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

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 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 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 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 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 流脉宽调速系统,即直流PWM调速系 统
1-3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主要问题 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 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 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的脉宽调制 变换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简称直 流脉宽调速系统,即直流PWM调速系 统

本节提要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波形; (2)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3)PWM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4)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本节提要 (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波形; (2)直流PWM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3)PWM控制与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4)电能回馈与泵升电压的限制

1.3.1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电压、 电流波形 PWM变换器的作用是:用PWM调制 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 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系列, 从而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 调节电机转速 PWM变换器电路有多种形式,主要 分为不可逆与可逆两大类,下面分别阐 述其工作原理
1.3.1 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和电压、 电流波形 PWM变换器的作用是:用PWM调制 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 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系列, 从而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 调节电机转速。 PWM变换器电路有多种形式,主要 分为不可逆与可逆两大类,下面分别阐 述其工作原理

VM系统存在的问题: 1)存在电流诸波,深调速时转矩脉动大, 调速范围受限; 2)深调速时功率因数低,也限制调速范围; 3)要克服上述困难,加大平波电抗器 限制系统的快速性,故中、小功率系统 采用脉宽调制变换器。 PWM优点: 1)主电路简单,功率元件少 )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小 3)低速性能好,稳态精度高 4)动态抗扰能力强 5)导通损耗小 6)不控三相整流(二极管)电网功率因数高
V-M系统存在的问题: 1).存在电流谐波,深调速时转矩脉动大, 调速范围受限; 2).深调速时功率因数低,也限制调速范围; 3).要克服上述困难,加大平波电抗器, 限制系统的快速性,故中、小功率系统 采用脉宽调制变换器。 PWM优点: 1).主电路简单,功率元件少 2).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小 3).低速性能好,稳态精度高 4).动态抗扰能力强 5).导通损耗小 6).不控三相整流(二极管)电网功率因数高

PWM分类: 、不可逆PWM变换器 1、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2、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二、可逆PWM变换器 1、双极式H型PWM变换器 2、单极式H型PWM变换器 3、受限单极式H型PWM变换器
一、不可逆PWM变换器 1、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2、有制动电流通路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PWM分类: 二、可逆PWM变换器 1、双极式H型PWM变换器 2、单极式H型PWM变换器 3、受限单极式H型PWM变换器

1.不可逆PWM变换器 (1)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主 电路原理图如图1-16所示,功率开关器件可以是任 意一种全控型开关器件,这样的电路又称直流降压 斩波器。 图中:U为直流电源电压,C为滤波电容 器,VT为功率开关器件,VD为续流二极管, M为直流电动机,VT的栅极由脉宽可调的脉 冲电压系列U驱动
1. 不可逆PWM变换器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主 电路原理图如图1-16所示,功率开关器件可以是任 意一种全控型开关器件,这样的电路又称直流降压 斩波器。 (1)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 图中:Us为直流电源电压,C为滤波电容 器,VT为功率开关器件,VD为续流二极管, M 为直流电动机,VT 的栅极由脉宽可调的脉 冲电压系列Ug驱动

U为正,晶体管导通 电机加电压Us,U4=Us 主电路结构 U为负,晶体管截止 电机通过二极管释放电枢 电感储能,U=0。 VT E 2 VD (a)电路原理图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 大电容滤波,二极管为电枢电感储能提供续流回路
简单的不可逆PWM变换器-直流电动机系统 VD Us + Ug C VT id M + _ _ E (a)电路原理图 M • 主电路结构 2 1 Ub为正,晶体管导通, 电机加电压Us,Ud=Us Ub为负,晶体管截止, 电机通过二极管释放电枢 电感储能, Ud= 0。 大电容滤波,二极管为电枢电感储能提供续流回路

工作状态与波形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当0≤1<n时,U为U 正,VT导通,电源 电压通过VT加到电 E 动机电枢两端; ■当1n≤t<T时, 为负,VT关断,电 on 枢失去电源,经VD 续流。 图1-16b电压和电流波形
•工作状态与波形 在一个开关周期内, ◼ 当0 ≤ t < ton时,Ug为 正,VT导通,电源 电压通过VT加到电 动机电枢两端; ◼ 当ton ≤ t < T 时, Ug 为负,VT关断,电 枢失去电源,经VD 续流。 U, i Ud E id Us t t 0 on T 图1-16b 电压和电流波形 O

输出电压方程 电机两端得到的平均电压为 Us=pU (4-1) 式中p=tmn/T为PWM波形的占空比, 改变p(0≤p<1)即可调节电机的转速 若令y=U/U为PWM电压系数,则在不可逆 PWM变换器 r=p (4-2) 问题:i不能反向,不能产生制动作用。 解决办法:设置反方向的的电力晶体管
电机两端得到的平均电压为 (4-1) 式中 = ton / T 为 PWM 波形的占空比, s s on d U U T t U = = •输出电压方程 改变 ( 0 ≤ < 1 )即可调节电机的转速, 若令 = Ud / Us为PWM电压系数,则在不可逆 PWM 变换器 = (4-2) 问题: id不能反向,不能产生制动作用。 解决办法:设置反方向的的电力晶体管

U. i E 由正负脉冲电压的宽度 确定电极的正、反转, 反映“可逆”作用: 0 图1-16b电压和电流波形 tan>T/2,p>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Ua为正,电机正转; ton<T/2,p<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Ud为负,电机反转; ton、=T/2,p=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Ud为0,电机停转;
t on >T/2,ρ > 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 Ud为正,电机正转; t on <T/2, ρ < 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 Ud为负,电机反转; t on 、=T/2, ρ = 0,电枢两端平均电压 Ud为0,电机停转; U, i Ud E id Us t t 0 on T 图1-16b 电压和电流波形 由正负脉冲电压的宽度 确定电极的正、反转, 反映“可逆”作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1-1.2).ppt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一讲 Keil 实例教程(一).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五讲 其于 Keil 的实验仿真板的使用.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四讲 Keil 的辅助工具和部份高级技巧.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三讲 Keil 程序调试窗口.pdf
- 《Keil软件实例教程》第二讲 Keil 的调试命令、在线汇编与断点设置.pdf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八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七章 电动机.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电工实习复习题.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习题答案(一).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习题,第一册)习题答案(二).doc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九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吉林大学:《电工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册)习题精选.ppt
- 《MCS-51单片机原理习题集》单片机填空题集成.doc
- 《MCS-51单片机原理习题集》习题集.doc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4-1.5).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一章 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1.6-1.7).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4.2)位置随动系统(自学).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设计 (2.4-2.5)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调节器、转速超调的抑制——转速微分负反馈.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八章 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七章 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数字控制.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设计 (2.1-2.2).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五章 交流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六章 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六章 笼型异步电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ppt
- 湘潭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四章 可逆调速系统和位置随动系统(4.1)可逆直流调速系统.ppt
- 《电气设备选择、施工安装、设计应用手册》参考文献(分上下册,共二十一章).pdf
- 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工实用技巧系列书《电工实用检修技巧》PDF电子书(编著:商福恭).pdf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刘红丽).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刘红丽).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实验法建模).ppt
- 武汉理工大学:《调节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1)概述.ppt