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常见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 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 分离和富集方法

8.1概述 问题的提出 控制实验条件 实际样品的复杂性 共存组分干 使用掩蔽剂 扰的消除 分离 选择灵敏度高 分析方法灵敏度的 满足对灵敏 的方法 局限性 度的要求 富集 例: 海水中U(IV)的测定 =1≈3μg/L 难以测定 富集为C=100~200ug/L 可以测定
8.1 概 述 问题的提出 实际样品的复杂性 共存组分干 扰的消除 控制实验条件 使用掩蔽剂 分离 分析方法灵敏度的 局限性 满足对灵敏 度的要求 选择灵敏度高 的方法 富集 例: 海水中 U (IV) 的测定 C = 1 ~ 3 g / L 难以测定 富集为 C = 100 ~ 200 g / L 可以测定

分离效果 干扰成分减少至不再干扰 待测组分有效回收 分离富集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损失,可用回收率来衡量。 回收率(%)=分离后测得的待测组分质量 ×100% 原来所含待测组分质量 常量组分,含量>1%, 回收率>99%以上 微量组分,含量95%或更低
分离效果 干扰成分减少至不再干扰 待测组分有效回收 % = 100% 原来所含待测组分质量 分离后测得的待测组分质量 回收率( ) 分离富集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损失,可用回收率来衡量。 常量组分, 含量 > 1%, 回收率 > 99 % 以上 微量组分, 含量 95 % 或更低

常用分离方法 沉淀分离法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法(液一液萃取分离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
常用分离方法 沉淀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法(液-液萃取分离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色谱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8.1.1 沉淀分离法 一、沉淀分离法的概述 1、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离子与干扰离 子分离的一种方法。它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并控 制反应条件,使待测组分沉淀出来,或者将干扰组分沉淀除 取,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定量分析中,沉淀分离法只适 合于常量组分而不适合于微量组分的分离
8.1.1 沉淀分离法 一、沉淀分离法的概述 1、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离子与干扰离 子分离的一种方法。它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并控 制反应条件,使待测组分沉淀出来,或者将干扰组分沉淀除 取,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定量分析中,沉淀分离法只适 合于常量组分而不适合于微量组分的分离

(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3,AI(OH)3或含水氧化 物如Si02.xH20、W03.xH20等。 a. NaOH法 b.NH法(NH十存在) C. 有机碱法 如:六次(亚)甲基四胺 pH=5-6 d. Zn0悬浮液法 pH=6 Zn0+H20≠Zn(OH)2 ≠Zn2++20H [Zn2][OH ]=Ksp [OH ] ChemPaster
(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3、 Al(OH)3或含水氧化 物如SiO2.xH2O、WO3 .xH2O等。 a. NaOH法 ⚫ b. NH3法(NH4 +存在) ⚫ c. 有机碱法 如:六次(亚)甲基四胺 pH=5-6 ⚫ d. ZnO悬浮液法 pH=6 ZnO + H2 O Zn(OH)2 2+ - Zn + 2OH 2+ - - [Zn ][OH ]=Ksp [OH ]= Ksp 2+ ChemPaster [Zn ]

(2)、 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能形成硫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约有40种,由于它们的溶 解度相差悬殊,可通过控制溶液中的[$2-]的办法使硫化物 沉淀分离。它的沉淀剂主要是硫化氢,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 H2S→HS=S2 溶液中[$2-]与溶液酸度有关,因此可以控制酸度来控制 [$2]。但硫化物是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改用硫代 乙醇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HS或S2一来进行均相 沉淀,沉淀的性能和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2)、硫化物沉淀分离法 能形成硫化物沉淀的金属离子约有40种,由于它们的溶 解度相差悬殊,可通过控制溶液中的[S2-]的办法使硫化物 沉淀分离。它的沉淀剂主要是硫化氢,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 衡: 溶液中[S2-]与溶液酸度有关,因此可以控制酸度来控制 [S2-]。但硫化物是非晶形沉淀,吸附现象严重。改用硫代 乙醇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水解产生H2S或S 2-来进行均相 沉淀,沉淀的性能和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 2− H2 S HS S

2、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在重量分析中由于共沉淀现象的产生,造成沉淀不纯,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共沉淀现象对于重量分析是一种不 利因素。但在分离方法中,反而能利用共沉淀的产生将微量组 分富集起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例如测定水中的痕量铅时,由于b+浓度太低、无法直接 测定,加入沉淀剂也沉淀不出来。如果加入适量的Ca+之后 再加入沉淀剂Na,C03,生成CaC0沉淀,则痕量的Pb2+也同时共 沉淀下来。这里所产生的CaC0称为载体或共沉淀剂
2、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在重量分析中由于共沉淀现象的产生,造成沉淀不纯,影 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共沉淀现象对于重量分析是一种不 利因素。但在分离方法中,反而能利用共沉淀的产生将微量组 分富集起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例如测定水中的痕量铅时,由于Pb2+浓度太低、无法直接 测定,加入沉淀剂也沉淀不出来。如果加入适量的Ca2+之后, 再加入沉淀剂Na2 CO3,生成CaCO3沉淀,则痕量的Pb2+也同时共 沉淀下来。这里所产生的CaCO3称为载体或共沉淀剂

(1)》 无机共沉淀剂 a.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例如:CuS可将0.02ug的Hg2+从1L溶液中 沉淀出。 b.利用生成混晶 常见的混晶有:BaSO4-PbSO
⚫ (1) 无机共沉淀剂 ⚫ a. 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 例如:CuS可将0.02ug的Hg2+从1L溶液中 沉淀出。 ⚫ b. 利用生成混晶 ⚫ 常见的混晶有:BaSO4 -PbSO4

(2)、有机沉淀剂 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得到的沉淀 较纯净。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有机共沉淀剂而留下 待测定的元素。由于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这些优越性, 因而它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作用,大致可分 为三种类型。 a.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 动物胶
⚫(2)、有机沉淀剂 ⚫ 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得到的沉淀 较纯净。沉淀通过灼烧即可除去有机共沉淀剂而留下 待测定的元素。由于有机共沉淀剂具有这些优越性, 因而它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受到了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利用有机共沉淀剂进行分离和富集的作用,大致可分 为三种类型。 a.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 动物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重量分析法.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ppt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分析化学实验指导.doc
- 闽江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 Analytical Chemistry.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核酸代谢 第二节 DNA的生物合成和修复 第三节 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核酸代谢 第一节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蛋白质代谢.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脂代谢.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糖代谢.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新陈代谢总论.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激素.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核酸.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维生素与辅酶 vitamin.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酶学.ppt
-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蛋白质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条件稳定常数和络合滴定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 and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 Conditional electric potential and Oxidation-reduction.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S区元素 s-Block Elements.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P区元素 p-block elements(一).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P区元素 p-block Elements(2).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f区元素 f-Block Elements.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氢 Hydrogen.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核化学简介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Chemistry.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Kinetics.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Coordination Compounds.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ppt
- 《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Precipitation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p区常见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p BLOCK ELEMENTS AND THEIR MAIN COMPOUNDS).pdf
- 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s、ds、d区常见元素及其主要化合物(s,ds,d BLOCK ELEMENTS AND THEIR MAIN COMPOUNDS).pdf
- 浙江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