2-11)}

自动控荆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称其为函数孔)的拉普拉斯变换,并记作 F(s)=LLf(t) 代S)称为的象函数,而孔)称为尺S的原函数, 由象函数求原函数的运算称为拉氏反变换,记作 f(t)=LF(s)] {见课本P26式(2-12)}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F s L f t ( ) [ ( )] = L F(s)称为f(t)的象函数,而f(t)称为F(s)的原函数, 由象函数求原函数的运算称为拉氏反变换,记作 1 f t L F s ( ) [ ( )] − = 称其为函数f(t)的拉普拉斯变换,并记作 {见课本P26 式(2-12)}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P32表2-3) 1.单位阶跃函数1() )个 数学表达式为 0=0= 0 其拉氏变换为 Fs)=L【f(tI=Jft)edt =小1e=elg=-0-川=月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P32 表2-3) 1.单位阶跃函数1(t) 数学表达式为 其拉氏变换为 O t f(t) 1 0 0 0 ( ) [ ( )] ( )e d 1 1 1 1 e d e [0 1] st st st F s f t f t t t s s s + − + − − + = = = = − = − − = L 1 0 ( ) 1( ) 0 0 t f t t t = = ≥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指数函数em 数学表达式为 四日!o的安 0 t<0 其拉氏变换为 F()=L[e"]=∫ee dt =∫= 1 s+a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4.指数函数e -at 数学表达式为 其拉氏变换为 e 0( ) ( ) 0 0 at t a f t t − = ≥ 为实数 0 ( ) 0 ( ) e e e d 1 e d at at st s a t F s t t s a + − − − + − + = = = = + L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正弦函数sinot (P26例题2-3) 正弦函数定义为 sinot t≥0 t=0 t<0 其拉氏变换为 F(s)=L [sin ot]=sinote-"dt =小2(em-e)e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正弦函数sint (P26例题2-3) 正弦函数定义为 sin 0 sin 0 0 t t t t = ≥ 其拉氏变换为 ( ) 0 j j 0 2 2 ( ) [sin ] sin e d 1 e e e d 2 j 1 1 1 2j j j st t t st F s t t t t s s s + − + − − = = = − = − = − + + L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单位脉冲函数(涵数)例题2-4 6函数的表达式为 且δt)dt=1 其拉氏变换为 F(w)=4δ=J0δu)e“dt=1 P27中间,不特别指出时,拉氏积分下限均为0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6. 单位脉冲函数(函数) 例题2-4 函数的表达式为 0 ( ) ( )d 1 0 0 t t t t t + − = = = 且 O t (t) 其拉氏变换为 0 ( ) [ ( )] ( )e d 1 st F s t t t − + − = = = L P27中间,不特别指出时,拉氏积分下限均为0-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三、拉氏变换定理 1.线性性质 设F(s)=L[f,F2(s)=L[f(,a和b为常 数,则有 L[af (t)+bf (t)]=aF (s)+bF2(s)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三、拉氏变换定理 1.线性性质 设F1 (s)=L [ f1 (t)],F2 (s)=L [ f2 (t)],a和b为常 数,则有 1 2 1 2 L af t bf t aF s bF s [ ( ) ( )] ( ) ( ) + = +

自动控荆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微分定理 设F(s)=LLf)小,则有 式中:f0),f0),为f)及其一阶导数在=0处的值。 一阶微分:L[f'()]=sF(s)-f(0) 二阶微分:L[f"()]=s2F(s)-f(0)-f'(0)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微分定理 设F(s)=L [ f(t)],则有 L f t sF s f ( ) ( ) (0) = − 2 L f t s F s sf f ( ) ( ) (0) (0) = − − 式中:f(0), f(0), 为f(t)及其一阶导数在t=0处的值。 一阶微分: 二阶微分:

自动控荆原理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当f0)=f'0)=f”(0)=…=fm-(0)=0时的微分法则: LIf((t)]=s"F(s) 此时, d s dt 即零初始条件下,时域中的微分运算对等于复 数域中乘以s的运算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当 时的微分法则: ( ) [ ( )] ( ) n n L f t s F s = 此时, d s dt 即零初始条件下,时域中的微分运算对等于复 数域中乘以s的运算。 ( 1) (0) (0) (0) (0) 0 n f f f f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1-5.2).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4-5.5).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5.3 频域稳定判据).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Automatic Control Theory.doc
- 烟台理工学院:《智能控制》课程教学大纲 Intelligent Control.doc
- 烟台理工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LC.doc
- 烟台理工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doc
- 烟台理工学院:《检测技术及控制仪表》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and Control Instruments.doc
- 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汇编).pdf
- 《物理学报》:感应电能传输系统多谐振点及其自治振荡稳定性分析.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基于工程问题学习的“电机学”教学探讨.pdf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电机学多媒体CAI教学课件的研制.pdf
- 《设计分析》: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计算方法(重庆大学:王崇任、韩力、李辉).pdf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机的暂态问题.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交流电机的谐波问题.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电机不对称运行.ppt
- 重庆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原理——永磁同步电机.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5-3.6).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3.4).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df
- 烟台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pdf
- 烟台理工学院:《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Industrial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理论课教学大纲 Robotics.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Robo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组装与调试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Robot assembly and debugging practice.doc
- 烟台理工学院:《竞赛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competition robot.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导论》理论课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robot engineering.doc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1章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主讲:杨智勇).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机器人编程的C++基础知识.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机器人编程的Python基础知识.ppt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机器人的顺向运动学.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机器人的线性控制.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空间描述和变换.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速度和静态力.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机器人的动力学.pdf
- 烟台理工学院:《机器人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