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n America》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

课号: 课程名称(中文):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英文): 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n America 任课教师:李娟 周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 、基本目的 20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现代 语言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对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本课程主要以美国结构主义的总结性著作,语言学家 霍凯特( 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为基本内容,同时参 考布龙菲尔德( Bloomfield)的《语言论》等其他美国结构主义语言 学家的著述,系统讲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背景,基本语言观 念和研究方法,目的使学生对语言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了解,提高 语言学理论水平和语料分析能力,也为以后从事语言学专业研究打下 基础。 、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前言(1课时)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2.如何学习这门课
课号: 课程名称(中文):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英文):The structural linguistics in America 任课教师:李娟 周学时: 2 学分:2 先修课程:语言学概论 一、 基本目的 20 世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在现代 语言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对中国语言学的历史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本课程主要以美国结构主义的总结性著作,语言学家 霍凯特(Hockett)的《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为基本内容,同时参 考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的《语言论》等其他美国结构主义语言 学家的著述,系统讲解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背景,基本语言观 念和研究方法,目的使学生对语言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了解,提高 语言学理论水平和语料分析能力,也为以后从事语言学专业研究打下 基础。 二、 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前言(1 课时) 1.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2. 如何学习这门课

3.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 、绪论(1课时) 美国结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1)早期代表人物——辉特尼 (2)描写语言学的兴起 (3)布龙菲尔德时期 (4)海里斯时期 (5)霍凯特 2.《现代语言学教程》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美国结构主义的基本语言观念(2课时) 1.萨丕尔的语言观念 2.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念 霍凯特的语言观 三、语言的结构(2课时) 关于结构主义和结构的内涵 (1)结构主义的产生 (2)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3)关于“结构” 2、语言的结构
3. 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 一、 绪论(1 课时) 1. 美国结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1) 早期代表人物——辉特尼 (2) 描写语言学的兴起 (3) 布龙菲尔德时期 (4) 海里斯时期 (5) 霍凯特 2.《现代语言学教程》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二、 美国结构主义的基本语言观念(2 课时) 1. 萨丕尔的语言观念 2.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念 3. 霍凯特的语言观 三、 语言的结构(2 课时) 1、 关于结构主义和结构的内涵 (1) 结构主义的产生 (2) 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3) 关于“结构” 2、 语言的结构

四、音位学(8课时) 音位(4课时) (1)音段音位 (2)超音段音位(语调、重音和音渡) (3)总结 音位配列(2课时) (1)超音段音位配列 (2)音段音位配列 3.音位分析(2课时) 总结 五、语法(18课时) 1.语素的性质(2课时) 直接成分 3.形类和结构(2课时) 4 词的概念(1课时) 5.词法和句法的界定(1课时) 句法结构类型(2课时) 7.句子的类型(2课时) 8.屈折和派生(2课时)
四、 音位学(8 课时) 1. 音位(4 课时) (1) 音段音位 (2) 超音段音位(语调、重音和音渡) (3) 总结 2. 音位配列(2 课时) (1) 超音段音位配列 (2) 音段音位配列 3. 音位分析(2 课时) 4. 总结 五、 语法(18 课时) 1. 语素的性质(2 课时) 2. 直接成分 3. 形类和结构(2 课时) 4. 词的概念(1 课时) 5. 词法和句法的界定(1 课时) 6. 句法结构类型(2 课时) 7. 句子的类型(2 课时) 8. 屈折和派生(2 课时)

9.句法连接的种类(2课时) 10.词类和语法范畴(2课时) 11.语法的核心(2课时) 12.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 六、语素音位(4课时) 1.语素音位系统(2课时) 2.交替类型和典型形式(2课时) 3.音位外形的次要交际作用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课后习题和课堂讨论
9. 句法连接的种类(2 课时) 10. 词类和语法范畴(2 课时) 11. 语法的核心(2 课时) 12. 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 六、 语素音位(4 课时) 1. 语素音位系统(2 课时) 2. 交替类型和典型形式(2 课时) 3. 音位外形的次要交际作用 三、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课后习题和课堂讨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课程电子教案.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On Saussure’s linguistic theory》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 Theoretical Linguistics》课程教学大纲(陈保亚).pdf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PPT专题课件)四、晚唐五代诗歌创作.ppt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PPT专题课件)二、唐诗概说与唐初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巅峰).ppt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PPT专题课件)三、“诗仙”李白诗歌及其创作成就.ppt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PPT专题课件)一、齐梁诗坛与南北诗风的融合(杜晓勤).ppt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八、清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七、明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六、元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四、隋唐五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五、宋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三、魏晋南北朝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二、秦汉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一、先秦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8.清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7.明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6.元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5.宋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精品课程(思考题)4.隋唐五代文学.doc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1、材料与理论.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2、理论与实验——汉字的认知研究(汪锋).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从新语法学派到词汇扩散.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从语音对应到词阶法.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3、历时的维度(Diachronic)——词阶法与汉语方言中的层次辨析.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4、音系学(从音位到区别特征).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4、音系学(音节).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语素).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词).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什么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词类).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一).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二).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句法(三).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结构(一).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5、共时的维度——结构(二).pdf
-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理论语言学》电子教案_6、综合的研究.pdf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现当代文学名著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沈从文精读(共十六讲).docx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论语精读》(共十六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