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化学反应工程习题集(无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集填空题;停留(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定义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定义(2)气体分子在固体催化剂微孔中扩散的主要形式有当,DAeDAB,当时,DeD。(3)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为(4)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x的转化率,采用单个CSTR的体积与PFR的体积之比为,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两者体积之比为(5)可逆放热反应在不同转化率下的最佳温度不同,一般而言,转化率越高,最佳温度越(6)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是指,对平行反应系统,n主)n雷时,返混是使,n±(n时,返混是使dNAdNamol (s.cm)(7)连续过程反应速度mol/(s.g)dwdVRNA4mol/(s·cm2)(内表面)之间的关系为ds(8)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为,与温度的,其扩散系数与压力的关系为关系为(9)反应物A的水溶液在等温CSTR中进行二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0.4,现改在等体积PFR中进行,则出口转化率为(10)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xa的转化率,采用单个CSTR的体积与PFR的体积之比为,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两者体积之比为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集 一、 填空题 (1)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定义 ;停留 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定义 。 (2) 气体分子在固体催化剂微孔中扩散的主要形式有 , 当 , DAe DAB ,当 时, DAe DkA 。 (3) 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为 。 (4) 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 xA 的转化率,采用单个 CSTR 的体积与 PFR 的体积之比为 ,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两者体积之比 为 。 (5) 可逆放热反应在不同转化率下的最佳温度不同,一般而言,转化率越高,最佳 温度越 。 (6) 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是指 ,对平行反应系统,n 主〉n 副 时 ,返 混是使 ,n 主 〈 n 副 时, 返混是 使 。 (7) 连 续 过 程 反 应 速 度 mol /(s g) dW dNA − 、 /( ) 3 mol s cm dV dN R A − 、 /( ) 2 mol s cm ds dNA − (内表面)之间的关系为 。 (8) 当分子扩散的平均自由程大于催化剂微孔直径时,分子在微孔中的扩散 为 ,其扩散系数与压力的关系为 ,与温度的 关系为 。 (9) 反应物 A 的水溶液在等温 CSTR 中进行二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 0.4,现改在 等体积 PFR 中进行,则出口转化率为 。 (10)等温下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为达到 xA 的转化率,采用单个 CSTR 的体积与 PFR 的体积之比为 ,进行二级不可逆反应,两者体积之比 为

(11)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α。=0.98,反应器可视为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0.02,则该反应器可视为(12)对一级不可逆反应,采用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要保证总的反应体积最小,必需的条件是1(13)等温等容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下面的两个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其中A2为目的产物,主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副反应的活能,则:A→Az,A→As温度升高,反应的选择率,目的产物的收率相应(14)二、可逆反应2AB+C于等温PFR中进行,原料流量Vo=10m/h,反应物A初始浓度cAo=5kmol/m,B和C初始浓度均为零,已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r=kiCA2—k2CACBk=7.5m3/(kmol .h),k2=0.5m3/(kmolh)若B的最终浓度是其平衡浓度的98%,问:需要多大的反应器体积?若在CSTR中进行同样的反应,则反应器体积又为多少?三、有一不可逆一级串联反应AklP2S,ki=0.15min,k2=0.05min,进料流量为0.5m/min,Cao±0,Cpo=Cso=0。证明:(1)采用单个V,=1m的CSTR,出口c,=0.21cao;(2)采用两个Vr=1m的CSTR串联,出口c,=0.226cao;(3)采用单个V=1m的PFR,出口C,=0.246cA0。(20分)四、在停留时间分布试验中,以脉冲法将一定量情性示踪剂加入到反应器原料流中,在加入后不同时刻测定反应器出口物流中示踪剂浓度c如下表所示,2.05.0t/min0.10.21.010.020.030.0c/ (g/m)1.961.931.6421.3440.7360.9650.0340.004(1)用示踪剂在出口物流中的浓度估算平均停留时间:(2)当该反应器用于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k=1.8min,求反应物料出口转化率。五、反应A一一B为n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时要使A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而340K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分钟,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11)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 2 =0.98,反应器可视 为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 2 =0.02,则该反应器可视 为 。 (12)对一级不可逆反应,采用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时,要保证总的反应体积最小, 必需的条件是 。 (13)等温等容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下面的两个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其中 A2 为目的产物,主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副反应的活能,则:A1 → A2,A1 → A3 温度升高,反应的选择率 ,目的产物的收率相应 。 (14) 二、可逆反应 2A B+C 于等温 PFR 中进行,原料流量 V0=10m3 /h,反应物 A 初始浓度 cA0=5 kmol/m3 , B 和 C 初始浓度均为零,已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 rB=k1cA 2—k2cAcB k1=7.5 m3 /(kmol·h),k2=0.5 m3 /(kmol·h) 若 B 的最终浓度是其平衡浓度的 98%,问: 需要多大的反应器体积?若在 CSTR 中进行同样的反应,则反应器体积又为多少? 三、有一不可逆一级串联反应 A k1 P k2 S,k1=0.15min-1 ,k2=0.05 min-1,进 料流量为 0.5m3 /min,cA0 0,cP 0= cS 0=0。证明: ⑴ 采用单个 VR=1m3 的 CSTR,出口 cp=0.21cA0; ⑵ 采用两个 VR=1m3 的 CSTR 串联,出口 cp=0.226cA0; ⑶ 采用单个 VR=1m3 的 PFR,出口 cp=0.246cA0 。 (20 分) 四、在停留时间分布试验中,以脉冲法将一定量惰性示踪剂加入到反应器原料流中, 在加入后不同时刻测定反应器出口物流中示踪剂浓度 c 如下表所示, t/min 0.1 0.2 1.0 2.0 5.0 10.0 20.0 30.0 c/(g/m3 ) 1.96 1.93 1.642 1.344 0.736 0.965 0.034 0.004 ⑴用示踪剂在出口物流中的浓度估算平均停留时间; ⑵当该反应器用于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时,k=1.8min-1,求反应物料出口转化率。 五、反应 A B 为 n 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 300K 时要使 A 的转化率达到 20%需 12.6 分钟,而 340K 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 3.2 分钟,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六、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多是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反应式如下:C2H2 +HCI→> C2H3C由于乙炔价格高于氯化氢,通常使用的原料混合气中氯化氢是过量的,设其过量10%,若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氯乙烯含量为90%(摩尔),试分别计算乙炔的转化率和氯化氢的转化率。七、考虑下述的液相连串反应:A→Bki=0.25h-1BCk2=0.13h-1两个反应均为一级。在反应原料中只含有A,CA0=40mol/m2,CB0=Cco=0。反应混合物的比重为一常数。试求:(1)若采用平推流反应器进行上述反应,那么要使A的转化率为50%,平均停留时间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处,B的浓度CB为多少?(2)若改用全混流反应器,为使A的转化率达50%,停留时间应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B的浓度为多少?八、乙醛的气相分解反应:CH:CHO→CH4+CO为一二级反应,用恒温恒容反应器进行这一反应,发现当乙醛的初始压力为1.013×10°Pa,反应温度为791K时,经过197秒以后反应器的总压增加50%。现改用管式流动反应器来进行这一反应,反应温度仍为791K,反应物为纯乙醛,其进料速率为1201/min,压力为1.013×10'Pa,那么要使乙醛的转化率达到80%,反应器的体积应为多少?假设在该反应条件下乙醛的分解反应是不可逆的,且反应器进出口之间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九、在某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A==R+S试推导在下述各情况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1)A在表面的吸附是速率控制步骤,S在表面不吸附;(2)表面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S在表面不吸附:(3)R的解吸是速率控制步骤,S在表面不吸附。十、在实际生产中合成氨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采用熔融铁催化剂进行的。该反应为可逆放热反应,故应尽可能按最佳温度曲线进行。试求下列反应条件下的最佳温度:
六、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多是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 得到,反应式如下: C2H2 + HCl → C2H3Cl 由于乙炔价格高于氯化氢,通常使用的原料混合气中氯化氢是过量的,设其过量 10%, 若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氯乙烯含量为 90%(摩尔),试分别计算乙炔的转化率和氯化氢的转 化率。 七、考虑下述的液相连串反应: A B k1=0.25h-1 B C k2=0.13h-1 两个反应均为一级。在反应原料中只含有 A,CA0=40mol/m3,CB0=CC0=0。反应混合 物的比重为一常数。试求: (1)若采用平推流反应器进行上述反应,那么要使 A 的转化率为 50%,平均停留时间 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处,B 的浓度 CB为多少? (2)若改用全混流反应器,为使 A 的转化率达 50%,停留时间应为多少?在反应器出 口 B 的浓度为多少? 八、乙醛的气相分解反应: CH3CHO→CH4+CO 为一二级反应,用恒温恒容反应器进行这一反应,发现当乙醛的初始压力为 1.013× 105 Pa,反应温度为 791K 时,经过 197 秒以后反应器的总压增加 50%。现改用管式流动反 应器来进行这一反应,反应温度仍为 791K,反应物为纯乙醛,其进料速率为 120l/min, 压力为 1.013×105 Pa,那么要使乙醛的转化率达到 80%,反应器的体积应为多少?假设在 该反应条件下乙醛的分解反应是不可逆的,且反应器进出口之间的压降可以忽略不计。 九、在某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 A==R+S 试推导在下述各情况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1) A 在表面的吸附是速率控制步骤,S 在表面不吸附; (2) 表面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S 在表面不吸附; (3) R 的解吸是速率控制步骤,S 在表面不吸附。 十、在实际生产中合成氨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采用熔融铁催化剂进行的。该反应为 可逆放热反应,故应尽可能按最佳温度曲线进行。试求下列反应条件下的最佳温度:

(1)在25.33MPa下,以3:1的氢氮混合气进行反应,氨含量为17%;(2)把压力改为32.42MPa,其他条件同(1)。已知该催化剂的正反应活化能为58.618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167.48kJ/mol平衡常数Kp与温度T(K)及总压P(MPa)的关系如下:logK,=(2172.26+19.6478P)/T-(4.2405+0.02149P)PNH,式中K,=pi,pas十一、由甲烷和水蒸汽在600℃和105Pa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H2O、H2、CO、CO2、C和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可能的反应方程式十二、乙烷裂解制取乙烯的反应为C2H6-→C2H4+H2已知该反应在800℃时的速率常数k=3.43s,试求当乙烷的转化率为50%和75%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十三、环氧乙烷在450℃的气相分解反应如下:CHO (g) →CH4(g)+CO(g)已知在此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212min,反应在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完成,初始时原料为纯的环氧乙烷,初始压力为2.026×10°Pa。试求在反应时间为50min时反应器的总压力。十四、考虑如下连串反应:A-k→Bk→C反应的每一步均为一级,A的初始浓度为1kmol/m3,当t=1.5min时,CA=0.2231kmol/m3,C=0.6769kmol/m3(1)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和kz;(2)计算当t=1.5min时C的浓度:(3)计算B的最大浓度CB,max及对应时间。十五、在间歇反应器中氢氧化钠和醋酸乙酯发生如下皂化反应:NaOH+CHCOOC,Hs-→CH,COONa+C,H,OH氢氧化钠和醋酸乙酯的初始浓度均为0.1mol/l,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为不可逆二级反应。当反应时间为15分钟时,醋酸乙酯的转化率为18%,试问若氢氧化钠和醋酸乙
(1) 在 25.33MPa 下,以 3:1 的氢氮混合气进行反应,氨含量为 17%; (2) 把压力改为 32.42MPa,其他条件同(1)。 已知该催化剂的正反应活化能为 58.618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167.48kJ/mol, 平衡常数 Kp 与温度 T(K)及总压 P(MPa)的关系如下: 0.5 N 1.5 H NH p p 2 2 3 p p p K log K (2172.26 19.6478P)/ T (4.2405 0.02149P) = = + − + 式中 十一、由甲烷和水蒸汽在 600℃和 105Pa 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 H2O、H2、CO、CO2、C 和 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十二、乙烷裂解制取乙烯的反应为 C2H6→C2H4+H2 已知该反应在 800℃时的速率常数 k=3.43s -1,试求当乙烷的转化率为 50%和 75%时分 别需要多少时间。 十三、环氧乙烷在 450℃的气相分解反应如下: C2H4O(g)→CH4 (g) + CO (g) 已知在此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0.0212min-1,反应在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完成,初 始时原料为纯的环氧乙烷,初始压力为 2.026×105 Pa。试求在反应时间为 50min 时 反应器的总压力。 十四、考虑如下连串反应: A 1 B 2 C ⎯⎯k → ⎯⎯k → 反应的每一步均为一级,A 的初始浓度为 1kmol/m3,当 t=1.5min 时,CA=0.2231 kmol/m3,CB=0.6769 kmol/m3, (1)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k1 和 k2; (2)计算当 t=1.5min 时 C 的浓度; (3)计算 B 的最大浓度 CB,max 及对应时间。 十五、在间歇反应器中氢氧化钠和醋酸乙酯发生如下皂化反应: NaOH + CH3COOC2H5→CH3COONa + C2H5OH 氢氧化钠和醋酸乙酯的初始浓度均为 0.1mol/l,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为不可逆二级反 应。当反应时间为 15 分钟时,醋酸乙酯的转化率为 18%,试问若氢氧化钠和醋酸乙

酯的初始浓度均为0.2mol/l,要使醋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30%,反应时间为多少?十六、在一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不可逆液相反应A一R,其反应速度为(-rA)=kCA2,A的转化率为50%(1)如果反应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6倍,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为多少?(2)如果采用体积相同的平推流反应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又为多少?十七、乙酸酐的水解反应为:(CH3CO)2O+H2O—2CH3COOH该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温度为15℃,反应的速度方程为r=kCA,式中CA为乙酸酐的浓度(mol/cm),k=0.0806min。已知进料速度Vo=378cm*/min,乙酸酐的初始浓度为CA0=2.1×10~mo1/cm,反应器体积为1800cm,试求:(1)在反应器出口处乙酸酐的转化率:(2)如果欲使转化率增大一倍,那么反应器的体积应为多少?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十八、在一体积为120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A+B==C+D已知k=7.01/(mol·min),k2=3.01/(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A和纯B,以等体积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A2.8mo1/1,另一种含B1.6mo1/1,如果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B的转化率为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十九、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制丁二烯的总反应为C→C.H+H2,假设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C,H + Z =-= C,H—Z(B)C,HZ===CHZ + H2(C)C,H—Z === C,H + Z(1)分别写出(A)、(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2)写出(B)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二十、液相自催化反应AP,反应速率rA=kcAcp,k=10-2m3/(kmol?s),进料体积流量V。=0.002m/s,进料浓度cao=2kmol/m,Cpo=0,问当x=0.98时,下列各种情况下的反应器体积:(1)单个全混流反应器:
酯的初始浓度均为 0.2mol/l,要使醋酸乙酯的转化率达到 30%,反应时间为多少? 十六、在一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不可逆液相反应 A→R,其反应速度为(-rA)=kCA 2, A 的转化率为 50%。 (1) 如果反应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6 倍,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为 多少? (2) 如果采用体积相同的平推流反应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又为多 少? 十七、乙酸酐的水解反应为: (CH3CO)2O+H2O→2 CH3COOH 该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温度为 15℃,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r=kCA,式中 CA 为 乙酸酐的浓度(mol/cm3),k=0.0806min-1。已知进料速度 V0=378 cm3 / min,乙酸酐 的初始浓度为 CA0=2.1×10-4 mol/cm3,反应器体积为 1800 cm 3,试求: (1) 在反应器出口处乙酸酐的转化率; (2) 如果欲使转化率增大一倍,那么反应器的体积应为多少?其它条件保持不 变。 十八、在一体积为 120 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A+B==C+D 已知 k1=7.0l/(mol•min),k2=3.0l/(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 A 和纯 B,以等体积 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 A2.8mol/l,另一种含 B1.6mol/l,如果反应混合物的 密度保持不变,B 的转化率为 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 十九、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制丁二烯的总反应为 C4H8 C4H6 + H2 ,假设反应按如 下步骤进行: (A) C4H8 + Z === C4H8—Z (B) C4H8—Z === C4H6—Z + H2 (C) C4H6—Z === C4H6 + Z (1) 分别写出(A)、(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2) 写出(B)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二十、液相自催化反应 A P,反应速率 rA=k cA cP,k=10-2 m3 /(kmol•s),进料体 积流量 V0=0.002m3 /s,进料浓度 cA0=2kmol/m3,cP0=0,问当 xA=0.98 时,下列各种情 况下的反应器体积: (1) 单个全混流反应器;

(2)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二十一,可逆放热反应在不同转化率下的最佳温度不同,一般而言,转化率越高,最佳温度越。(1)cAr=0.04kmol/m3,cpr-1.96kmol/m3CAO-CAf -2-0.04= 2.5×103sT=10-2×0.04×1.96'Af(7分)VR =Vo-T=5m3V(2) A0 -CAl = CAI -CArTAITAf2-CA1CA1-0.04即10-2cA.(2-cAl)10-2×0.04×1.96得cAl=0.301kmol/m3(7分)0.301-0.04=3.33×102s.. T=10-2×0.04×1.96Vr = V。-T=0.666m3二十二、简答题①何为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与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②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③何为质点的年龄和寿命?④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③何为空间速度与接触时间?什么是质点年龄、寿命及返混?③已知全混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为E(α)=exp(-0),计算F()和。?CSTR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均相放热反应,请作图分析给出全混釜的稳定和不稳定操作点,并判别全混釜的热稳定性条件。如釜中进行某串联反应,要求控制的转化率为不稳定操作点对应的转化率,应如何进行操作?二十三、选择题
(2) 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 二十一.可逆放热反应在不同转化率下的最佳温度不同,一般而言,转化率越高, 最佳温度越 。 (1)cAf=0.04kmol/m3,cPf=1.96kmol/ m3 3 5m 0 V R V s 3 2.5 10 0.04 1.96 2 10 2 0.04 Af r Af c A0 c = = = − − = − = (7 分) (2) Af A1 Af A1 A0 A1 r c c r c c − = − 3 R 0 2 2 3 A1 2 A1 A1 A1 2 A1 V V 0.666m 3.33 10 s 10 0.04 1.96 0.301 0.04 c 0.301kmol / m 10 0.04 1.96 c 0.04 10 c (2 c ) 2 c = = = − = = − = − − − − − 得 即 (7 分) 二十二、简答题 ①何为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与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 ②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 ③何为质点的年龄和寿命? ④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 ⑤何为空间速度与接触时间?什么是质点年龄、寿命及返混? ⑥已知全混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为 E(θ)=exp(-θ),计算 F(θ) 和 2 。 ⑦ CSTR 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均相放热反应,请作图分析给出全混釜的稳定和不稳 定操作点,并判别全混釜的热稳定性条件。如釜中进行某串联反应,要求控制 的转化率为不稳定操作点对应的转化率,应如何进行操作? 二十三、选择题

(1)今有如下平行反应:[A+B_k→L(主)[A+B=k2>M(副)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rL=kiCACB,TM-k2C^0-5CB1.8下述加料方式最有利于提高主产物L的选择性:(A)B沿PFR分股入料:(B)A沿PFR分股入料:(C)A、B同时加入CSTR(D)A、B同时加入PFR。(2)二级反应A一→P,现用两个PFR串联操作,已知进料初始浓度Co=1mo1/L,V=120L,Vr2=240L,kn=1L/(hmo1),kr2=2L/(hmo1),进料体积流量U。=1L/min现有两种串联方式,a:反应器1在前,反应器2其后:b:反应器2在前,反应器1其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①a方式较优②b方式较优③结果等效④无法判别结果(3)对于均相串联反应,可通过①③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率。①反应和分离结合,以提高反应的选择率。②提高关键组分的初始浓度,以提高反应的选择率。③降低单程转化率,从而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率。④增大反应时间,以增加反应的转化率,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率。(4)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达姆克勒准数Da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④②气膜传质系数①反应速率常数③催化剂颗粒的比表面积④反应物主体相浓度二十四、银催化剂上乙烯催化氧化合成环氧乙烷的反应系统包括以下物质:C2H4、O2、CH4O、CO2、H2O、N2,试确定此物系的关键反应数及一组关键反应方程式。二十五、在150℃下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出口转化率为0.75,现改用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操作,原料液流量及初始浓度不变,要求达到相同的出口转化率,须将反应温度提高到180℃进行(反应机理不变),求此反应的活化能。二十六、在某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如下的气相可逆反应:A+R==S已知表面吸附态有A和S,R在表面不吸附,试推导在下述各情况下的反应动力学方程
⑴今有如下平行反应: ( ) ( ) + ⎯⎯→ + ⎯⎯→ 副 主 A B M A B L 2 1 k k 相应的反应速率方程 rL=k1CACB, rM=k2CA 0.5CB 1.8 下述加料方式 最有利于提高主产物 L 的选择性: (A)B 沿 PFR 分股入料; (B)A 沿 PFR 分股入料; (C)A、B 同时加入 CSTR (D)A、B 同时加入 PFR。 ⑵二级反应 A→ P ,现用两个 PFR 串联操作,已知进料初始浓度 CA0=1mol/L, VR1=120L,VR2=240L,kT1=1L/(h·mol),kT2=2L/(h·mol),进料体积流量υ0=1L/min, 现有两种串联方式,a:反应器 1 在前,反应器 2 其后;b:反应器 2 在前,反应器 1 其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③ 。 ① a 方式较优 ② b 方式较优 ③ 结果等效 ④ 无法判别结果 ⑶对于均相串联反应,可通过 ①③ 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率。 ① 反应和分离结合,以提高反应的选择率。 ② 提高关键组分的初始浓度,以提高反应的选择率。 ③ 降低单程转化率,从而能够提高反应的选择率。 ④ 增大反应时间,以增加反应的转化率,从而提高反应的选择率。 ⑷一级不可逆反应的达姆克勒准数 Da 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④ ① 反应速率常数 ② 气膜传质系数 ③ 催化剂颗粒的比表面积 ④ 反应物主体相浓度 二十四、银催化剂上乙烯催化氧化合成环氧乙烷的反应系统包括以下物质:C2H4、 O2、C2H4O、CO2、H2O、N2,试确定此物系的关键反应数及一组关键反应方程式。 二十五、在 150℃下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出口转化率为 0.75,现改 用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操作,原料液流量及初始浓度不变,要求达到相同的出口 转化率,须将反应温度提高到 180℃进行(反应机理不变),求此反应的活化能。 二十六、在某催化剂的表面发生如下的气相可逆反应:A+R==S 已知表面吸附态有 A 和 S,R 在表面不吸附,试推导在下述各情况下的反应动力学方 程:

1.A在表面的吸附是速率控制步骤:2.S的解吸是速率控制步骤。二十七、考虑下述的液相连串反应:kj=0.25hlA→Bkz=0.13h-lB→C两个反应均为一级。在反应原料中只含有A,CA0-40mol/m3,CB0=Cco=0。反应混合物的比重为一常数。试求:(1)若采用平推流反应器进行上述反应,那么要使A的转化率为50%,平均停留时间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处,B的浓度CB为多少?(2)若改用全混流反应器,为使A的转化率达50%,停留时间应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B的浓度为多少?二十八、生化工程中酶反应A→R为自催化反应,反应速率式rA=kCACR,某温度下k=1.86m/(kmol?min),采用的原料中含A0.98,含R0.02kmol/m要求A的最终浓度降到0.02kmol/m3,当原料的进料量为15m3/h时,求:(1)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时,A的浓度为多少?(2)为使反应器总体积为最小,将全混流和平推流反应器组合使用,组合方式如何?最小总体积为多少?二十九、在一体积为120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A+B===C+D已知k,=7.OL/(molmin),kz=3.OL/(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A和纯B,以等体积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A2.8mo1/L,另一种含B1.6mol/L,如果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B的转化率为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三十、在一体积为120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A+B==C+D已知ki=7.OL/(mol·min),k-=3.OL/(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A和纯B,以等体积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A2.8mo1/1,另一种含B1.6mo1/1,如果反应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B的转化率为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三十一、下列平行反应:
1. A 在表面的吸附是速率控制步骤; 2. S 的解吸是速率控制步骤。 二十七、考虑下述的液相连串反应: A B k1=0.25h-1 B C k2=0.13h-1 两个反应均为一级。在反应原料中只含有 A,CA0=40mol/m3,CB0=CC0=0。反应混合 物的比重为一常数。试求: (1) 若采用平推流反应器进行上述反应,那么要使 A 的转化率为 50%,平均停 留时间为多少?在反应器出口处,B 的浓度 CB为多少? (2) 若改用全混流反应器,为使 A 的转化率达 50%,停留时间应为多少?在反 应器出口 B 的浓度为多少? 二十八、生化工程中酶反应 A R 为自催化反应,反应速率式 rA=kcAcR,某温 度下 k=1.86m3 /(kmol•min),采用的原料中含 A 0.98,含 R 0.02 kmol/m3 ,要求 A 的最 终浓度降到 0.02 kmol/m3,当原料的进料量为 15m3 /h 时,求: (1)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时,A 的浓度为多少? (2)为使反应器总体积为最小,将全混流和平推流反应器组合使用,组合方式如何? 最小总体积为多少? 二十九、在一体积为 120 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A+B===C+D 已知 k1=7.0L/(mol•min),k2=3.0L/(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 A 和纯 B,以等 体积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 A2.8mol/L,另一种含 B1.6mol/L,如果反应 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B 的转化率为 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 三十、在一体积为 120 升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下述液相可逆反应: A+B==C+D 已知 k1=7.0L/(mol•min),k-1=3.0L/(mol•min)。两种液料各含纯 A 和纯 B,以等 体积流量加入到反应器中,一种含 A2.8mol/l,另一种含 B1.6mol/l,如果反应 混合物的密度保持不变,B 的转化率为 75%,试求每种物料的流量。 三十一、下列平行反应:

→Prp=2cA mol/(L·min)A→Rr=1mol/(L·min)→S rs =cmol/(L·min)已知CAo=2mol/L,生成P的反应为主反应,P为主产物,求:(1)在单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Cpr(2)在单平推流反应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Cpr;(3)假设反应物A可100%回收,采用何种反应器型式可使主产物P收率最大?为什么?三十二、由甲烷和水蒸汽在600℃和10'Pa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H2O、H2、CO、CO2、C和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一组关键反应方程式。八、反应A→B为n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时要使A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而340K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分钟,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三十三、由甲烷和水蒸汽在600℃和105Pa条件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H2O、H2、CO、CO2和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三十四、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多是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反应式如下:C2H2+HCI→C2H:CI由于乙炔价格高于氯化氢,通常使用的原料混合气中氯化氢是过量的,设其过量10%,若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氯乙烯含量为90%(摩尔),试分别计算乙炔的转化率和氯化氢的转化率。三十五、考虑如下连串反应:A-k →Bk>C反应的每一步均为一级,A的初始浓度为1kmol/m3,当t=1.5min时,CA=0.2231kmol/m2,C=0.6769kmol/m3,(1)计算反应速率常数k,和kz;(2)计算当t=1.5min时C的浓度:(3)计算B的最大浓度CB.max及对应时间。三十六、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制丁二烯的总反应为CHCH+H2,假设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 ) ( ) /( min ) 1 / min 2 / min 2 → = → = → = S r c mol L R r mol L P r c mol L A S A R P A 已知 cA0=2mol/L,生成 P 的反应为主反应,P 为主产物,求: (1)在单全混流反应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 CPf; (2)在单平推流反应器中所能得到的最大 CPf; (3)假设反应物 A 可 100%回收,采用何种反应器型式可使主产物 P 收率最大? 为什么? 三十二、由甲烷和水蒸汽在 600℃和 105Pa 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H2O、 H2、CO、CO2、C 和 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一组关键反应方程式。 八、反应 A → B 为 n 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 300K 时要使 A 的转化率达到 20%需 12.6 分钟,而 340K 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 3.2 分钟,试求该反应的活化能。 三十三、由甲烷和水蒸汽在 600℃和 105Pa 条件下制备合成气时,有如下物种出现:CH4、 H2O、H2、CO、CO2 和 C2H6,试确定此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及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三十四、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多是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 合成得到,反应式如下: C2H2 + HCl C2H3Cl 由于乙炔价格高于氯化氢,通常使用的原料混合气中氯化氢是过量的,设其过量 10%, 若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氯乙烯含量为 90%(摩尔),试分别计算乙炔的转化率和氯化氢的转 化率。 三十五、考虑如下连串反应: A 1 B 2 C ⎯⎯k → ⎯⎯k → 反应的每一步均为一级,A 的初始浓度为 1kmol/m3,当 t=1.5min 时,CA=0.2231 kmol/m3, CB=0.6769 kmol/m3, (1)计算反应速率常数 k1 和 k2; (2)计算当 t=1.5min 时 C 的浓度; (3)计算 B 的最大浓度 CB,max 及对应时间。 三十六、丁烯在某催化剂上制丁二烯的总反应为 C4H8 C4H6 + H2 ,假设反应按 如下步骤进行:

(D)C,Hg + Z === C,H-Z(E)C,H—Z===CHZ+H2(F)C,HeZ === C.H + Z(3)分别写出(A)、(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写出(B)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三十七、在一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不可逆液相反应A→R,其反应速度为rA=kCA?,A的转化率为50%。(1)如果反应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6倍,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为多少?(2)如果采用体积相同的平推流反应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又为多少?三十八、有一不可逆一级反应A→R,在85℃时反应速率常数k=3.45h,(1)今拟在一个容积为10m的全混釜反应器中进行,若最终转化率xa为0.95,求该反应器处理的物料量为多少。(2)若改用两个容积相同的串联釜进行操作,最终转化率x及物料处理量不变,则总的反应器容积为多少?(3)若改用N个容积相同的串联釜,当N的数目足够大时,试说明所需的反应器总容积趋近于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在同样工艺条件下所需的反应器容积。三十九、平推流反应器中,973K下等温进行丁烯脱氢制丁二烯反应,C4Hg(A)一→C4H6(B)+H2(C),反应速率方程为"=kpA(kmol/(m3·h)。原料气为丁烯和水蒸汽的混合气,丁烯的摩尔分率为10%,操作压力为105Pa,973K时,k为1.079×10-kmol/(h·m3·Pa)。若要求丁烯转化率为0.35,求反应的空时及空速?四十、有一醋酐水溶液,在25℃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该温度下的速率方程为:(-ra)=0.158CA,mol/(min·cm)。醋酐初浓度为Cao=1.5×10-mol/cm2,进料流量为500cm2/min,现有两个2.5L和一个5L的全混流反应器,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一个5L的全混流反应器操作,转化率是多少?(2)用两个2.5L全混流反应器串连操作,转化率是多少?(3)若用一个2.5L的全混流反应器后串连一个2.5L的平推流反应器,转化率是多少?四十一、某二级不可道气-固相催化反应,(C,-C)/C,=0.5(Ch为气体主体相
(D) C4H8 + Z === C4H8—Z (E) C4H8—Z === C4H6—Z + H2 (F) C4H6—Z === C4H6 + Z (3) 分别写出(A)、(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写出(B)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三十七、在一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不可逆液相反应 A→R,其反应速度为 rA=kCA 2, A 的转化率为 50%。 (1)如果反应器的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6 倍,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为多 少? (2)如果采用体积相同的平推流反应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转化率又为多少? 三十八、有一不可逆一级反应 A → R,在 85℃时反应速率常数 k=3.45h-1,(1)今拟 在一个容积为 10m3 的全混釜反应器中进行,若最终转化率 xA为 0.95,求该反应器处理的 物料量为多少。(2)若改用两个容积相同的串联釜进行操作,最终转化率 xA 及物料处理 量不变,则总的反应器容积为多少?(3)若改用 N 个容积相同的串联釜,当 N 的数目足 够大时,试说明所需的反应器总容积趋近于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在同样工艺条件下所需的 反应器容积。 三十九、平推流反应器中,973K 下等温进行丁烯脱氢制丁二烯反应,C4H(8 A) → C4H6 (B)+ H2(C),反应速率方程为 A A r = kp (kmol/(m3·h))。原料气为丁烯和水蒸汽的 混合气,丁烯的摩尔分率为 10%,操作压力为 105Pa,973K 时,k 为 1.079×10-4 kmol/(h·m3·Pa)。若要求丁烯转化率为 0.35,求反应的空时及空速? 四十、有一醋酐水溶液,在 25℃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在该温度下的速率方程为: A CA (−r ) = 0.158 , /(min ) 3 mol cm 。醋酐初浓度为 4 0 1.5 10− CA = 3 mol / cm ,进 料流量为 500 / min 3 cm ,现有两个 2.5L 和一个 5L 的全混流反应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个 5L 的全混流反应器操作,转化率是多少? (2)用两个 2.5L 全混流反应器串连操作,转化率是多少? (3)若用一个 2.5L 的全混流反应器后串连一个 2.5L 的平推流反应器,转化率是多 少? 四十一、某二级不可逆气-固相催化反应, (Cb −Ces )/Cb = 0.5 (Cb 为气体主体相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共七个实验).doc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武汉理工大学:朱岩).pdf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基础.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及宏观动力学.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釜式及均相管式反应器.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固定床气-固相催化反应.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流-固非催化反应.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气-液反应工程.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气-液-固三相反应工程.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流化床反应工程.ppt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化工基础实验指导书(共七个实验).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气液反应工程.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流-固相非催化反应.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流化床反应工程.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气-液-固三相反应工程.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固定床气固相催化反应工程.doc
-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doc
-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doc
-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doc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零章 绪论(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RE).ppt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基础.ppt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及宏观动力学.ppt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釜式及均相管式反应器.ppt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ppt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化学反应动力学 Chemical Reaction Kinetics.doc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理想流动反应器.doc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doc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其对反应的影响.doc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pdf
- 《理论电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桂林理工大学:温玉清).doc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气体电极过程.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极/溶液界面的结构与性质.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化学热力学.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液相传质步骤动力学.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金属的阳极过程.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ppt
- 《理论电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电极过程概述.ppt
- 沈阳师范大学:《化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basic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