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6-1.7)

1.6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和无静差调速系统 、问题的提出 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 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四、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及其稳态参数计算 五、系统设计举例与参数计算(二
1.6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和无静差调速系统 一、问题的提出 二、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 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 四、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及其稳态参数计算 五、系统设计举例与参数计算(二)

前节主要讨论,采用比例(P)放大器控制的直流 调速系统,可使系统稳定,并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同 时还能满足一定的稳态精度指标。但是,带比例放大 器的反馈控制闭环调速系统是有静差的调速系统。 本节将讨论,采用积分(Ⅰ)调节器或比例积分 (PI)调节器代替比例放大器,构成无静差调速系统 问题的提出 如前,采用P放大器控制的有静差的调速系统,K 越大,系统精度越高;但K过大,将降低系统稳定性, 使系统动态不稳定
前节主要讨论,采用比例(P)放大器控制的直流 调速系统,可使系统稳定,并有一定的稳定裕度,同 时还能满足一定的稳态精度指标。但是,带比例放大 器的反馈控制闭环调速系统是有静差的调速系统。 本节将讨论,采用积分(I)调节器或比例积分 (PI)调节器代替比例放大器,构成无静差调速系统。 一、 问题的提出 如前,采用P放大器控制的有静差的调速系统,Kp 越大,系统精度越高;但 Kp过大,将降低系统稳定性, 使系统动态不稳定

进一步分析静差产生的原因,由于采用比例调节器,转速 调节器的输出为:U=K,A Un≠0,电动机运行,即△Un≠0; ■Uc=0,电动机停止 因此,在采用比例调节器控制的自动系统中,输入偏差 是维系系统运行的基础,必然要产生静差, 因此是有静差系统 如果要消除系统误差,必须寻找其他控制方法,比如: 采用积分( Integration)调节器或比例积分(PI)调节器来代 替比例放大器
因此,在采用比例调节器控制的自动系统中,输入偏差 是维系系统运行的基础,必然要产生静差, 因此是有静差系统。 如果要消除系统误差,必须寻找其他控制方法,比如: 采用积分(Integration)调节器或比例积分(PI)调节器来代 替比例放大器。 进一步分析静差产生的原因,由于采用比例调节器, 转速 调节器的输出为:Uc = Kp Un ◼Uc 0,电动机运行,即Un 0 ; ◼Uc = 0,电动机停止

16.1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 1.积分调节器 如图,由运算放大 器可构成一个积分电 R 路。根据电路分析 其电路方程 du dt RoC 图1-43积分调节器 a)原理图
1.6.1 积分调节器和积分控制规律 1. 积分调节器 如图,由运算放大 器可构成一个积分电 路。根据电路分析, 其电路方程 + + C Uex Rbal Uin + R0 A 图1-43 积分调节器 a) 原理图 in 0 ex 1 d d U t R C U =

方程两边取积分,得 (1-64) RC 式中,z=RC一积分时间常数。 当初始值为零时,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对式 (1-64)进行积分运算,得积分调节器的输出 U ex 1-65
方程两边取积分,得 = = U dt = U dt R C idt C U i n i n 0 ex 1 1 1 式中, — 积分时间常数。 当初始值为零时,在阶跃输入作用下,对式 (1-64)进行积分运算,得积分调节器的输出 = R0 C t U U in ex = (1-64) (1-65)

2.积分调节器的特性 L/dB -20dB exm OL tI 丌/2 b)阶跃输入时的输出特性 c)Bode图 图1-43积分调节器
Uex Uin Uexm t Uin Uex O b) 阶跃输入时的输出特性 Φ(ω) ω L/dB 0 L(ω) -20dB 1/ ω Φ O -π/2 c) Bode图 图1-43 积分调节器 2. 积分调节器的特性

3.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s) (( SS (1-66)
3. 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积分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U s s U s W s 1 ( ) ( ) ( ) i n ex i = = (1-66)

4.转速的积分控制规律 ■如果采用积分调节器,则控制电压U是转速偏 差电压^Un的积分,按照式(1-64),应有 △Udt 如果是ΔUn阶跃函数,则U按线性规律增 长,每一时刻U的大小和△Un与横轴所包围 的面积成正比,如下图a所示
4. 转速的积分控制规律 ◼ 如果采用积分调节器,则控制电压Uc是转速偏 差电压Un的积分,按照式(1-64),应有 如果是Un 阶跃函数,则 Uc 按线性规律增 长,每一时刻 Uc 的大小和 Un与横轴所包围 的面积成正比,如下图 a 所示。 = t 0 c n d 1 U U t

■输入和输出动态过程 △Un a 图1-45积分调节器的输入和输出动态过程 a)阶跃输入b)一般输入
图1-45 积分调节器的输入和输出动态过程 a) 阶跃输入 b) 一般输入 ◼ 输入和输出动态过程

图b绘出的△Un是负载变化时的偏差电压波形, 按照ΔU与横轴所包围面积的正比关系,可得相应 的U曲线,图中△Un的最大值对应于U的拐点。 若初值不是零,还应加上初始电压U0,则积分 式变成
图b 绘出的 Un是负载变化时的偏差电压波形, 按照Un与横轴所包围面积的正比关系,可得相应 的Uc 曲线,图中Un 的最大值对应于Uc 的拐点。 若初值不是零,还应加上初始电压Uc0 ,则积分 式变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4-1.5).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1-1.2).ppt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一讲 Keil 实例教程(一).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五讲 其于 Keil 的实验仿真板的使用.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四讲 Keil 的辅助工具和部份高级技巧.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三讲 Keil 程序调试窗口.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二讲 Keil 的调试命令、在线汇编与断点设置.pdf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七章 电动机.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电工实习复习题.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习题答案(一).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习题答案(二).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九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习题精选.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4.2)位置随动系统(自学).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设计 (2.4-2.5)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转速超调的抑制——转速微分负反馈.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设计 (2.1-2.2).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五章 交流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六章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六章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4.1)可逆直流调速系统.ppt
- 《电气设备选择、施工安装、设计应用手册》参考文献(分上下册,共二十一章).pdf
- 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工实用技巧系列书《电工实用检修技巧》PDF电子书(编著:商福恭).pdf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刘红丽).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刘红丽).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验法建模).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1)概述.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2)机理分析法建模.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过程参数的检测(3.1)概述.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