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21.1)重积分

第二十一章重积分 §1二重积分的概念 教学内容:1.二重积分的定义 2二重积分存在的条件 3二重积分的性质
第二十一章 重积分 §1 二重积分的概念 教学内容:1.二重积分的定义 2.二重积分存在的条件 3.二重积分的性质

平面图形的面积 1平面图形有界 12 有矩形R使P<R 1112 11 2平面图形的面积 所有类小矩形面积总和记为s/(7) 所有1类及2类小矩形面积总和记为S(T) 内面积sup{Sn(}=L,外面积nf(S,(T)}=Ip P可求面积内面积n=外面积Ip
平面图形的面积 1.平面图形有界 2.平面图形的面积 11 1 1 1 111 11 2 2 2 22 2 2 22 2 22 2 2 2 2 222 2 1 s ( T ) 所有 类小矩形面积总和记为 p 1 2 S (T) 所有 类及 类小矩形面积总和记为 p p p 内面积 sup{ s ( T)} = I p p 外面积 inf{ S ( T)} = I p p P可求面积 内面积 I =外面积 I 有矩形R , 使P R

问题的提出 1.曲顶柱体的体积 设f(x,y)为定义在可求面积的有界闭区域D上 的非负连续函数,求以曲面z=f(x,y)为顶, D为底的柱体的体积V f(x,y) D 平顶柱体体积=底面积×高柱体体积=? 特点:平顶 特点:曲顶
平顶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特点:平顶. 柱体体积=? 特点:曲顶. z = f (x, y) D 1.曲顶柱体的体积 一、问题的提出 为底的柱体的体积 。 的非负连续函数,求以曲面 为顶, 设 为定义在可求面积的有界闭区域 上 D V z f x y f x y D ( , ) ( , ) =

求曲顶柱体的体积思想方法 以平代曲,以不变代变 求曲顶柱体的体积采用“分割、代替、 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分割 把曲顶柱体的底任意分为n个小区域,其面积为△a 把曲顶柱体分为n个小曲顶柱体,其体积为△V 任选一个小曲顶柱体
求曲顶柱体的体积思想方法 ——以平代曲,以不变代变 求曲顶柱体的体积采用 “分割、代替、 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分割 把曲顶柱体的底任意分为n个小区域, 其面积为 i 把曲顶柱体分为n个小曲顶柱体, 其体积为Vi 任选一个小曲顶柱体

(2)代替 (52) f(x,y) 以f(2,n)为高, G为底的平顶柱体 代替曲顶柱体 △V1≈f(5,1) i 7) 3)求和 △O 用n个小平顶柱体体积之和近似表示曲顶柱体的体积 V≈∑f(5,m)△a
x z y o D z = f (x, y) i • ( , ) i i (2)代替 i i i ( , ) 代替曲顶柱体 为底的平顶柱体 以 为高, i i i f ( , ) i i i i V f ( , ) (3)求和 用n个小平顶柱体体积之和近似表示曲顶柱体的体积 ( , ) . 1 i i n i i V f =

(4)求极限 曲顶柱体的体积V=im∑f(5,m)△a 其中=nax{△G的直径} 2.求平面薄片的质量 设有一平面薄片,占有xOy面上的闭区域 D,在点(x,y)处的面密度为p(x,y),假定 P(x,y)在D上连续,平面薄片的质量为多少? 当(x,y)=时,M=4·△D 思想方法:以均匀代非均匀曲,以不变代变
曲顶柱体的体积 lim ( , ) . 1 0 i i n i i V f = = → (4)求极限 其中 = { 的直径} i i nax 2.求平面薄片的质量 设有一平面薄片,占有xoy面上的闭区域 D,在点(x, y)处的面密度为( x, y),假定 ( x, y)在D上连续,平面薄片的质量为多少? 思想方法:以均匀代非均匀曲,以不变代变 当(x, y) = 时,M = D

分割、代替、求和、取极限 将薄片分割成若干小块, 取典型小块,将其近似 看作均匀薄片, (5,1) 所有小块质量之和 近似等于薄片总质量 △ 0 M=Iim∑P(5,m)△a 九->0
i • ( , ) i i 将薄片分割成若干小块, 取典型小块,将其近似 看作均匀薄片, 所有小块质量之和 近似等于薄片总质量 lim ( , ) . 1 0 i i n i M i = = → x y o 分割、代替、求和、取极限

二重积分的概念 1定义设∫(x,y)是有界闭区域D上的有界函数, 将闭区域D任意分成n个小闭区域△a1 △a2,…,△an,其中△a表示第i个小闭区域, 也表示它的面积,在每个△a;上任取一点(;,7), 作乘积∫(4;,mn)△a; =1,2,…,n) 并作和∑f(5,m)△G1
定 义 设 f (x, y)是有界闭区域D上的有界函数, 将 闭 区 域 D 任意分成 n 个 小 闭 区 域 1 , 2 , , n,其中 i表示第i个小闭区域, 也表示它的面积,在每个 i上任取一点( , ) i i , 作乘积 ( , ) i i f i, (i = 1,2,,n), 并作和 i i n i i f = ( , ) 1 , 二、二重积分的概念 1

如果当各小闭区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趋近于零 时,这和式的极限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f(x,y)在闭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 记为f(x,y)da, D 即(x,im∑f(5,m)△ 元→0 积被积 被面 分积分 积积积 区域 函数 变 表达式 元素 分和
积分区域 如果当各小闭区域的直径中的最大值 趋近于零 时,这和式的极限存在,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f ( x, y)在闭区域 D 上的二重积分, 记为D f (x, y)d , 即D f (x, y)d i i ni i f = = → lim ( , ) 1 0 . 积分和 被积函数 积分变量 被积表达式 面积元素

2对二重积分定义的说明: (1)在上述极限中,要求对任意的分割及任意的介点 极限均存在且相等; (2)二重积分定义的另一说法: 设/为一个确定的数,若∨E>0,38>0,对T,只要 <,对v(,n)∈a,有∑f(5,m)0-<E (3)当已知二重积分存在,要求其值时,可以采用 特殊的分割,以方便计算;
2.对二重积分定义的说明: (2) 二重积分定义的另一说法: − = T f J J T n i i i i i i i 1 , ( , ) , ( , ) 0, 0, , 对 有 设 为一个确定的数,若 对 只要 (1)在上述极限中,要求对任意的分割及任意的介点 极限均存在且相等; (3) 当已知二重积分存在,要求其值时,可以采用 特殊的分割,以方便计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20.2)对坐标的曲线积分.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章(20.1)对弧长的曲线积分.ppt
- 《博弈论》(英文版) ps5 Due Tuesday, November.pdf
- 《博弈论》(英文版) ps4 Due Tuesday, November.pdf
- 《博弈论》(英文版) ps3 Due Thursday Octobe.pdf
- 《博弈论》(英文版) ps2 Due Thursday, October.pdf
- 《博弈论》(英文版) ps1 Due Friday, September.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TH.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Game Theory Signaling Games Marciano Siniscalchi January.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Forward Induction Marciano Siniscalchi January 10, 2000.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8.5 More on Auctions.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8 Applications(1)-Simultaneous Auctions Marciano siniscalchi.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7 Interactive Epistemology(2 Marciano siniscalchi.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6 Interactive Epistemology(1) Marciano Siniscalchi.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5 Games with Payoff Uncertainty(2).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4 Games with Payoff Uncertainty(1).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3 Nash Equilibrium.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2 (Iterated)Best Response Operators.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16 Applications of Sequential and Perfect Bayesian Equilibrium.pdf
- 《博弈论》(英文版) lect 15 Sequential Equilibrium.pdf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21.2)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21.3)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径的无关性.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21.4)二重积分的变量交换.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一章(21=6)重积分的应用.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22.3)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十二章(22.2)第二型曲面积分.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14-1)幂级数.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14-2)函数的幂级数展开.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15-1)傅里叶(Fourier)级数.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五章(15-2)以2L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17-2)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17-3)方向导数与梯度.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七章(17-4)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18-1)隐函数.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18-2)隐函数组.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18-3)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八章(18-4)条件极值.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6.1 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ppt
- 广州大学:《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反常积分(11-1)反常积分概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