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热集成技术基础及应用2/2

一、问题表格法
1 一、问题表格法

问题表格法确定夹点的步骤 第一步:子网络的分割,问题表格(); 第二步:每个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第三步:问题表格(2)的确立与夹点的确定。 2
2 第一步:子网络的分割,问题表格(1); 第二步:每个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第三步:问题表格(2)的确立与夹点的确定。 问题表格法确定夹点的步骤

子网络的基本概念 热级联:每个单元都是相 似的传热过程组成的串级 结构。每一级相当于一个 子网络。 41 。 热级联一虚拟结构,同一 温位的物流集中于同一级。 3
3 子网络的基本概念 • 热级联: 每个单元都是相 似的传热过程组成的串级 结构。每一级相当于一个 子网络。 • 热级联-虚拟结构,同一 温位的物流集中于同一级。 D k+1 T1 T k T k+1 I1 I k I k+1 IK D1 D k D K O k O1 Ok Ok+1

子网络热量衡算的基础概念 >Ok:第k个子网络向外界或其他子网络输出的 热量; >Ik:外界或其他子网络供给第k个子网络的热量; >Dk:第k个子网络本身的赤字(Deficit).,即该 子网络为满足热平衡所需要的外加热量。 4
4 子网络热量衡算的基础概念 ➢OK:第k个子网络向外界或其他子网络输出的 热量; ➢IK:外界或其他子网络供给第k个子网络的热量; ➢DK:第k个子网络本身的赤字(Deficit),即该 子网络为满足热平衡所需要的外加热量

热量衡算的基本公式 ·OkIk-Dk 输出=输入-赤字 ·Dk(∑CPc-∑CPH)TkTk+i) ·∑CPc:子网络k中包含的所有冷物流的热容流率之和; ·∑CP1:子网络k中包含的所有热物流的热容流率之和。 5
5 热量衡算的基本公式 • Ok =I k -D k 输出=输入-赤字 • D k=(∑CPC - ∑CPH )(T k -T k+1) • ∑ CPC:子网络k中包含的所有冷物流的热容流率之和; • ∑CPH :子网络k中包含的所有热物流的热容流率之和

待完成的表单 子网络 赤字 热量/kW 序号 Dk/kW k Ok SNi SN2 SN3 SN4 SNs SN6 6
6 待完成的表单 子网络 序号 赤字 DK /kW 热量/kW IK OK SN1 SN2 SN3 SN4 SN5 SN6

例题一: 一过程系统含有两个热物流和两个冷物流,给定数据列于下 表,选定冷热物流间最小传热温差为△Tmim=20℃,试用问题表 格法确定该过程的夹点位置。 初始温度 终了温度 热负荷 热容流率 物流标号 ℃ C kW kW/'C H1 150 60 180.0 2.0 H2 90 60 240.0 8.0 C1 20 125 262.5 2.5 C2 25 100 225.0 3.0
7 例题一: 一过程系统含有两个热物流和两个冷物流,给定数据列于下 表,选定冷热物流间最小传热温差为△Tmin = 20 ℃,试用问题表 格法确定该过程的夹点位置。 物流标号 初始温度 ℃ 终了温度 ℃ 热负荷 kW 热容流率 kW/ ℃ H1 150 60 180.0 2.0 H2 90 60 240.0 8.0 C1 20 125 262.5 2.5 C2 25 100 225.0 3.0

第一步:子网络的分割 问题表格(1) △Tmin=20oC 子网络序号 冷物流及其温度 热物流及其温度 k C H H2 C 150 SN 等于最小传 125 SN2 热温差 100 120 SN3 SN4 0520 60 SNs SNe 8
8 第一步:子网络的分割 问题表格(1) △Tmin = 20 ℃ 子网络序号 冷物流及其温度 热物流及其温度 k C1 C2 /℃ H1 H2 /℃ SN1 SN2 SN3 SN4 SN5 SN6 150 145 120 90 60 125 100 70 40 25 20 等于最小传 热温差

第二步: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第一个子网络: K=1,(温度间隔为150~145C) D=(0-2)×(150-145)=-10(负赤字表示有剩余热量10kW) 11=0(无外界输入热量) 0=11-D1=0-(-10)=10 O,为正值,说明子网络1(SN)有剩余热量供给子网络2(SN2) 9
9 第二步: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 第一个子网络: K = 1,(温度间隔为 150~145 ℃) D 1 =(0-2)×(150-145) = -10 (负赤字表示有剩余热量10kW) I 1 = 0 (无外界输入热量) O1= I 1 - D 1= 0 -(-10) = 10 O1为正值,说明子网络1(SN1 )有剩余热量供给子网络2(SN2 )

第二步: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第二个子网络: K=2,(温度间隔为145~120C) D,=(2.5-2)×(145-120)=12.5 (正赤字表示有热量赤字12.5kW) I2=O=10(子网络SN有剩余热量供给SN2 02=12-D2=10-12.5=-2.5 O2为负值,说明子网络SN2有剩余的负热量供给子网络SN3(即 需要子网络3向子网络2供给热量,但这是不可能的) 10
10 第二步:子网络的热量衡算 • 第二个子网络: K = 2,(温度间隔为145~120℃) D 2 =(2.5-2)×(145-120) = 12.5 (正赤字表示有热量赤字12.5kW) I 2 = O1= 10(子网络SN1有剩余热量供给SN2 O2= I 2 - D 2= 10-12.5 = -2.5 O2为负值,说明子网络SN2有剩余的负热量供给子网络SN3(即 需要子网络3向子网络2供给热量,但这是不可能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实际气体热力学过程.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㶲方程.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微分关系式.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物理㶲(主讲:何嘉诚).pdf
-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热泵技术》课程实验讲义(主讲:王树刚).pdf
-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热质交换原理》课程教学实验讲义——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doc
-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热泵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讲义.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专业英语-新能源》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纳米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应用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Linear Algebra.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动力机械》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供热工程》课程教学大纲.pdf
-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建筑节能》课程教学大纲.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㶲分析应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热集成技术基础及应用1/2.pdf
- 广东工业大学:《高等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㶲经济分析.pdf
- 吉林大学:《新能源技术与应用概论》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农业能源工程(共十章,完整版,主讲:隋媛媛).pdf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1 蒸汽压缩式制冷 2.1.1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与制冷剂.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1 蒸汽压缩式制冷 2.1.2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1 蒸汽压缩式制冷 2.1.3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构成.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1 蒸汽压缩式制冷 2.1.4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自动调节.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1 蒸汽压缩式制冷 2.1.5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应用.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2 吸收和吸附式制冷.ppt
-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制冷原理与技术 2.3 其他形式的制冷循环.ppt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黄龙).pdf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 稳态平板法测定绝热材料导热系数.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 传热问题的数值计算.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 空气横掠圆管强制对流传热实验.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 水平管外自然对流传热实验.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 大容器内水的饱和沸腾曲线测定.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 角系数的几何法测量.doc
- 新疆大学:《传热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 铂丝表面发射率的测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