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6、综合的研究

7理论语言学:综合的研究 2006年12月18日 汪锋 北京大学中文系 wfwfapku. edu. cn
1 7 理论语言学:综合的研究 2006年12月18日 汪锋 北京大学中文系 wfwf@pku.edu.cn

提纲 口上下五千年 口纵横三千里 口类型学 口反复问句之研究个案
2 提纲 上下五千年 纵横三千里 类型学 反复问句之研究个案

口上下五千年
3 上下五千年

口从严格科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的语言学传统没 有多少价值.汉语里相当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也都借鉴于普通的(或全球)的观点,这正说明 一种发达的文化并不必然造就一流的语言学传 统,二者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性。( tonen 1991:2)
4 从严格科学的观点分析,中国的语言学传统没 有多少价值……汉语里相当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也都借鉴于普通的 (或全球 )的观点,这正说明 一种发达的文化并不必然造就一流的语言学传 统,二者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性。(Itkonen 1991:2)

荀子ca323BCE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至善名
5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至善名。 荀子 ca.323 BCE

柏拉图 Cratylus: The use of names is to inform . he who knows names knows also the things which are expressed by them Hermogenes: Any name which you give is the right one, and if you change that and give another, the new one is as correct as the old --Plato, Cratylus. BJowett, trans. 4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6 Cratylus: The use of names is to inform … he who knows names knows also the things which are expressed by them. Hermogenes: Any name which you give is the right one, and if you change that and give another, the new one is as correct as the old. --Plato, Cratylus. B.Jowett, trans. 4th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 柏拉图

口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 移,亦势所必至(陈第(1541~1617).《毛诗 古音考·自序》)
7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 字有更革,音有转 移,亦势所必至 (陈第(1541 ~1617). 《毛诗 古音考·自序》 )

口Grim定理 口新语法学派 8
8 Grim定理 新语法学派

口语音 ■汉字 ■诗歌押韵 ■注音 ■韵书 佛经翻译
9 语音 汉字 诗歌押韵 注音 韵书 佛经翻译

口词汇 ■《方言》 可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发达最早的词汇学,从 《方言》以后,就这样黯淡无光了,不能使第 一世纪左右已经有了的逼近语言科学的方法继 续进展。(罗常培) 10
10 词汇 《方言》 可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发达最早的词汇学,从 《方言》以后,就这样黯淡无光了,不能使第 一世纪左右已经有了的逼近语言科学的方法继 续进展。(罗常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结构(二).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结构(一).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三).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二).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一).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词类).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词).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语素).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4、音系学(音节).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4、音系学(从音位到区别特征).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词阶法与汉语方言中的层次辨析.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从语音对应到词阶法.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从新语法学派到词汇扩散.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2、理论与实验——汉字的认知研究(汪锋).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1、材料与理论.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n America》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课程电子教案.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On Saussure’s linguistic theory》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 Theoretic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pdf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现当代文学名著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沈从文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论语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李白、杜甫精读》.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庄子精读》教学讲稿(共十七课).docx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成果)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成果)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成果)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成果)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绝代有佳人——写在一代风华.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杜竹敏戏剧评论)思如柳絮飘无定 只怨春光太撩人——漫议《青衫·红袍》.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杜竹敏戏剧评论)夜深沉.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杜竹敏戏剧评论)戏有尽而思无穷——从《班昭》说开去.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杜竹敏戏剧评论)清清剡溪水 幽幽越女情.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批评史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民族文论研究.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批评史论)陈子展先生等早期复旦学人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批评史论)郭绍虞、朱东润先生的早期研究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独立.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批评史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转型与拓新.pdf
-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资源(批评史论)学科的壮大与两项重大成果.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