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201.7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建材实验室编2007年2月

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建材实验室编 2007 年 2 月

目录(1)建筑材料实验总则实验一水泥实验·(3)实验二混凝土用砂实验·(4)实验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实验四 混凝土性能实验…. (7)(7)实验五石油沥青实验实验六钢筋实验(8)建筑材料实验总则

目 录 建筑材料实验总则.(1) 实验一 水泥实验.(3) 实验二 混凝土用砂实验.(4) 实验三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6) 实验四 混凝土性能实验.(7) 实验五 石油沥青实验.(7) 实验六 钢筋实验.(8) 建筑材料实验总则

一、实验目的建材实验课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性能、性质要靠实验取得数据。学员通过建材实验可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并可深入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性质,验证所学基本理论(如果条件允许,指导教师还可为学生安排看录像、组织参观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又可为将来工作中材料的正确运用、改性研究以及新材料的研制打下基础。建筑材料实验的结果是有条件的,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均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测试出来。如果实验不按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其结果就没有可比性。因此,实验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为了检查材料的质量,鉴定材料的性能,国家或行业部门往往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大量实验、总结、分析工作,制订出一定的实验方法(或称实验规程)及质量要求(或称技术标准),作为材料实验及鉴定的依据。例如水泥取样方法有国家标准GB12573-90),水电部有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SD105—82)前我国的材料标准可分为三级: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其最具权威性,是其它标准制订的依据和目标;2、省级标准,是区域性的;3、企业标准,一般是局部的、暂时的,一且条件成熟,应争取修订提高成为国家标准。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最后的实验结果才能应用。实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又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而改进和修订。因此,我们要掌握实验原理,了解新的实验技术,在熟练掌握现有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可提出新的实验方法我们的建材实验课将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应至少对材料性能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加以控制,无法控制的次要因素要在实验报告中写明,以供参考。)二、 试样的选取为了解材料的性能,不可能将全部材料都进行实验,一般是从材料总体中抽取若-个体,组成样本进行实验。抽取样本的特性应当对总体具有代表性,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该批材料的质量,否则实验结果就无意义。例如:散粒材料取样时,可从料堆均匀分布的八个不同部位(上、中、下及东、南、西、北),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一份共八份,组成一组试样(取样时,应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除去,在较深处铲取)。混合均匀,再以四分法选样。四分法取样是将拌匀的散粒材料如砂或石子铺成一定厚度的园饼或圆三、四)如图锥,用铲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切一“十”字,将试样分成四等份二、三或二、四)重新拌匀(另两份舍掉),再堆成园饼或圆锥,重1。取对角两份复上述过程,直至所得试样略多于实验所需的数量为止。1四分法取样示意图-1-三、实验资料的分析整理

一、实验目的 建材实验课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性能、性质要靠实验 取得数据。学员通过建材实验可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并可深入掌握建筑材料的性能、性质,验证所学基本理 论(如果条件允许,指导教师还可为学生安排看录像、组织参观等,以增强学生的感性 认识)。又可为将来工作中材料的正确运用、改性研究以及新材料的研制打下基础。 建筑材料实验的结果是有条件的,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均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测 试出来。如果实验不按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其结果就没有可比性。因此,实验必须有 统一的标准。为了检查材料的质量,鉴定材料的性能,国家或行业部门往往要组织有关 部门进行大量实验、总结、分析工作,制订出一定的实验方法(或称实验规程)及质量 要求(或称技术标准),作为材料实验及鉴定的依据。例如水泥取样方法有国家标准 (GB12573-90),水电部有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SD105-82)。目前我国的材料标 准可分为三级:1、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其最具权威性,是其它标准制订的依据和目 标;2、省级标准,是区域性的;3、企业标准,一般是局部的、暂时的,一旦条件成熟, 应争取修订提高成为国家标准。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最后的实验结 果才能应用。实验方法和技术标准又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而改进和修订。因此,我 们要掌握实验原理,了解新的实验技术,在熟练掌握现有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可提出新 的实验方法。 我们的建材实验课将依据国家标准进行实验。(如果实验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标 准的要求,应至少对材料性能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加以控制,无法控制的次要 因素要在实验报告中写明,以供参考。) 二、试样的选取 为了解材料的性能,不可能将全部材料都进行实验,一般是从材料总体中抽取若干 个体,组成样本进行实验。抽取样本的特性应当对总体具有代表性,能较正确地反映出 该批材料的质量,否则实验结果就无意义。例如:散粒材料取样时,可从料堆均匀分布 的八个不同部位(上、中、下及东、南、西、北),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一份共八份, 组成一组试样(取样时,应先将取样部位的表层除去,在较深处铲取)。混合均匀,再 以四分法选样。四分法取样是将拌匀的散粒材料如砂或石子铺成一定厚度的园饼或圆 锥,用铲沿相互垂直的方向切一“十”字,将试样分成四等份(一、二、三、四)如图 1。取对角两份(一、三或二、四)重新拌匀(另两份舍掉),再堆成园饼或圆锥,重 复上述过程,直至所得试样略多于实验所需的数量为止。 一 二 三 四 图 1 四分法取样示意图 ─1— 三、实验资料的分析整理

1、减少误差我们通过实验所得结果与真值总难免有误差。例如测量长度时,尺子本身就不是绝对标准长度,而存在微小误差。这种误差随着测量次数而积累,称为系统误差。当测量时,环境的冷热、干湿和测量者的习惯等都会使测量结果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有的为正,有的为负,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导致测量结果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随机误差。影响实验结果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愈小,测量结果的精度就愈高。因此,我们做实验时一定要非常细致,使随机误差尽量减小,同时还要经常校核仪器,将系统误差从实验结果中扣除2、异常数据的剔除如果我们按主观愿望将实验结果中不合己意的数据丢弃是不应该的,但用不合理的数据参与计算,又会歪曲实验结果。对异常数据的取舍,只能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一般来说,脆性材料的强度实验结果,离散性很大。水泥抗压强度值,就是采取判断。将六个实验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不管其差异如何,统一规定舍弃,其余四个抗压强度值的平均值代表该水泥的抗压强度值。混凝土抗压强度取值,规定三个抗压强度实验,如有一个超过中间值的15%,则将其极大值和极小值都舍弃,而以中间值代表强直中度实验值。从统计理论上说,这个中间值离其真值比其余二个的平均值离真值较近。四、实验程序和要求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实验程序,下面列出实际工作中委托建筑材料实验的实验室管理程序1、填写实验委托单,送试样;2、检查核对试样尺寸、数量、外观、编号和委托单内容等,填写收样记录;3、按标准方法进行必试项目和要求项目的实验,并填写原始记录;4、计算、评定5、填写实验报告单:6、复核、签章;7、签发报告,为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建筑材料实验指导书”中要求进行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步骤、操作要点、实验报告填写方式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并将能填写的有关内容填写到实验报告中。按时到实验室后,要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爱护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要赔偿。联系所学材料性能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观察、作好记录。若出现反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记录。核查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搞好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的清洁卫生,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后再离开实验室。编者:彭红涛汪久林张心平121

1、减少误差 我们通过实验所得结果与真值总难免有误差。例如测量长度时,尺子本身就不是绝 对标准长度,而存在微小误差。这种误差随着测量次数而积累,称为系统误差。当测量 时,环境的冷热、干湿和测量者的习惯等都会使测量结果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有的为 正,有的为负,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导致测量结果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随机误差。 影响实验结果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愈小,测量结果的精度就愈高。因此,我们做实验 时一定要非常细致,使随机误差尽量减小,同时还要经常校核仪器,将系统误差从实验 结果中扣除。 2、异常数据的剔除 如果我们按主观愿望将实验结果中不合己意的数据丢弃是不应该的,但用不合理的 数据参与计算,又会歪曲实验结果。对异常数据的取舍,只能根据数理统计的原理进行 判断。一般来说,脆性材料的强度实验结果,离散性很大。水泥抗压强度值,就是采取 将六个实验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不管其差异如何,统一规定舍弃,其余四个抗压强 度值的平均值代表该水泥的抗压强度值。混凝土抗压强度取值,规定三个抗压强度实验 值中,如有一个超过中间值的 15%,则将其极大值和极小值都舍弃,而以中间值代表强 度实验值。从统计理论上说,这个中间值离其真值比其余二个的平均值离真值较近。 四、实验程序和要求 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实验程序,下面列出实际工作中委托建筑材料实验的实验 室管理程序: 1、填写实验委托单,送试样; 2、检查核对试样尺寸、数量、外观、编号和委托单内容等,填写收样记录; 3、按标准方法进行必试项目和要求项目的实验,并填写原始记录; 4、计算、评定; 5、填写实验报告单; 6、复核、签章; 7、签发报告。 为了提高实验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建筑材料 实验指导书”中要求进行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步骤、操作要点、实验报告填写方式 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等,并将能填写的有关内容填写到实验报告中。按时到实验室后, 要听从指导教师的指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爱护仪器、设备,损坏仪器要赔偿。 联系所学材料性能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观察、作好记录。若出现反常现象应分析 原因,并记录。核查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搞好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的清 洁卫生,由指导教师检查签字后再离开实验室。 编者:彭红涛 汪久林 张心平 ─2─

实验一水泥实验为检测水泥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应进行水泥的化学分析及物理力学实验。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仅作物理力学实验,如: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及强度等实验项目。有时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还需进行水化热和抗侵蚀性等实验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只能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演示实验和水泥安定性演示实验。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1、意义水泥加水拌和后形成水泥浆的稠度,对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技术性质的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为了对以上水泥性质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必须在相同的稠度下进行实验。所以统一规定了水泥的标准稠度,即: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用水量,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是为了水泥其它性质实验准备数据。实验方法有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两种。2、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4、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5实验结果整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同厂同批水泥的一个取样单位是多少吨?2、做水泥实验时实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控制在多少?3、水泥标准稠度是不是检测水泥质量的必要指标?4、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若试锥下沉深度等于32mm,应如何调整用水量(增加还是减少?)二、水泥凝结时间实验1、意义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对混凝土的施工影响很大,涉及到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因此,要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是否能符合要求。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建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建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1、硅酸盐水泥与粉煤灰水泥比较,哪一种水泥凝结时间长?为什么?2、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水泥净浆为何要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1313、你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一 水泥实验 为检测水泥是否符合国家的技术标准,应进行水泥的化学分析及物理力学实验。在 实际工程中一般仅作物理力学实验,如: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及强 度等实验项目。有时根据工程的特殊要求还需进行水化热和抗侵蚀性等实验。 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只能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水泥 凝结时间测定演示实验和水泥安定性演示实验。 一、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1、意义 水泥加水拌和后形成水泥浆的稠度,对水泥的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等技术性质的 实验结果影响很大。为了对以上水泥性质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必须在相同的稠度 下进行实验。所以统一规定了水泥的标准稠度,即:水泥净浆达到规定稠度时的用水量, 以水泥重量的百分数表示。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是为了水泥其它性质实验准备 数据。实验方法有调整水量法和固定水量法两种。 2、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4、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5、实验结果整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同厂同批水泥的一个取样单位是多少吨? 2、做水泥实验时实验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控制在多少? 3、水泥标准稠度是不是检测水泥质量的必要指标? 4、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若试锥下沉深度等于 32mm,应如何调整用水量(增加还是 减少?) 二、水泥凝结时间实验 1、意义 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到开始失去塑性所经 历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到完全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对混凝 土的施工影响很大,涉及到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因此,要检验水泥的凝 结时间是否能符合要求。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建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建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硅酸盐水泥与粉煤灰水泥比较,哪一种水泥凝结时间长?为什么? 2、测定水泥凝结时间的水泥净浆为何要用标准稠度水泥净浆? ─3— 3、你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水泥安定性实验1、意义水泥体积的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中若含有较多的CaO、MgO或SO3,则使水泥石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会影响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因此,除应控制CaO、MgO和SO;的含量外,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还要用沸煮法或雷式法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游离CaO引起的体积不均匀膨胀。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的有关部分)思考题1、安定性不合格的试饼,为何发生龟裂或弯曲?2、安定性分试饼法和雷式法两种,问有争议时以哪一种方法为准?3、水泥安定性试饼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如何?四、水泥胶砂强度实验1、意义水泥的强度均以水泥胶砂的强度来代表。因水泥很少单独使用,所以水泥胶砂强度可反映水泥硬化到一定龄期(时间)时胶结力的大小,是确定水泥标号的依据。1977年前,我国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是采用硬练法,用砂较多,用水较少,有专门的一套实验仪器。1977年开始,我国国家标准规定(GB177-77)规定水泥胶砂强度采用软练法进行检测。同样的水泥,用软练法测出的强度较硬练法低。现行标准为《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思考题1、水泥强度实验为何要规定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条件,如不能按标准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如试件脱模后,置于15℃的水中养护28天,测得的强度是否准确?2、若试件脱模时,不小心碰掉棱角,对实验值是否有影响?3、水泥胶砂强度测定时为何要使用标准砂并与水泥有一定比例?4、在水泥和标准砂倒入搅拌锅内开动始搅拌后为什么不马上加水实验二混凝土用砂实验一、筛分析实验1、意义细骨料(砂)的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用量有较大影响,同时

三、水泥安定性实验 1、意义 水泥体积的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水泥中若含有较多的 CaO、MgO或SO3,则使水泥石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会影响建筑物的强度、耐久性。 因此,除应控制CaO、MgO和SO3的含量外,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还要用沸煮法或雷式 法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游离CaO引起的体积不均匀膨胀。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安定性不合格的试饼,为何发生龟裂或弯曲? 2、安定性分试饼法和雷式法两种,问有争议时以哪一种方法为准? 3、水泥安定性试饼的尺寸和形状要求如何? 四、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意义 水泥的强度均以水泥胶砂的强度来代表。因水泥很少单独使用,所以水泥胶砂强度 可反映水泥硬化到一定龄期(时间)时胶结力的大小,是确定水泥标号的依据。1977 年前,我国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是采用硬练法,用砂较多,用水较少,有专门的一套 实验仪器。1977 年开始,我国国家标准规定(GB177-77)规定水泥胶砂强度采用软 练法进行检测。同样的水泥,用软练法测出的强度较硬练法低。现行标准为《水泥胶砂 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17671—1999)。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 思考题 1、水泥强度实验为何要规定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及实验条件,如不能按标准实验条件进 行实验,如试件脱模后,置于 15℃的水中养护 28 天,测得的强度是否准确? 2、若试件脱模时,不小心碰掉棱角,对实验值是否有影响? 3、水泥胶砂强度测定时为何要使用标准砂并与水泥有一定比例? 4、在水泥和标准砂倒入搅拌锅内开动始搅拌后为什么不马上加水? 实验二 混凝土用砂实验 一、筛分析实验 1、意义 细骨料(砂)的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用量有较大影响,同时 ─4—

也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进行砂的筛分析实验,以掌握砂的级配情况和细度模数,为科研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数。2、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4、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5、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1、做砂的筛分析实验时,砂的取样为何要经10mm 筛筛过?2、做砂的筛分析实验为何要烘干砂?3、砂筛分后,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加底盘剩量若为497.5g,实验是否合格?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1、意义测定砂的表观密度,主要为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并可评定砂的质量好坏。2、实验仪器(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1、砂的表观密度测定实验中,哪些步骤对实验精度影响较大?2、有两种砂子,若它们的细度模数相同,间它们的级配是否相同?若它们的级配相同,问它们的细度模数是否相同?三、砂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测定?1、意义掌握砂的堆积密度,以估计存放料场的面积及运输工具的数量,同时还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砂的空隙率是根据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计算得到的。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如取砂样不均匀,粗颗粒偏多,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实验测定砂的堆积密度,若实验室无11的容积筒,用21的代替可否?3、空隙率的大小反映砂子的什么性质?1s1

也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进行砂的筛分析实验,以掌握砂的级配情况和细度模数, 为科研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数。 2、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4、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5、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做砂的筛分析实验时,砂的取样为何要经 10mm 筛筛过? 2、做砂的筛分析实验为何要烘干砂? 3、砂筛分后,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加底盘剩量若为 497.5g,实验是否合格? 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1、意义 测定砂的表观密度,主要为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并可评定砂的质量 好坏。 2、实验仪器(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实验中,哪些步骤对实验精度影响较大? 2、 有两种砂子,若它们的细度模数相同,问它们的级配是否相同?若它们的级配相同, 问它们的细度模数是否相同? 三、砂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测定? 1、意义 掌握砂的堆积密度,以估计存放料场的面积及运输工具的数量,同时还为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提供数据。砂的空隙率是根据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计算得到的。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 如取砂样不均匀,粗颗粒偏多,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2、 实验测定砂的堆积密度,若实验室无 1l 的容积筒,用 2l 的代替可否? 3、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砂子的什么性质? ─5─

实验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所设计的初步配合比是否符合施工、技术和经济性要求。所以,试拌工作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一、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实验1、意义混凝土在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关系到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例如和易性不好的混凝土拌和物,不易浇揭,混凝土会出现质量不均匀:水灰比不合理的混凝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等。因此,首先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实验,是测定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因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较复杂,目前尚无一精确的指标可以同时代表出混凝土和易性的好坏。目前,混凝土和易性实验一般常用落度实验和维勃稠度实验两种。其它尚有插管流动度(可参考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第4.0.3条(403-80))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1)混凝土落度法适用于落度在1~15厘米的塑性混凝土。混凝土玥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每次须换用新的拌合物作实验(2)在做均落度实验时,可用目测及观察的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下列性质,应记录在实验报告上。*、棍度:根据实验过程中捣棒插揭的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级:上:感觉容易插捣;中:插揭时虽不太费力,但稍有阻滞感觉;下:感觉很难插揭。*、粘聚性:用捣棒在做完落度的试样一侧轻打,如试样保持原状而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较好。如果试样突然倒,部分崩裂,或发生大石子离析现象,均表示粘聚性不好掌、含砂情况:按镊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1~2次就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用镊刀抹平混凝土表面时,中:抹4~5次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少:抹面困难,抹8~9次后仍不能消除蜂窝。*、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混凝土拌合物中析出的情况分为多量、少量、无三级:多量:表示在插捣时提起落度筒后,就有很多的水从底部析出(析水多者表示保水性差)少量:表示有少量水分析出;无:表示没有明显的析水现象。161

实验三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所设计的初步配合比是否符合施工、技术和 经济性要求。所以,试拌工作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步骤。 一、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实验 1、意义 混凝土在硬化以前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关系到硬化后混凝土的 性能,例如和易性不好的混凝土拌和物,不易浇捣,混凝土会出现质量不均匀;水灰比 不合理的混凝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等。因此,首先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 性质进行实验。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实验,是测定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 性。因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较复杂,目前尚无一精确的指标可以同时代表出混凝土 和易性的好坏。目前,混凝土和易性实验一般常用坍落度实验和维勃稠度实验两种。其 它尚有插管流动度(可参考水工混凝土实验规程第 4.0.3 条(403-80))。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 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1)混凝土坍落度法适用于坍落度在 1~15 厘米的塑性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以 mm 为单位,结果精确至 5mm,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每次须换用新的拌合 物作实验。 (2)在做坍落度实验时,可用目测及观察的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下列性质,应记 录在实验报告上。 ‘、棍度:根据实验过程中捣棒插捣的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感觉容易插捣; 中:插捣时虽不太费力,但稍有阻滞感觉; 下:感觉很难插捣。 ’、粘聚性:用捣棒在做完坍落度的试样一侧轻打,如试样保持原状而渐渐下沉,表示 粘聚性较好。如果试样突然坍倒,部分崩裂,或发生大石子离析现象,均表示粘聚性不 好。 、含砂情况:按镘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 多:用镘刀抹平混凝土表面时,抹 1~2 次就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抹 4~5 次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抹面困难,抹 8~9 次后仍不能消除蜂窝。 、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混凝土拌合物中析出的情况分为多量、少量、无三级: 多量:表示在插捣时提起坍落度筒后,就有很多的水从底部析出(析水多者表示保 水性差) 少量:表示有少量水分析出; 无:表示没有明显的析水现象。 ─6─

三、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验1、意义测定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材料用量提供依据。当已知所用材料密度时还可计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四、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1、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不正确对配合比是否有影响?2、混凝土落度实验中,如何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好坏?砂率及析水大小?3、为何规定混凝土落度实验整个过程需在2~3分钟内完成?4、混凝土拌合物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调整?在实际调整时应注意什么?5、落度实验和维勃稠度实验各适于何种混凝土?实验四 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的目的是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并为混凝土质量评定和控制积累资料。一、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1、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2、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3、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试样的有关部分)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实验1、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2报告”中)3.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试样的有关部分)思考题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何影响?2、从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试件的制作到压力实验,为什么规定试件尺寸的大小、养护条件(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及加荷速度?3、混凝土抗拉强度是否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关?实验五石油沥青实验主要是鉴定石油沥青的三项重要技术指标(针入度~稠度;延度~塑性;软化点~7

三、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验 1、意义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为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材料用量提供依据。当已知所用 材料密度时还可计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不正确对配合比是否有影响? 2、混凝土坍落度实验中,如何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好坏?砂率及析水大小? 3、为何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整个过程需在 2~3 分钟内完成? 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调整?在实际调整时应注意什么? 5、坍落度实验和维勃稠度实验各适于何种混凝土? 实验四 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 进行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的目的是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并为混凝土质量 评定和控制积累资料。 一、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 1、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2、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3、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试样的有关部分) 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实验 1、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2、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3、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试样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有何影响? 2、从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试件的制作到压力实验,为什么规定试件尺寸的大小、养护 条件(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及加荷速度? 3、混凝土抗拉强度是否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关? 实验五 石油沥青实验 主要是鉴定石油沥青的三项重要技术指标(针入度~稠度;延度~塑性;软化点~ ─7—

温度稳定性),以便确定沥青的牌号,合理选用沥青材料。一、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二、针入度测定1、意义沥青的针入度实验是测定沥青稠度的大小,以试样在25℃±0.5℃的恒温水浴中,标准针在100克规定重量下,经5秒钟,插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为针入度,以单位0.1毫米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三、延度测定意文沥青延度实验,系测定沥青的塑性大小。我国规定用8字形试件,在温度为25±.0.5℃的恒温水浴中和每分钟50±5mm的拉伸速度下,以试件被拉断时的伸长度(cm)代表延度的大小。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三、软化点测定1、意义沥青软化点实验,是为了测定沥青的耐热性能。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4、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思考题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实验,为何要在恒温水槽中进行?2、沥青软化点实验中,是否要控制温升值速度?为什么?实验六钢筋实验一、钢筋取样与验收规则(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二、钢筋拉伸实验1、意义抗拉性能是钢筋的重要性能。为测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将钢筋试样放在拉力机上,逐渐加荷直至破坏为止,通过实验求得钢筋的屈服点、抗拉极限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指标,作为评定钢筋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实验项目。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3、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报告”中)

温度稳定性),以便确定沥青的牌号,合理选用沥青材料。 一、取样方法(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二、 针入度测定 1、意义 沥青的针入度实验是测定沥青稠度的大小,以试样在 25℃±0.5℃的恒温水浴中,标 准针在 100 克规定重量下,经 5 秒钟,插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为针入度,以单位 0.1 毫米 计。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 、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 、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三、延度测定 1、意义 沥青延度实验,系测定沥青的塑性大小。我国规定用 8 字形试件,在温度为 25±.0.5 ℃的恒温水浴中和每分钟 50±5mm 的拉伸速度下,以试件被拉断时的伸长度(cm)代 表延度的大小。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 、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 、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三、软化点测定 1、意义 沥青软化点实验,是为了测定沥青的耐热性能。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 、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4 、实验结果处理(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思考题 1 、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实验,为何要在恒温水槽中进行? 2 、沥青软化点实验中,是否要控制温升值速度?为什么? 实验六 钢筋实验 一、钢筋取样与验收规则(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二、钢筋拉伸实验 1、意义 抗拉性能是钢筋的重要性能。为测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将钢筋试样放在拉力机上, 逐渐加荷直至破坏为止,通过实验求得钢筋的屈服点、抗拉极限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等指 标,作为评定钢筋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实验项目。 2、仪器设备(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 3 、实验步骤(详见教材实验的有关部分,并将其要点概括后,填写到“建筑材料实验 报告”中)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