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3-1)电磁感应定律

第十三 电磁感应 管态过 §13-1电磁感应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 第十三章 和 暂态过程 §13-1 电磁感应定律 一、电磁感应现象

10,2030.40 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时的电磁感应现象
G 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时的电磁感应现象

金属棒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 的电磁感应现象 Q1020,30 O S
金属棒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 的电磁感应现象 G S N

当回路1中的电流变化时, 在回路2中出现感应电流。 BATTERY 20,30, 电池 回路2
电池 BATTERY G 回路1 回路2 当回路1中的电流变化时, 在回路2中出现感应电流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④ dt 在S制中比例系数为1 i==d dt 感应电动势和B矢量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而不是和H矢量通量的变化率有关) 式中的“-”号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达
在SI制中比例系数为1 感应电动势和B 矢量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而不是和H 矢量通量的变化率有关) 式中的“ ”号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达。 二、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d dt ei Φ d dt e i = Φ

ds 右旋符号系统 绕行方向L和法线方向n L 构成一个右旋符号系统。 dS的方向:和绕行方向L构成右旋关系的 面元作为dS的正方向。 E的符号:和Ⅰ绕行方向一致的E为“+
dS n L 右旋符号系统: 构成一个右旋符号系统。 dS 的方向:和绕行方向 L 构成右旋关系的 e 的符号:和L绕行方向一致的 e 为“+” 面元作为 dS 的正方向。 绕行方向L和法线方向 n

由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8:=- d④ dt 分四种情况讨论: n 1若Φ>0 o dt 绵行方向 由定律得£;0, in dt 0 3、 由定律得£;>0 行方向 a与L方向相同。 L
分四种情况讨论: 由定律得ε i< 0 ε i 与L方向相反。 由定律得ε i> 0 ε i 与L方向相同。 d 1.若 Φ >0,dt >0 Φ d 2.若 Φ >0,dt <0 Φ Φ n L 绕 行 方 向 绕 行 方 向 n Φ L ε i d dt e i = Φ 由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ε i

3.中≤0,>0(同学自证) dt 4.φ<0,d∠0(同学自证) dt 若有N匝导线 Ci=-N dep d ( N) ay dt d t d t v=N中磁通链数 感应电流 CR 1 dg r dt
若有N 匝导线 ε i= d dt Φ N dψ = dt ψ = N Φ 磁通链数 感应电流: = R 1 d dt Φ d Φ = N dt ( ) d dt 3. Φ< 0, Φ > 0 (同学自证) d < dt Φ 4. Φ< 0, 0 (同学自证) ε I R i i =

感应电量 dg=lidt (L2 1 dg 尺dt g= I dt 1 dg r dtdt R中1 (1-φ2)
dq =Ii dt 感应电量: 1 = dΦ R Φ 1 Φ2 q = Ii dt t1 t 2 R 1 d dt Φ = t1 t 2 dt I = R 1 d dt Φ i ( ) Φ1 Φ2 ( ) 1 = R

q=d乙≈1 (91-2) R 讨论: q只和△中有关,和电流变化无关,即和 磁通量变化快慢无关。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磁通计
q = Ii dt t1 t 2 Φ1 Φ2 ( ) 1 = R 讨论: q 只和 △Φ 有关,和电流变化无关,即和 磁通量变化快慢无关。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磁通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磁介质中的磁场(12-5)铁磁质.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磁介质中的磁场(12-3)磁场强度.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磁介质中的磁场(12-1)介质的磁化.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3)磁感应强度.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8)安培定律.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6)洛仑兹力.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4)安培环路定理.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2)毕奥-萨伐尔定律.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真空中的恒定磁场(11-1)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高斯定理.ppt
- 红外光谱法 (Infrared Analysis, IR) 基本原理概述.ppt
- 分子发光分析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基本原理概述.ppt
- 核磁共振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 NMR简介.doc
- 质谱分析原理及质谱仪( Mass Spectrograph)原理概述.ppt
- 质谱法( Mass Spectrometry,MS) 的应用与历史发展.doc
- 华南农业大学物理力学(英文版):《 MECHANICS》.ppt
- 《Electromagnet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9 Magnetic Fields:II.ppt
- 《Electromagnet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8 Magnetic Fields:I.ppt
- 《Electromagnet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7 Dielectrics:II.ppt
- 《Electromagnet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6 Dielectrics:I.ppt
- 《Electromagnetism,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教学课件(PPT讲稿)Chapter 5 Direct Currents in Electric Circuits.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3-3)感生电动势.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3-5)自感与互感.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3-7)磁场能量.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14-1)位移电流.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场(14-2)麦克斯韦方程.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15-1)简谐振动.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15-3)受迫振动.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15-6)垂直振动合成.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1)机械波的产生.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2)波动方程.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3)波的能量.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51)电磁波.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6)惠更斯原理.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7)波的干涉.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六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16-8)多普勒效应.ppt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均匀磁场与矩形导体回路面法.ppt
- 《光学分析导论》 电磁辐射的描述.ppt
- 《光学设计》参考书(PDF电子版,共十四章).pdf
- 《原子物理》:原子学说讲义.ppt
- 中国科技大学:《电磁场理论》 第一章 矢量分析与场论基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