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姬妻大学 第二章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二章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姬妻大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国共合作的建 立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了解北伐战争的 过程,认识北伐战争意义;正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目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国共合作的建 立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了解北伐战争的 过程,认识北伐战争意义; 正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 因和经验教训

车业县 重点和难点 1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 2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的原因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1.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 2.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的原因 3.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重点和难点

的姣虫大学 第一节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中共三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 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正确地估 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 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 的独立性。三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 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 局,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一、中共三大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 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正确地估 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 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 的独立性。三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 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 局,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

姬妻大学 三大以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1923年10月初, 应孙中山的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不久被聘为政 治顾问。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 持下在广州举行。参加大会的共165人。中共党员有李大钊、 陈独秀、毛泽东、李立三、林伯渠等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 山指定为大会的5人主席团成员之
三大以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1923年10月初, 应孙中山的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不久被聘为政 治顾问。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孙中山主 持下在广州举行。参加大会的共165人。中共党员有李大钊、 陈独秀、毛泽东、李立三、林伯渠等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 山指定为大会的5人主席团成员之一

姬妻大学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 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 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 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权利应 中国国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 大 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 民党第 会到 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 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 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 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 表 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通过的宣言 ,对孙中山 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 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 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权利应 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 主义则以 “平均地权”“ 节制 资本 ”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 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 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 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因而成 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会址

姬妻大学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革命政策,在大会选出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 24名成员中,共产党员有9人。在设置的八部一处 中,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有组织部(谭平山)、农 民部(林伯渠)、工人部(冯菊坡)、青年部(张 善铭)和宣传部(毛泽东)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革命政策,在大会选出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 24名成员中,共产党员有9人。在设置的八部一处 中,由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有组织部(谭平山)、农 民部(林伯渠)、工人部(冯菊坡)、青年部(张 善铭)和宣传部(毛泽东)

姬妻大学 第一次国共合作 ◆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合作后国民党组织的性质:已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第一次国共合作: 建立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合作后国民党组织的性质:已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 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姬虫大学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 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 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 现 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护国共两党 次合作的 州人民载歌载舞热烈 实拥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 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 , 以 广州为中心 ,汇集全国的革 命力量 ,很快开创出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 广州人民载歌载舞,热烈拥 护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 现

心大学 二、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 罢工。 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 华全国总工会 1924年7月,在广州连续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 由共产党人彭湃丶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 民运动的骨干
二、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 罢工。 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 华全国总工会。 1924年7月起,在广州连续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 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 民运动的骨干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文化大革命”.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History of The CCP,1919.5-1949.10.pdf
- 云南华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PPT教学课件.ppt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Intellectual Change and the Reform.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The Birth of Nationalism.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s.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The Taiping Rebellion and the Boxers Uprising.pdf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从改良到革命 China-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教学课件_Missionary Influence.pdf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与“文化大革命”.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开辟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ppt
-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什么是考古学.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国外考古学理论流派.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考古类型学.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考古层位学.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聚落考古.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科技考古.ppt
- 《考古学方法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考古学文化.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1 交通大学的精神传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2 交通大学的文化符号(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2 交通大学的文化符号(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4 百年交大的风雨沧桑(一).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5 百年交大的风雨沧桑(二).ppt
-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的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PPT)06 百年交大的风雨沧桑(三).ppt
- 《近世中国历史与文化》课程教学资源(专题研讨阅读资料)01 黄宽重 - 两淮山水寨:地方自卫武力的发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